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美联储对联邦基准利率的评价一般基于两大指标:其一是美国的物价指标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或PCE(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控制目标在2%左右;其二是美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参考指标为非农就业、失业率等,曾经失业率的控制指标在5%附近,而非农就业指标则没有明确的控制线。但数年来,美国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以下,似乎已经失去了货币政策走势的参考意义,而目前,非农就业人口变化则更多地指引市场对美联储政策方向的判断。
6月4日,高盛交易员Cosimo Codacci-Pisanelli发布最新报告指出,美联储降息更可能是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推动,而不是通胀下滑。他的理由有三:其一,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4月职位空缺数据,该数据远低于预期;其二,4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7.5万人,远低于22万人预期;其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最近一次讲话中谈到,如果劳动力市场“意外”恶化,美联储将降息,尽管他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
美联储调动利率的依据更多是依据就业,但已大约两年了,美国各界对非农就业人口数据的怀疑日甚一日。当地时间6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大增27.2万人,远超18.5万人的预期值。但矛盾的是:美国失业率统计数据却上升至4%,且有“小非农就业”之称的美国民间就业人数数据也远低于预期值。
有分析认为,非农就业数据是对企业调查的结果,企业正在用更多的兼职工、临时工替代正式工,而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兼职工、临时工的使用量会大于正式工,因为临时工、兼职工可能每天只能干几个小时。还有一种观点是:一个兼职工身兼数职,但每个职位上都被企业统计一次,这使得一个人被重复统计。
总之,美国国内对非农就业数据质疑甚多。美国费城联储调查称:在2022年3月到2022年6月期间,美国净增加了1.05万个新工作岗位,而不是劳工统计局对各州估计总和的112.15万个工作岗位,两者差异之大令人咋舌。
美国加州加登格罗夫,一家人走过麦当劳的招聘标语。
不过,最近的情况似乎有点变化。2024年7月5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对4月份和5月份的非农新增就业数据进行了大幅修正,4月份的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原先的16.5万人下修至10.8万人,5月份的新增就业人数也从27.2万人下调至21.8万人。如此大幅修正引发市场强烈不满。人们普遍认为,如此大幅度的数据调整,实际证明了市场对非农就业数据造假、粉饰繁荣的猜测。
问题仅仅是造假这么简单?实际上,这背后恐怕潜在更大的问题:面对美国真实的经济状况,美国的利率水平已经“超高”了。也就是说,美联储该减息但没减息,而处于“过调”状况。既然是就业数据造假带来的“超高利率”,美联储不知道?还是不得不维系“超高利率”?可能是后者。为什么美联储不得不维系“超高利率”?关键因素在于:美国国债需要较高的“风险溢价”。
也就是说,如果国债利率因美联储降息而走低,美国国债发行势必发生困难,以致美国国家信用再次大为折损,进一步威胁美元霸权地位。毕竟,美国国债水平已达34.8万亿美元,而且美国国债正在因美国财政入不敷出而变成“无底洞”。所以,美联储正在尽可能长时间维系高利率,为美国国债提供较高的“风险溢价”,保持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
那为什么还要调降非农就业数据?因为无奈。面对各方质疑,总要给个交代,但从4月份的10万人增长到5月份的21万,着实是个不错变化,所以他们敢于作出修正决策。但修正之后的数据一定真实吗?未必。水分多大?天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