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秋生
我是高秋生,土生土长的太原人,今年68岁。退休前,我当了30多年的司机,看遍了山西的山山水水。没想到,退休后会在镜头里重新认识这片土地。
退休后,我迷上了鸟类摄影。在本地摄影圈里,不少人都亲切地叫我“鸟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鸟类是自由、灵动与吉祥的象征。它们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好自然和美满生活的寄托。
汾河湿地是我的创作天堂。在这里,我记录过白鹭点水时荡起的涟漪、黑鹳振翅的矫健身姿。
其实,记忆里的汾河不是一直这样。以前汾河边上还有焦化厂,河道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走近了还有股说不上的刺鼻味道。
近年来,汾河治理成效显著。我每天拍照,眼看着汾河一天天变样,水质一天天清澈,湿地一寸寸恢复,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在此栖息,熟悉的地方有了新的风景。
一开始,只能在岸边拍到几只麻雀,渐渐地,白鹭、鸬鹚、苍鹭来了,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这样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出现了。
我想,要拍,就一定要想尽办法捕捉到鸟儿在自然中最美的姿态。2017年冬天,我在摄乐桥附近的芦苇丛蹲了4天,终于拍到了“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它有着独特的云纹羽毛,脑后还有一撮俏皮“小辫子”,真是格外漂亮。
水好,鸟儿自然来。白鹭已经是咱汾河的常客了,文须雀、红喉姬鹟、蓝喉歌鸲、冠鱼狗等珍稀鸟类也是频频出现。每年迁徙季节,这儿是候鸟们重要的“加油站”。
现在,汾河水清了,岸绿了,空气也很清新。来到汾河边上就来到了景区,有健身步道、露天游泳池,有孩子们玩的沙滩、蹦床和滑梯,河上还有游船和皮划艇。
汾河两岸已经成了太原人休闲的好去处,还有年轻人在这里拍摄婚纱照。
自然条件好了,我们拍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在我们300多人的摄影爱好者群里,新消息都是第一时间传递,像是“汾河二库来了凤头潜鸭”“清徐湿地有火烈鸟”等。还有一次,群里的北京鸟友得知蓝翡翠鸟育雏的消息,专门开了一宿车赶来拍摄。
今年春天,迎泽公园罕见地出现了知更鸟(学名“欧亚鸲”),白尾蓝地鸲也来了,我们群里都沸腾了。
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了山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为志愿者。我们一边记录鸟类活动,一边向市民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期待未来能划定专门的鸟类保护区,让更多珍稀鸟类能在汾河湿地栖息繁衍。
(作者系高秋生,由本刊记者谢玮采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