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游、打飞的、老商场“焕新”
“花样”场景激活新消费

本报记者 侯隽 郑雪

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成为“穿越者”与演员同台“飙戏”,在广州热雪奇迹体验室内滑雪,从苏州坐直升飞机打“飞的”去上海旅游……从天南到地北,丰富多彩的消费新场景正在成为激活消费增长“新密码”。

消费场景创新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系统集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

有了政策助推,一个个消费新场景正不断重塑消费结构、释放消费潜能。

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珠海航展全球公开首飞

从 “观光游” 到 “体验游”,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

国潮体验、艺术展览、沉浸式演出……随着暑假到来,各地“特色游”持续上新,将“场景升级”转化为“消费增量”。

近年来,河南各大景区相继推出沉浸式体验,备受广大游客青睐。

“80元门票可以连续3天入园,对比迪士尼和环球影城,太香了!”

“穿越了穿越了,没想到今天可以和武松在酒馆豪饮,一起上演英雄救美!”

“孩子以前沉迷打游戏,来到这里之后很震撼,说要好好学历史语文,下次再来和包青天对诗!”

……

在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推开城门,瞬间穿越回千年北宋。在占地面积600亩武侠王国里,30多场实景演出全天候上演。景区工作人员变身NPC(游戏术语,指非玩家角色),游客告别了传统“旁观者”的身份成为“穿越者”,与演员同台“飙戏”。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和“武松”在酒馆豪饮,与“林冲”交流如何当上禁军,还可以学少林拳法,夜登城墙赏汴京灯火,圆一场快意恩仇的武侠梦。

园区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这里以前是森林公园,后来改造成为具有武侠风格的景区。景区精心打造“武侠世界”,将《水浒传》等IP融入实景,这既避开了与周边少林寺、龙门等历史景区的同质化竞争,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游玩体验。

“这里有《王婆说媒》这样的现象级爆款,每天多达200场的演出更是留客消费的关键。从《三打祝家庄》等大场面实景剧,到《武林大会》等趣味互动,再到实行80元可连续3天入园、100元年票制度等,互动式体验让游客不止玩一天,全国各地许多人专程为夜游项目而来。”工作人员说。

7月1日晚,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交出上半年经营数据,园区实现综合营收6.04亿元,同比增长162%;入园人次1024.2万,同比增长239.33%。

不仅仅是河南,今年去河北秦皇岛参加阿那亚戏剧节的游客也惊喜满满。

本届戏剧节的一大亮点是突破剧场限制,将演出延伸至海滩、露天广场等自然场景。例如,法国北方剧院开幕大戏《唐璜》在沙滩上演出,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体验。

据悉,本届阿那亚戏剧节在15个特色剧场空间接力上演94场演出。剧目包括改编自余华小说的《古典爱情》、剧情反转频出的英式喜剧《买单》,以及融合科幻元素的波兰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鸡毛之地》。

根据主办方统计,本次戏剧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艺术爱好者。阿那亚社区整体客流上涨约50%。平台数据显示,戏剧节期间阿那亚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20%。

场景上新吸引消费者 本刊记者 侯隽I摄

活化利用城市 “存量资产”,打造消费新业态

除了布局“新”“潮”体验游,如何激活各地老购物中心、老公园、 老工业园区等城市“存量资产”,打造消费新业态,也成为各地积极探索的新趋势。

7月4日,“长袜子皮皮”首次中国巡展在北京大兴荟聚购物中心举行。

《长袜子皮皮》是瑞典国民级文化IP,今年是其诞生80周年。

荟聚是英格卡购物中心旗下品牌。英格卡购物中心中国区总裁朱洁敏对本刊记者说,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购物中心不断面临消费者新需求的挑战。“只有将每次挑战转化为商业机遇,提供与时俱进的多样化消费解决方案,从传统的购物中心向城市会客厅角色转变,购物中心才能成功转型,成为大众聚会体验中心。”朱洁敏说。

位于厦门市文屏路的1955铁路公园,前身是始建于1955年的鹰厦铁路延伸段,它见证了厦门从渔村到都市的蜕变。如今,这里经过改造提升,成为占地10000平方米的火车主题园区。园区引入运动健身、餐饮消费等各类业态,还结合节假日举办电影周、读书会、踏青聚会等文体活动。

四川在促消费方面也“新意”浓浓。

春熙路商圈因保留大慈寺、水井坊等45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老成都、蜀都味”的生活传承地。如今,通过加速数字化场景营造,从5月中旬以来,每天暮色降临,就有一场哪吒裸眼3D秀活跃在交子商圈与春熙路商圈的地标建筑上。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以极具科技感的立体视觉效果“穿越”而来,成为城市最新打卡地。

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鼓励各地总结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央地同向发力,充分发挥先进地区、优秀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形成积极消费预期。

有了众多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的积极案例,未来,各地将持续拓展消费场景的深度与广度,打造消费新业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越上海陆家嘴

低空消费带来文旅新体验

自202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低空经济”这个新“风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概念验证”向“价值创造”迈进。

如今,它正和文旅场景逐渐融合,打造新场景、新体验。

近期,图图体验了一趟“尝鲜”之旅——在江浙沪首条低空交通环线“打飞的”。这条环线串联了上海浦东、嘉兴南湖、苏州金鸡湖3个城市节点,以半小时“飞行圈”重构了江浙沪三地时空格局。

图图从苏州工业园区的圆融星座大厦楼顶出发,目的地是上海浦东。原本需要高铁转地铁、花费两小时,但现在只需半小时便可到达。

苏州市智能网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网联公司”)是这条航线的运营方。

“长三角城市间有比较密集和频繁的人员往来,低空交通环线有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对于时间高度敏感的用户,环线的开通有助于出行效率提升。”苏州网联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来自苏州网联的数据显示,开通至今,该航线已累计执飞36班次,服务乘客200余人,航线单程耗时不超过30分钟,帮助旅客节省60%的出行时间。

目前,低空经济在文旅方面的应用让产业端看到了潜力。

小鹏汇天的代表产品为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其创始人赵德力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从目标用户来看,我们当前聚焦‘喜欢驾驶、热爱飞行、追求科技感和与众不同体验’的消费者。选择文旅作为落地方向,符合核心用户的需求特征。低空和文旅相结合最开始可能限定在景区,如个人体验飞行、低空观光,之后可能逐步拓展至城际文旅枢纽,串联黄金旅游带、衔接机场高铁站与核心景区,直至最后成为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一部分。”

伴随低空经济商业化落地,叠加相关厂家适航审定加速,低空文旅相关市场供给端逐渐丰富。

亿航智能宣布和贵州风景公司达成50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订单,用于景区开展低空旅游观光服务;在北京,长城脚下的低空飞行体验项目已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鲜;今年五一正式上线的四川成都“熊猫飞的”趣味性更强,在这条城市低空观光线路中,人们搭乘直升机可以游览熊猫基地的标志性建筑,一些城市地标性建筑如339电视塔等也能映入眼帘。

“中国低空消费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预计未来几年会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成消费市场的新亮点。”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说。

根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这一新兴经济形态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为游客带来立体化、沉浸式的全新体验,更成为激活文旅消费全链条的“空中引擎”。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图图为化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