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内卷”进行时

本刊记者 郭志强

3.9%,这是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和汽车行业这两年的喧嚣热闹形成鲜明对比,也与公众对汽车行业“多金”“高大上”的传统印象相悖。

汽车年度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车企老总每周上热搜,爆款车型刷屏朋友圈,却掩盖不了行业整体利润微薄的现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5月底发文直指问题症结: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是行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

是的,市场苦内卷久矣!不只汽车,近年来光伏、锂电池、快递等多个行业也饱受“内卷式”竞争困扰。

这已经引发了上上下下的高度关注。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行业、企业也积极行动,2024年下半年以来,水泥、光伏、汽车、快递等多个行业先后掀起反内卷浪潮。

什么是“内卷式”竞争?“内卷式”竞争带来了哪些危害?如何动真格“破内卷”?

市场苦内卷久矣

上海餐饮从业者刘东向本刊记者讲述了自己点外卖的“奇遇”。他在某外卖平台下单点了3罐可乐,总共支付7元。因为距离近,骑手5分钟内送达,拿到了6元配送费。“7块钱里面,6块钱是骑手的配送费,3罐可乐只花了1块钱,骑手接单后自己都困惑了。”

近年来,外卖餐饮行业“穷鬼套餐”屡见不鲜,“卷低价”乱象突出,不少外卖用户都经历过类似的“奇遇”。

“内卷”近年来成为社会热词,大家几乎把“卷”用在所有涉及竞争或辛苦的场合:学校里学生“卷”分数,职场上上级“卷”下级,市场里大企业“卷”小企业,虚拟平台“卷”实体产业,还有商家不顾市场、不计成本疯狂“卷”产能、“卷”价格、“卷”同行……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傅晋华在《如何破除“内卷式”竞争》一文中分析,当前,我国语境下的“内卷式”竞争主要指不会带来发展增长的恶性竞争,形象地说,就是“越努力越低效”。

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

“国内LED照明行业很卷啊,对手以超低价策略占领市场,让我们这些主攻中高端市场的厂家受到巨大冲击。”今年3月,宁波一LED照明制造企业负责人向本刊记者吐槽,“不降价丢了市场,但降价又没利润,现在国内LED照明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很严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分析说,内卷往往意味着过度竞争。竞争是好事情,但过度竞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其次,“内卷式”竞争往往是通过违规操作实现的,比如低价倾销、违法经营等。最后,“内卷式”竞争往往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得到的结果往往不是优胜劣汰,而是恰好相反。

接受本刊采访的多位行业人士和企业负责人谈及内卷带来的影响,有着不同理解,但他们都共同提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从企业发展看,一些行业和领域陷入“内卷式”竞争恶性循环,企业创新面临瓶颈,不仅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更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背道而驰。

广东惠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秘书长龚平说,“内卷式”竞争对制造业危害非常大,一方面,超低价竞争让一些企业没有意愿和动力投研发,带来的结果是行业投创新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走低价策略弱化了企业品牌意识。

从产业布局看,一些地方政府也陷入“内卷式”产业政策竞赛,各地互挖存量企业,导致无效损耗;对特定企业给予巨额补贴或优惠,加剧了地方财政负担;而且容易引发产业同质化发展,出现产能比拼、导致供需失衡。

为何内卷愈演愈烈

“智能化改造行业也面临内卷问题,产业链上的企业都被卷得呜呼哀哉。比如,早两年做新能源电池的下游企业,这两年价格战打下来,市场订单和业绩大多不行了。原来的传统大客户,如光伏企业、做制药机械的企业,也不行了,他们都面临打价格战的问题。”湖南一家从事智能化改造的企业负责人对本刊记者抱怨,现在每天要为订单发愁,“我们企业为了活下来,也被逼‘应战’——一些订单没利润也接单做了,主要为了养工人、养工厂。”

“内卷式”竞争无异于竭泽而渔,企业为何仍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

“内卷式”竞争是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既有地方政府政绩观、发展观错位,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问题,也有部分行业供需失衡的问题,还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导致有的企业铤而走险突破行业自律与监管底线等。

