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抢才”升级

本刊记者 郑雪

“清华的同学们,欢迎毕业来杭州。杭州高层次人才可享受最高40万元购房补贴。”对于杭州企业的这条抢人广告,有人调侃——“竞争对手”打到了家门口。

北京海淀也有所行动。4月底,海淀区试点建设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的10条措施正式发布,面向应届毕业生提供青年公寓租金梯度优惠和租房补贴,为青年科技创业人才搭建“成长加速”平台。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持续提升。今年以来,多个一线城市加入“抢人”大潮,好不热闹。

广东春季招聘活动

一线城市抢才着急了

在这次抢人大潮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持续发力。相关措施简单直接,免费住宿、租金补贴成为亮点。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北京海淀、昌平、经济技术开发区,陆续发布相关人才措施。如4月昌平区正式启动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建设,为青年人才驿站提供短期免费、长期半价优惠政策。

上海虹口宣布,海内外优秀人才最高可享3个月的全额租金补贴。浦东宣布,高水平大学毕业生来浦东求职可享7天免费住宿,创业可享14天免费住宿和6个月免费创业过渡空间。

广东宣布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广州南沙、深圳等地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提出免费住宿、实习补贴等措施,深圳喊话“只收梦想,不收租金”。

从某种程度来说,城市抢人,抢的不仅是人,更是产业发展的先机。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相关城市在AI算力供给、科创服务建设上持续发力。

深圳还将多渠道筹集45亿元资金,用于支持训力券、模型券、语料券等,为初创企业使用算力提供最高60%的资助。

上海浦东为青年人才提供科技创新券、发明专利快速审查通道等科技创新服务,给予各类投融资支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此轮“抢人大潮”的实质未变。需要看到,一线城市更加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希望通过这些领域的人才引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上述提及的海淀相关人才政策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青年科技人才;“百万英才汇南粤”同样把吸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所需人才作为重中之重。

“各大城市通过免费住宿等措施吸引新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注重吸引AI等前沿领域的高端科技人才。一线城市的人才争夺陷入白热化,同优秀人才的稀缺性有关。”马亮说。

上海某实习招聘会现场

产业影响人才城市选择

在马亮看来,相关城市当前注重“抢才”,体现出城市对劳动力和人才的吸引重点正发生动态变化,这同城市的产业扶持密切相关。

需要看到的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已经积淀了深厚优势,这也吸引了人才进入。

程彼得在北京某公司从事AI研发相关工作。在决定工作和生活城市的时候,城市产业发展对其选择影响颇深。

程彼得在国外读了硕士,回国之后选择AI作为从业方向,这也就意味着可供他选择的城市不多。尽管同时期,他也拿到了另外一个一线城市企业的offer,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北京。

“两边对比了一下,北京这份工作能让我搞AI,给的待遇更好。”程彼得说,北京的生成式AI领域相关企业更多,这对他很有吸引力。

“我们看得很简单,一看政策,二看产业聚集。一座城市如果相关产业特别聚集,会更具有吸引力。”一位机器人行业从业者说。

据他介绍,当下不少机器人行业从业者选择深圳,是因为深圳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较为聚集,产业生态较为完善。同时,深圳的高校和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对新事物的跟进速度也更快。

北京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的负责人张钦锋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他选择在京工作,重要原因在于政策支持力度以及产业链聚集优势。

“北京的产业扶持政策极具吸引力。如石景山区开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落地了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同时形成了以睿尔曼、元客方舟等为核心的机器人产业链集群。”张钦锋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程彼得为化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