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刷新”印刷

本刊记者 牛朝阁

在乐凯华光的现代化车间里,一张张用于印刷的版材正在流水线上高效生产,以往曾弥漫车间的化学药水气味已成为历史。

这一变化背后是AI技术与绿色印刷理念的双重驱动理念。得益于此,公司在免冲洗版材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免冲洗版材无需化学试剂处理即可直接上机印刷。

乐凯华光相关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传统印刷业,成为其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这家始建于1972年的老牌印刷企业,正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开启转型升级新篇章。

从“经验”转向“数据”

早在2018年,乐凯华光就开始探索AI技术的试点应用,彼时,该公司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近几年,AI技术在这家公司规模化落地,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到研发创新、包装物流等核心环节。

据介绍,印刷产业的传统生产流程需要多个环节协作,效率提升受限,并且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上,各环节数据孤立,原材料采购与生产计划脱节,库存周转周期较长。引入AI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难点。

乐凯华光一度遇到了信息技术与车间实际生产适配问题以及人员适应问题。

“老员工习惯依赖经验来判断,不信任系统推送的决策建议。从纸质工单转向电子派工后,部分员工还因为需要实时扫码汇报工作感到不适应。不过这些问题在一系列专题培训和引导后就基本解决了。”乐凯华光相关负责人说。

“一些重复性、规律性强的岗位,如传统检版工、包装工的工作量减少,部分人员转岗去了更具创造性和技术含量的岗位。我们还新增了一些与AI相关的岗位,比如网络信息管理员、信息专员等。”乐凯华光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在乐凯华光当前的生产中,AI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生产管理方面,乐凯华光通过AI系统实现了整合生产计划、库存管理及订单追踪功能,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并预测维护需求,有效减少停机时间。同时,AI系统还能紧盯设备的实时状态和订单进度,动态调整生产排程,灵活应对突发情况。

在关键的印刷制版环节,乐凯华光引入自动检版系统、智能包装系统,替代人工检版、包装工序,可以智能检测印版表面微划痕、涂层不均等表观缺陷,并实时反馈至生产端,随后,机械臂会自动识别印版尺寸、类型,匹配包装方案,减少人工分拣错误。

“一方面,AI可以实时动态分析生产数据,自动调整印刷工艺参数;另一方面,还能打破数据孤岛,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附加值服务转型。”乐凯华光相关负责人说。

正如预期一般,AI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各环节的效率、质量。

例如,借助AI运营模式,乐凯华光的“21天交付准确率”稳定维持在95%以上。

“21天交付准确率”,是乐凯华光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指标,指在21天周期内实现从订单确认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而在应用AI技术之前,这一数值为80%至90%,仅达到业内平均水平。

目前,在该公司的胶印版材生产线上,自动检版投入比例达到99%,合格率提升13个百分点,包装机产量增加760万平方米,达到往年同期的双倍规模。

走向“零污染、高效率”

从研发到生产,当AI技术参与进传统印刷行业生产全流程,这一行业正在焕发新机。

例如,乐凯华光研发的免冲洗版材,通过技术革新,实现“曝光即印刷”,省去了传统制版过程中的化学显影环节。

在免冲洗版材的研发环节,基于数据库,AI算法代替了传统人工试错流程,可以模拟相关参数,预测版材的关键指标,聚类归因异常数据,快速定位研发中的工艺缺陷。

“免冲洗版材无须显影、冲洗,直接上机印刷,省去了冲洗环节的成本,而且环保合规,符合国内及欧盟的相关绿色标准。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客户需求。”乐凯华光相关负责人说。

在免冲洗版材的生产线上,AI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控设备、整合生产计划、管理库存、追踪订单,还可以通过视觉照相检测系统识别版材的细微瑕疵,降低废品率。

曾几何时,虽然免冲洗版材综合性能优异,但其在国内的发展却异常缓慢。一方面,免冲洗版材技术研究难度大、研发投入大;另一方面,免冲洗版材技术仅有柯达、富士、爱克发等少数几家公司掌握,其核心技术和关键原材料有专利保护,并且相关的工艺技术还需解决。

“随着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免冲洗版材有望成为印刷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引领行业走向‘零污染、高效率’。”乐凯华光相关负责人说。

“从市场反馈来看,客户对我们因AI技术应用带来的产品和服务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公司产品质量、质量稳定性方面显著提高,减少了很多退货和售后问题。”乐凯华光相关负责人说。

谈到AI对印刷行业改造的潜力,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所副所长李卫对本刊记者表示,在智能色彩管理方面,利用AI改进色彩校准流程,可确保跨不同介质和设备的颜色一致性。在个性化定制印刷方面,AI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偏好,可实现按需印刷服务,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

乐凯华光相关负责人说,AI技术在未来印刷行业将扮演重要角色,该公司将强化AI在多种新材料开发中的应用,计划构建数据闭环,实现自适应生产,建设实时响应全球客户工艺咨询、推送定制化印刷系统等一系列AI方案。

该负责人预计,随着AI技术在印刷行业深入应用,未来的行业竞争将聚焦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印刷企业需积极拥抱AI技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