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丰:小县城盘活大能源

本刊记者 宋杰|安徽报道

夏的长丰,热浪滚滚。田野里,成片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铺展;工厂中,显示屏上的数据正实时流动。

走进安徽合肥长丰县政府,县长李卫向记者谈起能源改革:“拿下全国农村能源革命创新试点和安徽省唯一能源综合改革试点这‘双试点’,压力不小,但意义非凡。长丰曾以贫瘠闻名,如今工业用电需求旺盛,转型潜力巨大。省领导亲自推动,就是看中我们能试出真经验。”

长丰工业发展迅猛,用电量激增,传统能源供给和消纳模式面临挑战。同时,作为省会城市下辖县,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支撑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一道必答题。“双试点”的落地,为长丰探索县域能源变革路径提供了宝贵契机。

安徽智碳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克远向记者介绍节能技术

“光伏+智慧农业”示范项目 本刊记者 宋杰I摄

“工业化” 养鱼

驱车前往陶楼镇,一片特别的农业大棚映入记者眼帘:棚顶是银色光伏板,中层是绿意盎然的种植高垄,底层则是一排排集装箱,鲈鱼、鲟鱼在水中游弋。这是当地国企皖能集团与长丰县合资建设的“光伏+智慧农业”示范项目。

“这叫‘棚顶发电、棚中种植、棚底养鱼’。”基地负责人黄成茁介绍。他算起了经济账:“总面积不到15亩,棚顶光伏一年大约能发80万度电,收入25万~26万元,其中40%园区设备自用,剩下的上国网售卖。”

中层的种植并非仅为产出,更是循环的关键。“目标是‘鱼菜共生’。”黄成茁解释,“用种植来消化处理养殖产生的尾水、鱼粪和饲料残渣,形成内部循环,减少对外排放。”

底层的集装箱养殖是重点,也是难点。他们用38个集装箱养鱼,每个相当于一亩水塘,年产15万斤鱼。

“饲料价格太贵了!”黄成茁坦言,“像鲈鱼、鳜鱼的饲料化养殖,成本比普通土塘高出不少,目前还没盈利。”

明知农业投入大、回报慢,能源企业仍坚持涉足。对此,黄成茁说,“国企得带头啃这块‘硬骨头’。”

本刊记者 宋杰I摄

园区里的 “智慧节能术”

在长丰县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展示中心,安徽智碳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克远站在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屏前,向记者展示园区企业、光伏电站的用能和发电数据。

点开一家汽车内饰企业的数据,陈克远指着三级计量数据说,“最后一道塑形工序用的油温机,常因信息滞后空转,以前靠人工发现,每月浪费惊人。”如今,平台通过实时采集数据,智能判断产线状态。

“一旦检测到前两个环节能耗归零,系统自动关停油温机。去年6月投用后,头3个月就省了21万元电费。”他说。

另一个案例是某电厂的空气压缩站改造。“原来四台压缩机‘各自为政’,效率低、浪费大。”智碳平台介入后,更换高效设备、优化管路、利用算法模型动态计算最优启停组合。

“改造后一年省了180万元。”他们采用创新的“Bot模式”(建设—运营—移交),由平台联合设备方投资,企业按实际用气量付费,降低了企业初始投入压力。

陈克远点开绿电交易记录:“你看这里,园区企业屋顶光伏发的绿电用不完,原来上网一度电只能卖三毛八左右。现在通过平台‘聚合交易’,直接卖给园区里需要的企业,能卖到5毛多。去年光这一项就成交了2311万千瓦时。买电的企业每度省两毛,卖电的也多赚了钱,双赢。”

这个由智碳(海尔卡奥斯、皖能集团等合资)运营的平台,对中小企业免费开放基础功能。

构建综合能源新生态

来到下塘镇,安徽首座集汽柴油、天然气、燃料氢、充换电、光伏“五位一体”的综合能源港正高效运转,氢能公交、电动汽车与燃油车同享便捷。

“日服务能力超2000辆,年减碳约1.6万吨,节约社会用能成本超2000万元。”皖能集团副总经理张之维告诉记者,全县充电桩总量超1.2万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在长丰境内,村与村之间行车3分钟内,必能找到充电桩。”

在宇桥生态科技园,张之维展示了长丰能源改革的又一标杆:全省首个园区级多能互补智能配电网。

“核心是‘智能调度’。”他解释道,“这套系统能根据电价、天气和园区实时负荷,自动优化调度屋顶光伏、热泵、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等多种清洁能源,实现高效互动。”覆盖园区50万平方米建筑屋顶的光伏阵列是重要电源,它们与其他清洁能源一起,构建起一个相对独立、高效低碳的微能源网。

“总投资4亿元的集中式能源站是‘心脏’,年营收约5000万元。更重要的是,它为园区企业提供了稳定、经济的综合能源服务,显著降低了用能成本和碳排放。”放眼全县,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总装机达40.1万千瓦,年发绿电约4.4亿千瓦时,为长丰的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长丰县统筹推进能源改革“双试点县”建设,紧扣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全力种好能源改革创新“试验田”,取得了一系列示范成果——获批国家首批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县,全国首辆氨能动力重卡下线,国内第一块匀光型光伏组件成功孵化,首个天然气调峰电厂投入商业运营,建成全省充换电全覆盖“第一县”……

县发展改革委资环科负责人邵锐锋介绍,长丰在氢能、风能、地热能利用上取得突破,基本形成了从能源供给到消费的完整链条。

长丰正以笃行韧劲,将“双试点”机遇转化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为县域绿色低碳发展探索出一条清晰可见的新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