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肖翊|北京摄影报道
2007年,“青少年高尔夫计划”拉开了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发展的序幕。17年来,青少年高尔夫球参与人数从最初的寥寥无几甚至“一张A4纸就能把名字写满”增长至12.5万人。
10月29日,首届FILA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精英赛落幕。为期4天的比赛吸引了108名球员参赛,参赛者主要为10至18岁高水平青少年球员。中国青少年排名前20名的球员几乎全部亮相赛场,其中包括9名高尔夫球国家青少年集训队队员。
作为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全国青少年排名榜认证的青少年高尔夫球一级赛事,比赛优胜者可以取得更高积分、申请国家级运动员称号。
当前,随着教育观念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小众运动项目,高尔夫便是其中之一。家长们不仅希望孩子在竞争相对较小的领域内脱颖而出,也看重其对孩子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即便孩子未能走上职业球员的道路,高尔夫技能在申请国外名校或国内升学时也能提供助力。
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1至2023年,全国有14所院校设立高尔夫球单招项目,3年的录取率分别为44%、54%和48%,显示出高尔夫运动在教育领域的日益普及和重视。
高尔夫球是一种需要考虑风向和风速的运动。树木、水面和云彩都是自然的风向指示器。
此次比赛场地坡度大,难度系数高,一场球比下来需要4~5个小时,从体力、意志力、心态等各方面考验球手水平,极具挑战性。
场边观战的是集教练、陪练、司机、球童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家长
球手使用高尔夫测距仪确定球与旗杆间的距离,从而选择适合的球杆和挥杆力度。
在第一轮比赛中,一名11岁的女孩打出低于标准杆10杆的成绩,创造了当轮最好成绩。
在回合结束时,球手互相握手,祝贺获胜者,安慰失败者。
赛场的接待大厅停满了参赛球手的球车
结束了一天的比赛,参赛球手又回到球场练球,为第二天的比赛做准备。
这位球手从4岁开始打球,每周一至周五放学后训练两三个小时,周末也几乎全部投入训练。
很多球手的爸爸就是教练,已经给孩子设计好高尔夫球手清晰的成长路径。
如果爸爸是教练,妈妈就是“后勤保障组”。
这项运动让孩子学会了自律、努力,收获了出色的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