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工具助力股市——中国需要更多长期流动性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研究员 钮文新

在央行开展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次500亿元操作之后,2024年10月28日,央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公告[2024]第7号》,宣布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此外,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业界一般认为,该工具的启用,第一,意味着央行增加了新的、更加灵活的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1个月到1年期);第二,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发生重要演进,逐步加大国债收益率在金融定价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三,意味着央行将更多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稳定器作用。

就股票市场而言,央行要接受券商、基金和保险公司将股票资产作为抵押品,并将其换为流动性较大的国债,则央行手中就必须持有足额的国债。但目前看,央行手中仅有1.5万亿元的国债,而且多为特殊的长期国债,用这些债券与证券经营机构进行有价证券的“互换便利”,可能无法满足央行需求。所以,与之配套地设立国债等高流动性债券的“买断式逆回购”工具,有利于央行更加灵活地处置资本市场流动性需求。

目前看,中国央行正在从“传统央行”转向“现代央行”。所谓“传统银行”,其职责是“银行的银行”,是专为商业银行设置的,后来衍生出宏观经济调节职能;而所谓“现代央行”,其内涵较多,变数也多,但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央行必须是整体金融市场的中央银行,其关注点绝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而应囊括货币、资本两大类金融市场。

如果中国央行转向“现代央行”,其政策工具中,相关于资本市场的工具只会越发丰富。

央行收购国债会不会导致央行扩表?现在还看不到。因为,未来央行大量使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可能更多的是在替代MLF(中期流动性便利)。也就是,在增加债券持有规模的同时,减少MLF的规模。但更远一点的未来,扩表在所难免。毕竟,既要确保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又要保障资本市场流动性足够,这会大大提高央行货币操作规模,必然加大基础货币的需求。

从过去15年的货币政策变革看,我国央行也应当更加注重基础货币供给,而不能单纯依托货币乘数去推高M2供给。单纯依赖货币乘数去推高M2,会导致金融短期化、套利化,使整体金融市场偏离实体经济需求。央行需要更加注重基础货币、尤其是长期基础货币供给。为此,央行可能不仅需要“一年期以内的买断式逆回购”工具,同时还应在二级市场买断更长期的国债,以此更好地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

责编:姚坤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