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舜礼
4月26日,商务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出台便利入境旅游者购物“优化退税服务”的8条措施。
在当前形势下出台这样的政策,必定有着对应国内外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若干深层谋划和现实意义。仅从提振入境旅游的角度看,则又是一项集中发力、深度挖潜的“点穴”力举。
“即买即退”激活入境游新业态
作为旅游消费重要一环,购物水平高低关乎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而退税作为关乎旅游情绪和购物花费的重要因素,对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从全球范围看,购物退税是促进入境旅游的普遍做法。目前,全球占比较大的退税方式是在游客离境时到机场海关统一办理,游客需要提前赶往机场和排队等候。这种方式有其弊端,由于需要审核购物票据、核验所购物品、登记银行账号或信用卡,一旦有较多游客办理退税,往往需要等待很长时间,若不能预留充足时间提前赶赴机场,还可能丧失办理退税机会。
另一种退税方式就是“即买即退”,这需要强大的退税支撑系统和较多网点,在全球各国占比较小。由于游客在购物店就办好退税手续和商品打包,在离境时只需到机场海关查验,所花费时间明显较少,一般不会在离境前耽误退税。去年,笔者去日本仙台旅游,就在标明可购物退税的商店体验了这种退税方式,即使并非数千元的“大件”,只是一些零七八碎的生活用品,只要达到规定的退税额度,店方都会计算退税。
此次《通知》提出,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广至全国,鼓励更多退税商店、退税代理机构提供“即买即退”服务 ,这无疑将进一步便利入境游发展。而且,此次《通知》并不是单一的几条措施,而是系列和系统的决策,有望真正便利、扩大入境购物。
笔者认为,“即买即退”的便利,首先体现在即买和即退的地点增加。入境游客不用再为购物退税而局限在数量有限的免税店,而是可以将购物与旅游融为一体,在旅游行程中放开手脚随机购物,包括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所,也包括主客共享的大型商圈、步行街,还可在交通中转的机场、客运港口,以及下榻的酒店宾馆。这样的方式能让入境游客在购物过程中,深入体验中国人的生活圈、消费圈。
同时, “即买即退”有利于激活入境游新业态。笔者认为,随着购物退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有条件的地区可打造一批离境退税特色街区,境外旅客较集中的大型商圈、街区、景区等还可设立“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此外,优化购物退税政策的曙光,还可进一步普照各地的一些知名旅游景点、美丽乡村、民族地区等,激活入境游新业态,使广大入境游客体会更加丰富的购物场景和退税优惠,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来说,润物无声地增添了内容和亮色。
扩大入境消费的现实意义
扩大入境消费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经济角度来看,旅游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贸易往来中具有独特优势。入境游客的就地购物,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关税屏障,直接实现目的地国的商品出口。近两年,我国优化落地免签等便利政策,给各类入境者增加了旅游观光和购物机会。加之,我国旅游商品价格相对便宜,在国际市场富有现实竞争力,扩大入境消费前景可期。
然而,扩大入境消费的意义远不止于经济层面。如今,“中国制造”已经走遍全球,中国文化也越来越有影响力。当下,提升与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国家形象变得非常迫切,旅游在这方面可充分发挥渠道和载体的重要作用。
古人云,“百闻不如一见”“国之交在民相亲”。入境旅游给亿万游客提供了看中国、游中国、“买在中国”的机会,通过便利和优惠的旅游购物,可让全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国。因此,积极引导国际名品、国货潮品、老字号店铺、文创店、纪念品店、礼品店、特产店等成为退税商店,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让更多旅游商品成为入境游客的“必购必带”,就是对中国物阜民丰、生活富足的最好展示,也是对中国国家形象和国民风貌的最好传播。
(本文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