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14亿多人口、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超过1.91亿户经营主体……在当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尤其需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央多次作出部署和安排。今年以来,中央继续释放强烈信号,积极推进。
多年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市场规模效应显现;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设施加快联通;要素市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共识不断凝聚,公平竞争理念深入人心,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大幅增强。
当然,仍有不少难题待解。在微观上,市场分割、无序招商等乱象时有发生;产品、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通,还会经常碰到有形无形的壁垒;“内卷式”竞争更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空转……解决这些问题,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红利,正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应有之义。
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如何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如何打通卡点堵点?近期火爆的江苏足球超级联赛(俗称“苏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
“友谊第一,比赛第十四!”“十三太保”——江苏13个地级市“散装”组队,在绿茵场上展开激烈角逐。“输了水蜜桃加盐,赢了盐水鸭加糖”“赢了吃早茶,输了做试卷”……各市铆足劲儿一争高下,誓为家乡保比分、争荣耀。
“散是满天星,聚是‘苏大强’”。赛场之外,全省高度协同、“整装”前进。“阿苏阿通,互通互融”“40分钟‘小龙虾’送到‘花果山’”……江苏全省协力,“丝滑”交通、贴心服务,擦亮“苏超”新名片,激活消费大市场。
跳出“苏超”看江苏,“苏南五虎”以高新技术为主导,“苏中三雄”以高端制造为特色,“苏北五将”以资源转化与新兴产业并重,每个城市都找到了符合自身条件的产业路径,“个个都能打”;集群发展、开放创新,通过产业链协同提升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迭代,“一体苏大强”。
这一“散”一“整”之间,恰恰折射出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区域竞争”与“整体协同”之间的深刻内涵——从全国来看,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督查落实,将破除行政性壁垒、维护公平竞争、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等关键指标,转化为引导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正向激励;从各地来看,需要树立“地瓜经济”思维,跳出一隅求发展,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唯有各级政府和市场主体协同发力,彻底摒弃“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才能有效打破区域分割、行业壁垒和制度约束,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转化为创新驱动的发展动能。
正如“苏超”赛场所展现的——场上是对手,场下是队友,只有始终坚持“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让所有参与者共建统一市场、共育优质产业、共享发展机遇、共保良好生态,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执笔:王红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