粤开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分析了“内卷式”竞争的成因:

首先,在宏观层面,短期看,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国外需求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部分新兴产业还存在供需错配的问题。

其次,在制度和政策层面,地方政府干预行为扭曲了市场进入成本,制约了市场出清功能。比如,以税收优惠等差异化政策开展招商引资的“逐底竞争”;地方保护主义与破产重整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产业出清速度。

最后,在技术发展层面,技术创新跳跃式发展规律导致结构性供需失衡,新兴产业尤其突出。

具体地说,主导技术产生之前,往往存在不确定的多种技术路线,企业为了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会“多线押注”,增加投资扩展产能。如生产三元电池的企业,也会进行钠电池、固态电池的布局。一旦新主导技术出现,企业现有的生产线可能尚未投产或回本便已落后,只能新建生产线,从而导致落后产能难以淘汰、先进产能持续新增、总产能不断扩张。

那么正常竞争和“内卷式”竞争有什么区别?苏剑对本刊记者说,从竞争手段方面来说,“内卷式”竞争往往是采用不符合经济规律或法律的手段竞争,而正常竞争要符合经济规律和相关法律,比如不能低于成本销售等。从竞争结果来说,正常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而“内卷式”竞争的结果可能正好相反。

很多被迫卷入“内卷式”竞争的商家也有自己的苦衷。

“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你不做竞争对手会做,毕竟独一无二的差异化产品是少数。很多制造业企业产品是被迫‘卷’进来的。面对这种‘内卷式’竞争大环境,是很无奈的。”华中一家零食上市企业负责人文华说。

“如果一个企业在互联网平台销售占比最多为10%,另一个占比达到90%,一旦遭遇低价恶劣竞争,后者不参与竞争就可能面临经营困境或倒闭,但冲击对占比10%的公司来说就小了很多。”湖南一家零食企业负责人孙灿解释说,“我们是全渠道销售,一些产品不参与互联网的低价竞争,在商超和其他线下平台销售,价格可以维持相对高位。”

警惕内卷新动向

近年来,出海成为中国企业破除内卷的一个新路子,但开拓海外市场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一些从业者发现,无论是传统贸易还是高端制造,企业“卷完国内卷国外”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全球崛起,进入一个关键时刻,而“内卷式”竞争是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价格战换了一个战场,国内各大工程企业巨头为抢占海外市场,一味地追求低成本,纷纷降价促销,陷入恶性竞争。

国内一家头部工程机械企业海外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国际市场成为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必争之地,我忧虑的是,工程行业内卷现象已在国际市场愈演愈烈,这不利于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今年5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号召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摒弃“内卷式”竞争,共同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进一步树立中国工程机械在国际国内市场的良好形象。

除了国内制造业“卷向海外”,近年来,电商行业的价格战可谓如火如荼,低价竞争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在平台上,一些产品是没有品牌的,只比价格,这确实对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潜在的风险。”孙灿告诉本刊记者。

多位采访对象告诉记者,现在像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整体来看还是以高性价比为主导方向,但也不排除一些低劣产品在电商平台以次充好。

“在电商平台上,白牌产品唯一的优势就是低价。”孙灿举例说,他在电商平台买了一个白牌的矫正产品,散了一周味道后仍有较大气味,穿了之后很快就起毛球、断线,“品质太差了,平台上一些产品的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加速推进

“内卷式”竞争的危害引起最高决策层注意。

从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要求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十分突出。

从中央到地方,多方协同发力

从中央到地方,多方都在协同发力,反内卷效果不断显现。

近年来,在政府采购领域,异常低价中标的现象时有发生。

去年1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在相关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开展推动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推动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试点工作。

《通知》强调,只要投标价低于同行报价的一半、低于项目最高限价的45%,都要被审查价格是否合理。给不出合理解释的投标产品,会被视作无效投标。此外,《通知》还规定了4种异常低价情形,拟定了明确的量化标准。

