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为滥施关税买单的不是别人

本刊记者 孙晓萌

国政府滥施关税已在全球引发震荡,不仅狠狠撞了一把贸易伙伴和资本市场,美国本土消费者也在各种不确定中“饱受折磨”。

本刊记者 孙晓萌|摄

加拿大地方出新规

停止美国酒的销售和进口

作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加拿大居然成了第一拨“受害者”。加拿大人民应该很难想象,有一天会和美国走到这个地步。

此前,美国政府宣布“对等关税”的具体措施,针对加拿大是这么说的——对其钢铝和汽车仍会征收25%的关税。虽然“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涵盖商品被“豁免”,但是不在协定内的商品和钾肥都需征收10%的基准关税。

今年3月,加拿大已经被美国的“芬太尼关税”针对过。美国政府称,加拿大和墨西哥未能有效打击毒品贩运,导致大量芬太尼流入美国,引发美国严重的公共健康危机,因此要向两国征收25%的关税。加拿大随后作出反制,对价值30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税,之后又加征了两次。

4月,加拿大在反击“对等关税”时,瞄准了汽车业,要求对不符合美加墨协定的美国汽车加征25%关税,即便符合协定,也要对美国汽车中非加拿大和非墨西哥的部分收税。近期,这项反制有所松动。

众所周知,美加两国经济的依存度很高。2024年,两国商品进出口总额连续3年突破1万亿美元。加拿大79.5%的出口依赖美国市场,62.2%的进口来自美国。而加拿大对美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能源,美国进口60%的原油、85%的电力、99%的天然气都来自加拿大。由于加拿大的能源主要出口至美国,“对等关税”之后,一些能源大省尤为不安。

《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有分析师称,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导致加拿大GDP最高下降5%。《纽约时报》称,加拿大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和钢铁行业,受到了更高关税的压力,许多公司开始裁员或推迟投资。

供职于加拿大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的阿正对关税影响已有感受。

“在‘对等关税’公布之前,公司产品已经在涨价了。我们的客户大多是北美的小航空公司,美国客户几乎占了一半。”由于发动机不少零部件来自中国,在加拿大被征收的税率基础上,还需要对进口自中国的零部件叠加税率。“一些中国产零部件税率确实到145%了。”阿正说。

“进出口都需要海关编码(hs code),零部件从哪儿来很清楚。我们有一类发动机需要的中国产零部件比较多,现在它的维修费用从20万加元涨到了40万加元,这个涨幅肯定是顾客承担。”阿正说。

这几个月,美国滥施关税引起了加拿大民众的反抗情绪。“我所在的省出台了新规定,要求停止销售和进口美国酒,不止一个省出台了这类新规。近期在街头经常会看到宣传‘买加拿大货’的活动,甚至还有加拿大人买东西前会问‘是不是加拿大产’。”

美国网民觉得总统丢人

美国政府将加征的关税包装为“解放日”关税。在他们口中,关税不仅可以为美国带来数以万亿美元的收入,政府还能通过这笔收入减少赤字、偿还债务、降低生活成本、增加就业机会。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看看谁最终会为关税买单。据《财富》杂志报道,加州进口商可能需要比去年多支付1700多亿美元关税,得州进口商则可能要多支付820亿美元。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塔吉特、百思买等零售商明确表示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肯塔基州州长贝希尔发文称,预计关税将使美国普通家庭每年多花4700美元。

“鸡蛋涨价最明显,我住的‘村里’鸡蛋也从一打4.99美元涨到了6.99美元。”正在美国留学的芳远一开口就提到了美国“蛋荒”。

“我不太海淘,也不怎么买贵东西。对美国的高物价我已经麻了,涨个几‘刀’还真没啥感觉。”芳远在纽约州的一座小城市读硕士,每个月家里给的生活费在2500美元左右,一半用来支付房租,一半用来生活。“我身边的学生差不多都是这个水平的花销”。

“刷短视频的时候,我发现美国人很关注关税这事儿。”芳远简单几句话概括了美国社交媒体上的评论,“一是觉得特朗普当总统让美国人丢脸,二是嘲讽当时投票给特朗普的人,三就是担心物价上涨。”

芳远就读的学校目前也在遭受“乱拳”。今年1月份以来,美国政府对多所美国高校“出手”,以削减经费和补贴威胁高校做出相应改变。“作为学生固然担心,但我觉得学校可能很难对抗政府。”

有感于近期的状况,芳远回国的心越来越坚定。“美国现在的环境越来越严峻,拿工作签证来说,愿意给毕业生做担保的公司少了,我对未来工作签证政策不太乐观。”

不只是外国人对近期的政策感到不舒服,美国社会内部同样经历着信任崩塌。舆论调查网YouGov数据显示,58%的美国人反对“对等关税”,75%的美国人认为其短期内将推高物价,65%的人预期经济将会恶化。

(应受访者要求,阿正、芳远为化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