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孙冰
“我们昨天已经来过了,今天本来打算返程,但孩子太喜欢小鹿了,非要来‘二刷’。”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告诉本刊记者。
在伊春金山鹿苑,蓝天、草甸、溪水、白桦林、“社牛”梅花鹿……俘获了众多游客。在社交媒体上,这里早就成为网红打卡地:“不是北欧、奈良去不起,而是伊春更有性价比。”
伊春位于小兴安岭腹地,拥有400万公顷浩瀚林海,森林覆盖率达83.8%,也被称为“中国林都”。2013年起,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这座以“红松故乡”闻名、因木材采伐而兴的城市开始了绿色转型。
围绕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林区生态保护、林场职工生活等方面,伊春广开思路、多策并举,不断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书写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宝宇森林生态小镇全景图犹如一幅山水画卷。 王洋|摄
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 韩钟庆|摄
向新向绿,从“独木经济”到“生态经济”
“伊春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财富就是生态。”伊春森工上甘岭林业局公司溪水林场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秦瑞亮告诉本刊记者。
秦瑞亮是土生土长的伊春人,从小就在林场生活,看着父辈们以伐木为生。长大之后,他却成为“护林人”,不仅带着乡亲们实现林场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也在守护着这片一定要留给子孙后代的大森林。
秦瑞亮回忆,之前,木材采伐加工是整个城市的支柱产业,但产业附加值低,对生态环境破坏大。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伊春面临着生态修复与转型发展的双重挑战。但是,无论是政府还是老百姓,所有伊春人都有一个共识:森林是伊春的优势和财富,透支自然是不会长久的,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伊春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伊春转型发展的整体思路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打“生态牌”、念“山字经”、唱“林下戏”,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点绿成金、化青为银,推动伊春向“新”而行。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是“牛鼻子”。除了红松果林,林下种植猴头菇、黑木耳等东北林区的传统农产品外,伊春还开发了蓝莓、玫瑰等新兴品类。目前,伊春已经因地制宜打造205个特色种养基地,并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一、二、三产业协同的优势产业链。
以伊春蓝莓为例,在农业科技的助力下,当地开发出多个优质品种,深受市场青睐。目前,伊春蓝莓年采集量达5000吨,“伊春蓝莓”品牌价值达16.5亿元。
此外,伊春也在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比如,伊春在大力发展碳汇经济,争创北方碳汇试点,推动林业碳汇从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在开发森林“绿色银行”的同时,伊春也在保护上下功夫。截至目前,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举措,伊春林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3.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
最让秦瑞亮感叹的是科技对林区发展带来的改变。“过去巡山都是靠人,但现在有了无人机、传感器、检测仪等高科技‘帮手’,巡查和预警的效率都大大提升了。现在还有了新型育苗技术——轻基质育苗,实现育苗两年上山和一年三季造林。”他说。
伊春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给本刊记者的数据显示,2021—2023年,伊春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成果约为4240亿元/年,是地区生产总值的12倍多,充分展示了伊春的生态家底、绿色转型成效与发展潜力。
伊春市金林区金山鹿苑 本刊记者 孙冰I摄
“宠客”出圈,全域全季旅游出彩
伊春是一座森林里的城市,夏天是避暑胜地,冬天则是冰雪秘境。伊春也紧紧抓住“森林+冰雪”双重特色,生态立市,旅游兴城。
“尔滨向北,伊春更美。”说起伊春的旅游发展,秦瑞亮的声音都高了八度。他向记者兴奋地介绍伊春旅游特色:林海雾凇、滑雪温泉、生态研学、吸氧避暑、旅居康养……但秦瑞亮认为,最核心的还是人,要提供“有人情味的服务”。
“我们一直跟大家说,我们可能不是高档大酒店,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咱们得开启‘宠客模式’,游客来了,得当家里来且(qiě,指亲戚客人)那么招待。”秦瑞亮说。
据秦瑞亮介绍,2016年之前,溪水林场还只有一个农家院。通过这些年的转型发展,溪水林场的民宿已经有40多家。“做得好的大型民宿都能年入百万,年入十几万的小型民宿也很多。”他说。
伊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民宿是伊春产业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2025年,计划新增民宿50家、床位2000张,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通过专业设计、运营前置、高质建设等方式,打造一批乡村(林场)精品民宿。
开启“宠客”模式的伊春迅速圈粉。以溪水林场为例,秦瑞亮说,现在的客流量这么好并不是靠广告宣传,是靠游客自发推荐的好口碑,而且有大量的回头客。
据伊春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伊春市2024年接待游客数、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3%、76.2%,为历年最高。
除了“绿水青山”,伊春还有“冰天雪地”。 2024—2025年冰雪季,伊春全市接待境外游客量同比增长382%,春节期间省内游客量增幅全省第一。这背后是冰雪赛事活动、冰雪体验项目、冰雪特色演出等一系列具有差异化优势的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新场景、新体验,让“冰雪林都”“国际春”成为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的热门IP。
想到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林场,变成了生态优越、产业兴旺、百姓增收、游客不绝的新景象,秦瑞亮满是感恩与自豪。
静静的红松林,见证了伊春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而变的故事;高高的兴安岭,也将目睹伊春逐绿前行、因绿而美、绿满金生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