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侯隽
今年以来,一方是美国政府挥动“关税大棒”,企图重构全球供应链体系;另一方是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并产生“科技溢价”,引领全球资本重估中国资产价值。
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与完整产业体系如蓄水池般抵御风浪。面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如何利用科技突破构筑底气?如何在全球供应链震荡、通胀压力攀升之际,在博弈中寻求对话正道?
围绕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期专访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
美国是重要的市场,但不是唯一的市场
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线下展落下帷幕。
数据显示,共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8938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春季同期举行的第135届广交会增长17.3%;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
“贸易战我们经历好几年了,不是第一次,有了经验,也就没那么怕。”郑永年表示。
他用自己家乡浙商的经验来举例,浙商遍布全世界,他们坚韧向前、向远、向深做生意,因此当贸易战来临时,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已经不那么高。“美国是重要的市场,但不是唯一的市场。目前国内平台企业组团采购,不仅仅是平台企业自身的方向调整,也有各地政府的配合,这不仅是团结,也是新的改革动向。”郑永年说。
商务部数据显示,一季度电商平台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成效显著。截至4月23日,9家电商平台已开放入驻绿色通道,6家电商平台建立内销专区,对接超6000家次外贸企业。上海、四川、江苏等10个重点地区先后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等系列活动。据初步统计,2400多家外贸企业和6500多家采购商参加了上述活动,累计达成采购意向167.6亿元。
“中国现在面临的是生产过剩的问题,主要考虑如何消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就是在促进经济内循环有效畅通。平台企业本身就是跨区域的,不容易受地方保护主义的行政切割影响。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总数有4亿多人,消费能力是有的,现在主要就是面临流通问题。以前中等收入人群可能消费国外的东西比较多,像疫情影响那几年,欧洲的名牌就靠中国中等收入人群支撑;但关税一高,很多中国产品就有机会抢占市场。中国30年前是引进、应用西方技术,之后转向原创。现在新技术、新产品越来越多,一方面可以突破制裁,另一方面还能引领经济、引领消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望真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郑永年说。
满载外贸集装箱的货轮靠泊视觉中国
大国竞争比拼的是经济韧性
4月16日,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去年全国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延续了去年以来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
“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有几个数字很耐人寻味。一季度货物贸易出口增长达6.9%。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830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这说明中美两国经济上的互相依赖度很高,甚至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度更高,很难在短时间内脱钩;如果要强硬脱钩,对两国的影响都会很大,尤其是对美国的影响。”郑永年表示。
他告诉记者,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设置关税壁垒迫使企业将生产转移到美国,但却低估了制造业回流的难度。从奥巴马上任开始,美国“再工业化”之路已走了16年。如今美国政府执行力度虽然比过去都更激烈,但大概率会失败。
“要知道,经济体一旦‘去工业化’,再回到以制造业为本的路线上谈何容易,需要几代人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系统性变革。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产品的生产制造之所以在全球布局,恰恰是因为美国缺少制造环节的工程师、缺乏相应的技术工人,而且成本高昂。如果美国仍然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古典经济学教科书来指导美国经济和产业发展,而忽视全球产业格局的动态演进过程,那么就可能会继续遇到制造业发展的滑铁卢。”郑永年如是分析。
他认为,目前美国政府想把工业转移到越南或者其他国家,实现近岸外包或者远岸外包,现在看来这个策略也是失败的。因为,如果这个策略成功的话,那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不会有那么多。
“中国不打无准备之仗。美滥施关税,我们是有准备的。不仅国家有准备,企业也有准备,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企业,大家心里早就有预期。过去8年,中国对美国的生意还在进行,但同时中国对其他地区的出口也在增加。这也体现了大国竞争比拼的是经济韧性。我个人认为,从经济韧性角度来说,中国现在的状况远远好于美国。”
他表示,从广交会的成功举办就可以看出,在出口美国市场受阻的背景下,中国正更大力度把握住广交会等对外开放合作平台,推动中国商品、中国品牌走出去。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中低端到中高端的技术都有基础,可以认为中国已经进入技术引领经济发展的阶段。通过这次广交会,中国的出口商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调整贸易方式。
出海是大势所趋,但不要搞“内卷”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有关情况。除了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等现有的11个试点省市外,新增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合肥、福州、西安、苏州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总数增至20个。
“近几年,单边开放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特征。在实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以单方面免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旅客来到中国,单边开放的范围应该不断拓展到其他领域中。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外国投资者可以在一些大城市建立独资医院,并全面取消了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中美之间的竞争看的是谁更加开放,最终的赢家将是对外更开放的国家。”郑永年表示。
他以众多外国采购商集中在广交会上下订单为例分析,以往外界讨论中国制造时,更多还是集中在外商采购、进口中国的最终产品。现在已经发生了转变,中国企业可以进一步超越采购制成品的视角,在巩固上游中游优势环节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将产业链供应链向东盟国家延伸,在给当地经济体带来就业、产业发展、税收的同时,也更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中国制造在当地市场的认可度。
“我是浙江人,考察过很多浙江出海东南亚的公司。有一些中国企业在东南亚不受欢迎,就是因为他们一味搞价格战。如果中国企业不改变经营思路,到了东盟国家继续搞‘内卷’那一套,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郑永年表示。
他建议,企业“出海”应当往高端竞争,这样发展的空间才是无限的。一味地抢夺低端市场,不仅不会受到出海目的地的欢迎,商业空间也会越来越小。正所谓“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尤其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加速演变之时,中国企业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灵活制定策略,切勿依赖片面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