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石青川
4月27日清晨6点,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跑道上,满载电子设备和纺织品的波音777货机将滑向起飞线。与此同时,海南航空的客机会降落布鲁塞尔,而川航首班成都—马德里直飞航班则将于万米高空中穿越中亚。
如今,每天都有从深圳飞往东南亚的航班,一位主要业务在东南亚的企业负责人透露,他乘坐这些航班时几乎每趟都是满员。
进入夏秋航季,从中国直飞世界各地的航班忙碌而有序。翻开国航2025夏秋航季计划,北京—迪拜航线已增至3班,上海-多哈航线更是首次实现宽体机执飞。而这些新增、加密的航线,也折射出中国企业的出海新逻辑。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站,数架航空公司货机起降。
中东地区成为热门掘金地
4月份一开始,在四川航空工作的黄浩然便异常忙碌,工作主要涉及国际航线的他,每天都在整理新增国际直飞航线的各种材料。“太忙了,马上要新开直飞马德里的航线,我正在筹备发布会。”
这几乎是很多航空公司的常态,4月份开始,航空公司便正式进入到夏秋航季,不少航线迎来新开与加密。据中国民航局统计,新航季,209家国内外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定期客货运航班共计12.3万班,比上一夏秋航季增长1%。
而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免签政策的调整,国际直飞航线在这个航季明显增加。特别是与中东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往来增长较快的成渝地区,尤为明显。
四川航空相关负责人透露,自5月1日起,成都直达迪拜的国际航班将从现在的每周5班,增加至每天一班。
除了客运,货运也在这个航季出现了不少全新航线。
今年以来,重庆江北机场已开通直飞英国伯恩茅斯、越南河内的货运航线。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还将继续开通欧洲、南亚等其他全货机航线。目前,江北机场实际在飞全货机国际(地区)航线12条,每周31班。
4月26日,成都新开通直飞迪拜的全货机航线,实现成都与中东地区之间全货机航线“零的突破”。运输货物将以跨境电商商品、电子产品等为主,为成都以及华东、华南跨境电商业务架通直飞中东的稳定空中货运通道。
货运航线不断增加的背后是贸易往来的增长。成都到迪拜客运与货运的双增加,显示出中东地区正成为不少商家的又一掘金地。
“我发现成都航空市场最大的变化在于旅客群体画像上。”卡塔尔航空大中华区总经理黄进邦在成都—多哈航线复飞一周年活动现场透露,在2019年以前,成都前往多哈的航班旅客中,大部分是跟团游的游客。但在复飞这条航线后,商务出行的旅客开始不断增长。“我猜测,这是外贸市场不断扩大的结果。”
探索 “小型多边生态” 合作新方式
在航线网络图上,20多个中国城市与中东十几个航点已形成蛛网般的连接。
常出差迪拜的英中商业发展中心区域总监黎泓杉最近发现,从中国飞中东地区的航线经常满员,有些航线的商务舱提前两周便已无票。
“中东地区日后很可能是中国企业出海必去的区域之一。”英中商业发展中心中国区总裁姜浩放预测,这背后是一场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由于关税等问题悬而未决,地缘政治对全球经济局势与产业链影响巨大。姜浩放认为,当前国际贸易难度在增加,这也是国内企业认为整体市场很“卷”的原因,“不仅是中国,其实全球都卷,我在英国一样能感受到”。
贸易不能停,姜浩放透露,在英国相当一部分工商界人士认为英国的工商业不可能长期与中国脱钩,硬脱钩的情况是他们无法承受的。因此英国的工商界也在积极寻找与中国企业持续合作的新方式与机会。“庞大的产能、完善的工业体系都意味着中国不可能被取代。”
中英两国的中小型企业很难直接突破贸易壁垒进入对方市场,于是他们转而拉入其他对双方贸易壁垒都低的国家,形成“小型多边生态”的国际合作方式,也就是让受影响较大的两国企业在受波及小的地区展开合作。在这种模式下,位于中东阿联酋的迪拜自然也就进入了国际贸易企业与组织的视野。
姜浩放向记者介绍,在全球区域贸易与金融中转中心的阿联酋,迪拜的杰贝·阿里自贸区(JAFZA)里中英产品与技术已经轻松实现合作,再通过杰贝·阿里港走向欧洲乃至全球。
“如果英国的投资因为各种阻碍不能在中国实现,那我们就一起到阿联酋去,规避因地缘政治、贸易冲突、文化差异等造成的壁垒,实现真正的商业价值联手。”姜浩放解释,利用英国与迪拜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中国与迪拜之间的贸易关系,通过转口达成双方合作。
中国企业的出海已从10年前买房子、买地、买渠道、买品牌,转换为产业链条的国际化。“中国、英国、阿联酋三国发挥各自优势,合力减少各种不确定性对商业合作的影响。例如AI领域,据我所知中国与英国在数据管理方面没有互通,但如果双方都在阿联酋,这将比中英双方直接数据流通要简单得多。”姜浩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