本刊记者 谢玮
军强国安。在资本市场,国防军工板块因关乎国家安全、大国博弈,始终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伴随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的进行,军工板块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中证军工指数自8月以来日均成交860亿元,较年初至7月底的日均404亿元显著上升。
在此背景下,军工上市公司交出的中报成绩单尤为引人关注。数字增减之间,揭示出中国军工行业怎样的发展态势?
营收净利同比回升,板块内部 “冷热不均”
记者查阅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A股航空航天与国防行业88家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已全部披露。整体来看,上半年上述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54.27亿元、同比增长13.2%,净利润95.24亿元、同比增长0.6%,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截至最新统计,这些公司总市值合计约2万亿元。
不过,个股业绩分化趋势明显,其中58家公司实现盈利、30家出现亏损。
营收方面,2025年上半年共有7家公司收入突破100亿元。中国重工以326.21亿元位居榜首,随后依次为中航成飞(207.02亿元)、中航西飞(194.16亿元)、中航沈飞(146.28亿元)、航发动力(140.98亿元)、中航机载(111.80亿元)和中直股份(102.40亿元)。
净利润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重工与中航沈飞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中航成飞、中航机载、中航西飞、中航高科和中航重机净利润也均突破5亿元,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9.19亿元、7.32亿元、6.88亿元、6.10亿元和5.99亿元。
从净利润增幅来看,43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9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50%,智明达、纳睿雷达排名居前,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147.93%、866.98%。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部分企业业绩承压明显。航天发展、ST新研、ST炼石上半年分别亏损4.25亿元、1.77亿元、1.01亿元。
“从2025年中报来看,军工板块在营收和利润端均恢复正增长。”中信建投证券军工与新材料团队首席分析师黎韬扬告诉本刊记者,据该机构跟踪的162家重点公司数据显示,上半年板块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回升。
但他同时指出,军工行业整体呈现结构性复苏,板块内部分化明显。业绩差异背后存在多方面原因:不同领域订单释放节奏不一,低成本弹药等兵装需求集中爆发,订单实现快速增长,船舶制造受民船周期上行影响表现强劲,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仍处于去库存周期等。
他进一步分析,产业链议价与成本传导能力也是关键因素。下游主机厂和部分中游分系统企业通常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和订单确定性,利润修复更快。而上游原材料和中游加工制造环节(除部分高壁垒环节外)可能仍需消化前期成本压力,或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利润空间短期承压。
三大增长曲线正在形成
今年5月,中国外销型战机歼-10CE首次取得实战战果,以出色表现“惊艳全球”,不仅展现了中国装备的卓越性能,也被视为是中国军工企业的“DeepSeek时刻”。
随着更多军工企业在资本市场公开披露,这一领域的能见度正不断提升。
以行业龙头中航成飞为例,作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始终将航空防务装备的研发和制造作为核心业务。其市场表现十分亮眼:年初至今股价上涨43%,当前市值已达2700亿元。
作为海军装备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国重工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326.21亿元,同比增长47.56%;净利润达17.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7.07%。业绩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其船舶交付量提升。
不过,这份成绩单也成为中国重工的最后一次半年报——随着中国船舶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自9月5日起,“中国重工”(代码:601989)正式告别A股市场。
与此同时,一批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也表现亮眼,增势强劲。
公开资料显示,国科军工产品涵盖各种导弹、火箭弹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安全与控制模块,多型主战装备的主用弹药、特种弹药及引信与智能控制产品。上半年,合同负债为1.54亿元,同比增长685.97%。
上半年,生产尖端高可靠性嵌入式计算机的智明达营业总收入达到2.95亿元,同比增长84.83%;净利润更是激增2147.93%,达到3829.80万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智明达方称,“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飞机、导弹、卫星、火箭、无人系统等高端装备”。
公开资料显示,智明达的核心业务是为军工客户提供定制化嵌入式计算机模块和解决方案。年报称,公司新增订单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其中弹载产品订单增幅最大,机载和其他类产品订单增幅较大,较上年同期新增AI类产品订单。
2025年企业业绩的爆发,是军工行业景气度提升的最直接体现。
“中报的数据很好地印证了行业处于早期复苏阶段,营收端率先修复,利润端有望筑底。”黎韬扬说,合同负债是观察军工企业订单饱满程度和未来收入保障的关键先行指标。今年上半年,军工板块整体合同负债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增速,先行指标显著改善为后续业绩提供了支撑。
他认为,军工领域呈现出三大增长曲线,前景十分广阔。在国内需求方面,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无人系统已经成为当前主要新的驱动力;信息化智能化作战底座(态势感知、通信指挥、电子对抗)建设刻不容缓,相关领域的投资和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军贸需求方面,军贸产业有望在未来全面爆发,作战体系整建制产品订单的落地,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注: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
(封面设计图为创意性构想,画面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