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孙庭阳|江苏报道
“我们一直是江苏共建园区考核的冠军。”苏宿工业园区负责人对记者介绍。常盐工业园区负责人则说:“我们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居省级创新试点园区首位。”
这两个工业园区,都是江苏南北城市的共建园区,各展所长,携手发展。
“南北共建园区”作为江苏“南北合作”的重要抓手,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共进,更创造了诸多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宿迁近些年人均GDP增幅在江苏排名第一;常盐工业园区成为常州和盐城两地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
“南北共建园区”是江苏加快苏北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苏北的开发区划“区中园”,由苏南地区的开发区负责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工作,将苏南园区建设先进管理理念、良好产业基础、优秀人才团队与苏北地区丰富的资源、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优惠的政策对接互补。
为深入了解江苏“南北共建”的成效与经验,本刊记者实地走访了上述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南北共建园区”。
长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 受访者I供图
江苏谷登重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刊记者 孙庭阳I摄
苏宿工业园区:18年来生产总值年化增长20.4%
“园区以96名机关工作人员和占宿迁0.16%的土地,在高峰期(峰值期)实现了全市6%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的工业增加值、8.6%的实际利用外资、19%的企业所得税和37.5%的高技术产业产值。”苏宿工业园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贾成柱用这些数据讲述园区2024年的成绩。
苏宿工业园区由苏州和宿迁合力打造,从2006年设立到现在,对推进江苏南北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8年来,园区生产总值年化增长20.4%。”贾成柱说。
“今年上半年,公司产值增长了约10%,订单特别满,企业满负荷生产。”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电瓷厂”)总经理戚冰告诉本刊记者。2011年,苏州电瓷厂将产能转移至苏宿工业园区,主要生产输变电高压瓷绝缘子。目前,该厂已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瓷绝缘子生产基地,宿迁本地员工占比达九成以上。
2024年,苏州电瓷厂启动三期“高端瓷绝缘子生产线项目”建设,剑指全球高端市场。记者在现场看到,车间十分繁忙,工人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企业随行人员说,今年三季度末,三期工程有望投产,将进一步扩充公司产能,全面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运营新范式。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这是在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29%基础上的持续攀升。”长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电科技”)总经理陆惠芬告诉记者。
长电科技主要从事芯片成品制造,在封测领域全国排名第一,全球位居前列。15年前,长电科技在宿迁建厂,正是看中了当地对企业提供的真诚服务。
“近15年的时间里,苏宿工业园区始终大力协助我们招工。目前,公司人才本地化率达95%以上。”陆惠芬说。
今年5月,上述企业双双入选2025年江苏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苏州电瓷厂企业设备综合利用提升至90%,订单准时交付率提升到96%,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25%;长电科技设备综合利用率提升90%,关键设备数控化达92%。
近年来,苏宿工业园区专门打造了智能制造产业园,占地160亩,建有高标准厂房6.5万平方米,已入驻精密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项目16个。
常盐工业园区:抢占智能化、绿色化赛道
“今年上半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达55.7%。园区从‘传统制造’向‘高技术制造’转型,已取得明显成效。”常盐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吴骏告诉本刊记者。
常盐工业园区由常州和盐城两市共同打造,位于盐城大丰区。今年上半年,这里招商工作实现了月月有签约,签约投资企业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
近年来,园区内的企业纷纷做起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江苏谷登重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谷登”)是积极转型的企业之一。
“今年前7个月,公司产销两旺,产值同比增长4.4%,销售同比增长近30%。”江苏谷登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
该公司装配部经理宗华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非开挖机械部分核心部件来自常州,装配部九成以上都是盐城本地人。
江苏谷登入选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记者在装配车间看到,工人师傅们正在专注地组装设备。
宗华介绍,小批量定制设备需人工进行组装,成批量设备则采用智能流水线组装。该智能流水线共设有6个分装工序,从底盘总装到整机下线,设备会依据工序自动向前推进,人员无须移动位置,“这样能使装配效率提高30%。”宗华说。
除了发力于智能制造的常盐工业园区,盐城还建设了零碳园区、绿色低碳科创园。
2024年,盐城大丰港零碳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园区内的企业,通过园区平台自主申报,即可获得国际认可的‘绿色身份证’,实现高效‘出海’。”该产业园低碳专家顾晓峰告诉本刊记者。
盐城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则重点发展风电、光伏、氢能、储能、“双碳”、海洋经济和现代农业7项业务。近一年来,盐城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项目招引成果丰硕,不少研究院、产品检测基地、电力电子实验平台来此落户。
“园区企业为绿色低碳领域提供科技供给,赋能低碳发展。”盐城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说。
园区内的盐城睿见数字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武俊红分享了团队为盐城市风电企业技术“搭桥”事例。
武俊红及其团队在调研过程中得知,昊宇风电项目计划采用无人机巡检风机叶片。经过审慎研判,武俊红和团队选定盐城工学院徐迟教授团队,负责承接昊宇风电项目的技术攻关任务。
此后,武俊红和团队积极协助双方开展线上对接、现场调研以及方案确定等工作,最终促成双方敲定了合同内容,项目顺利进入正式履约阶段。
“从首次线上需求对接,到双方确定签约,仅用了45天时间。”武俊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