对此,有媒体解读称,财政部对“异常低价中标”说不,堪称打响了政府采购领域反内卷的“第一枪”。

202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针对“内卷式”竞争密集表态。

5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推出10项措施整治“内卷式”竞争。针对内卷比较厉害的光伏、电池和汽车行业,“制修订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国家标准”,旨在发挥质量、标准支撑作用,引领行业优化升级。

除了部门表态,相关行业政策也在陆续落地中。对于“卷出天际”的光伏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

福建、江苏、贵州等地也先后出台措施,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加强行业自律,推动生态重塑

2025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在《人民日报》发文称,要积极推动行业加强自律依法竞争,指导行业协会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低价倾销、互黑互踩等乱象。

记者注意到,2024年下半年以来,水泥、光伏、汽车、快递等多个行业掀起反内卷浪潮,推动行业生态重塑,摆脱同质化竞争。

2024年8月以来,陆续有陕西省水泥协会、浙江省水泥协会先后发出倡议,倡导会员企业继续强化行业自律效果,防止和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

过去一年,中国光伏产业价格战对产业链盈利空间造成明显挤压,光伏厂商严重失血,尾部企业不得不开始面临破产出清。

光伏组件厂商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2023年第四季度到今天,业内企业都觉得非常卷。

2024年,中国光伏制造端的多晶硅、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从需求端来看,中国光伏新增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28.3%。看似供需两旺,实则不容乐观。今年一季报显示,A股大量光伏主产业链上市公司扣非后净利为亏损,规模越大的光伏制造商,亏损越严重。

2024年10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召开“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主题座谈会,聚焦有序化解供需失衡。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官方公众号发布通告,光伏组件低于成本价投标中标涉嫌违法,同时公布最低成本价0.68元/W。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创下新高,行业利润率却仅为4.3%,今年前4个月,利润率还在进一步下滑。

5月31日,中汽协对外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中汽协表示,我国汽车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增量不增利”的局面未有改善。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仍是行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

针对汽车行业上述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部门接连发声,反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指出要破除无序“价格战”,促进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汽车行业是钢铁行业的主要用钢行业,也是重要的高端钢材消费行业。汽车企业“卷”价格,上游原料供应商倍感压力,钢铁企业的稳健经营也受到了冲击。

“我们倡议:钢铁、汽车产业应凝聚共识、苦练内功、加强自律、共破内卷,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2025年6月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维护产业链整体利益 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指出,如何全面科学看待并破解当前产业链存在的“内卷式”竞争问题,仍是钢铁行业乃至整个产业链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治理内卷还得动真格,出实招

“内卷式”竞争成因复杂,综合整治需要多管齐下,非一日之功。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5月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针对问题症结,因业施策、对症下药,从四个方面着手整治“内卷式”竞争。

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

“当前我们行业内卷严重,利润率急剧下滑,净利润只有8个点左右。公司目前大部分利润来自产品出口,由于同行低价竞争,国内销售基本上没有利润。我们之所以还维持国内销售,一方面是维持原来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是养工厂,不能因为内卷让产线停下来。”今年5月,江西赣州一制造业国企相关负责人李均告诉本刊记者。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跳出“同质化”泥沼,微观主体怎么干?

李均坦言,尽管行业很卷,但公司仍要往前发展,尤其是下大力气转变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李均所在企业的努力方向,也是相关部委正在推动的反内卷重点——推动“存量博弈”转向“增量创造”。通过政策激励、优化营商环境,为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

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 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 2.6 万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中,76%出自中小企业,年度总产值超过3100亿元,增幅超过20%。支持企业开展技术交易,2024 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

“一些企业花几千万研发出来的产品,被竞争对手投个几百万就复制抄袭,企业主谁还敢投研发、投创新?这两年政策在保护企业创新、保护专利上正在加强力度。随着企业创新环境的完善,让企业主敢于大规模投钱做创新,长远看,这个账对企业和产业发展都是划得来的。”李均说。

加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也是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重要内容。

