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宋杰
清晨的上海迪士尼乐园门口,买了“早鸟票”的陈欣怡正计划入园后第三次体验极速光轮,随后带着父母前往“飞跃地平线”项目。“迪士尼就像永远读不完的童话书。”她说。
而在60公里外的上海金山枫泾,全球最大乐高人仔“搭搭”正俯瞰热火朝天的工地。工人王师傅擦拭着26米高的乐高积木外墙,在他身后,“悟空小侠”主题区的金箍棒过山车轨道正在拼装。这个全球首发的中国IP项目将成为乐高乐园的“镇园之宝”。
数据显示,主题公园每1元门票收入,就能撬动城市3.8元经济收益与6~15元的产业链价值。如今,哈利·波特制片厂、小猪佩奇户外乐园等国际IP相继“落沪”,在城市的东南西北形成“乐园矩阵”。依托这些重磅项目,上海正持续拓展“快乐经济”版图。
迪士尼城堡夜景
乐高位于南京路步行街的商店
消费者在选购乐高玩具 本刊记者 宋杰I摄
“乐园经济” 串联全域文旅商业新场景
走进位于上海金山区的乐高乐园建设现场,2889个乐高模型已有超过97%就位。“悟空小侠”主题区将《西游记》元素融入积木世界,与之呼应的乐高乐园酒店外立面,54块巨型积木块拼成童话城堡,250间主题客房涵盖幻影忍者、悟空小侠等IP。
“真正的经济密码藏在主题乐园之外。”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对记者说。
长期以来,金山区以化工产业为主导,传统工业模式面临转型压力。乐高乐园的落子,成为破局关键。
乐高乐园选址金山区北部枫泾古镇旁,串联区域“南、中、北”立体规划。北部G320文旅连廊融合枫泾古镇人文底蕴与乐高创意体验;中部廊下、吕巷等地依托农业资源,打造“亲子微度假”生态,与乐园共享家庭客群;南部滨海地区凭借金山三岛、沙滩渔村等资源,布局水上运动、民宿,实现“日游乐园、夜宿沙滩”的全时段消费。
交通网络成为金山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内7条高速公路、12 个出入口构建起覆盖长三角的“1小时交通圈”,沪杭高铁金山北站及直达市区的金山铁路,将跨省游转化为“市域消费”。
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游客的行程更为多元:上午可在乐高乐园体验飞龙过山车,下午骑行至枫泾古镇品味丁蹄、观赏吴越戏曲,夜晚则可入住滨海民宿感受潮声。金山区依托全域文旅资源的整合,将乐高乐园的IP吸引力转化为“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链条消费。
“乐高乐园不仅是文旅地标,更是驱动远郊价值重构的引擎。”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说。
快乐消费潜力巨大,行业扩张暗藏挑战
金山区以乐高为支点撬动区域转型的实践,正是上海“快乐经济”版图扩张的缩影。如今,越来越多国际IP正加速落地申城 ——
锦江国际集团与华纳兄弟合作的“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预计2027年开放,相较伦敦、东京项目将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并增加数字互动体验。
亚洲首个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同期落户崇明长兴岛,规划户外游乐区、主题酒店及商业街,还将还原动画经典“跳泥坑”场景打造亲子互动体验。
国际IP为何密集布局上海?华纳兄弟项目相关负责人说,中国文旅消费市场的持续升级是核心吸引力。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86家主题公园创造了303.89亿元的营业收入。与2022年相比,跃升了97.86%,上海迪士尼、海昌海洋公园等头部项目年客流量均突破千万,“快乐消费”的潜力可见一斑。
中国文旅消费热潮下,上海主题乐园“快乐经济”蓬勃发展。以迪士尼为例,每晚9点的烟花秀尚未开场,7点半奇幻童话城堡前便挤满游客,人们或举着玩偶拍照,或分享爆米花桶。当烟花绽放,惊叹声与快门声交织。烟火未散,周边商店灯火通明,游客纷纷选购米奇头饰等商品。
周卫红指出,如今新落地的主题乐园项目,在复制“体验+消费”模式的同时,更注重情感共鸣。从IP衍生品、沉浸式场景到亲子互动,主题乐园已突破单纯游乐设施的范畴,通过故事性与参与感,将“快乐”延伸至餐饮、住宿、零售等消费全链条。
不过,行业的扩张也暗藏挑战。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内22%的乐园处于亏损状态,19%收支平衡,盈利者不足六成。同质化竞争、运营成本高企、消费分级等问题,正考验着从业者的智慧。
“关键是把握商业与体验的平衡。”严跃进指出,“主题乐园的核心是‘造梦’,只有让情感体验贯穿始终,才能让‘快乐消费’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