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就业形势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复杂局面,决策层始终将就业问题摆在突出位置。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摆在“四稳”之首。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到各地因地制宜的创新举措,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着眼于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
把握“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内涵至关重要。这一目标需要兼顾就业的总量与结构、数量与质量,不只是实现“充分就业”,还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切实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压力大、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等问题。这些新情况新特点,要求我们以更系统、更精准的举措应对挑战。
稳就业的关键在于稳企业,经营主体保持活力,就业岗位就有了源头活水。今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稳就业”政策,释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红利,加大稳岗惠企力度。这些政策出手快、力度大、靶向准,为稳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政策层面彰显出稳就业的坚定决心。我们看到,各地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以绣花功夫落实政策红利。江西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重庆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湖北深挖“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等用工需求,归集20万个适配岗位……这些举措既着眼当前稳岗拓岗,又谋划长远技能提升。
经营主体展现出保就业的担当信心。面对挑战,广大企业展现出强烈的社会担当和发展信心。龙头企业实施系统性扩招,强化青年人才储备;平台经济企业强化职业保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营造更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不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茁壮成长,成为吸纳就业的新生力量。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较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政策的精准发力、企业的责任担当,更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奋斗。
微观个体迸发出谋就业的奋斗活力。面对就业市场新形势,广大劳动者展现出主动求变的进取精神。有产业工人通过“智控工匠”公益培训实现转型,从传统电工变身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有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将家乡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盘活家乡“沉睡资源”;有年轻创业者涌入居家养老赛道,变身养老服务师和陪诊师。每一位劳动者都把握着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盘,只要主动拥抱变化、提升技能,就能在产业变革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也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重要支撑。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必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为人民美好生活筑牢根基。(执笔:谢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