作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招商引资历来是各地政府的大事。以前,各地往往借助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出让金返还等吸引企业入驻。在这一过程中,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拿出各种优惠政策,不仅自己“卷”,还带动同行一起“卷”。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要求各地区不得突破国家规定的红线底线违规实施财政、税费、价格、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针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屡禁不止、花样翻新等情况,集中力量开展攻坚整治。

多位采访对象告诉记者,《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正式公布,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速,破除地方保护顽疾,是反内卷的“抽薪”之举。

与此同时,不少省份也发文要求,清理不当干预市场和与税费收入挂钩的补贴或返还等。

江西省一高新区招商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过去招商确实客观存在“内卷式”恶性竞争,因为各地为了有一个好的项目,肯定你追我赶,相互争抢优质产业项目,这是客观存在的现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的出台,防止各地为了招商而内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原来招商很内卷,比如新能源企业被引入某地后,政府砸补贴,搞税收返还。”湖南一大型央企招商驻京工作专班成员张丰告诉本刊记者,而现在一个新能源产业项目落地,企业更多会考虑当地充电、换电以及后期服务等基础设施配套是否完善,因为这对于新能源企业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也是当前招商引资反内卷带来的一个新变化。

优化产业布局,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

国研中心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地方招商“内卷化”表现之一是集中在相同产业领域进行招商,导致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出现同质化倾向,区域之间缺少产业链、生产链有机分工与合理布局。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认为,本轮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或更注重区域协同和技术升级。通过全国统筹规划引导地方政府摒弃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构建差异化、互补型产业发展格局。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有更具体部署:发挥质量、标准支撑作用,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加快淘汰炼油、钢铁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科学论证煤化工、氧化铝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防止盲目新建;引导新能源汽车、光伏企业注重技术研发。

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为积极推动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和转型升级开展的四方面工作:一是落实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二是实施粗钢产量宏观调控,2024年1—11月粗钢产量同比减少近2300万吨,同比下降2.7%。三是强化行业规范管理,引导要素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聚,加速淘汰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四是积极推进设备更新和改造升级。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随着国家增量政策效果逐步显现,2024年10月以来,钢材价格回升并保持平稳,行业效益明显好转,10月份重点统计企业利润总额71.6亿元,扭转了8、9月份全行业亏损局面,行业运行呈现向好态势。

今年3月下旬,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燃油车至少有3000多万辆产能,新能源汽车已建成2000多万辆产能,油电转换仅消化了200万~300万辆燃油车产能,新能源汽车产能多为新建。

苏波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尽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引领和指导,在大力推进燃油车企加快电动化转型的同时,支持新能源汽车新增产能,主要通过对燃油车企的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资产收购等方式来实现,不再大规模征地新建,减少继续并行发展造成更大资源浪费。

可以看得出来,在优化产业布局上,政府和业界越发重视反内卷,不仅推动产业项目从“一哄而上”转向“各展所长”,而且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避免热门产业赛道涌入过多“运动员”。

强化监管,净化市场竞争生态

广东一家做消费品的企业主陶业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护肤品市场内卷严重,生意不好做。围绕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公司有20起诉讼正在打。竞争对手看到我们公司产品热销,陆续开始模仿。市场上出现外形包装一模一样的产品,更令人气愤的是,我们产品卖99元每瓶,模仿出来的产品却只卖19.9元每瓶,令企业很头痛。”

多位企业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企业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部分企业在利益驱动下对先进技术产品模仿抄袭、低价倾销,“内卷式”竞争才愈演愈烈。

湖南省一家从事适老化改造的企业负责人陈飞告诉本刊记者:“我们在市场竞争中确实感受到了内卷现象,尤其是在同行恶性价格竞争和产品同质化方面。尽管低价中标的企业可能无法保证项目质量,但客户在选择时更倾向于价格因素,这种低价竞争破坏了行业生态。”

众多行业和企业为争夺有限市场,陷入竞相降价的恶性循环之中,“逐低”而非“竞高”。“内卷式”竞争成为诸多行业的现实困境,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作为反内卷的重要工作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要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侵权假冒、制假售假行为,加大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共同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活力和作用。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李均、陈飞、张丰、陶业、孙灿、文华、刘东均为化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