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庭阳 石青川 | 江西报道
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善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这是党中央对江西的殷殷期待。
江西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不仅是“江南粮仓”,也是中部六省工业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2012年到2023年,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接连跨越两个万亿元大台阶。
与此同时,开放程度不及周边沿海省份导致产业被虹吸,对矿产资源依赖程度高导致产业附加值小……这些也让江西的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挑战。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奔赴江西,通过在多地的采访调研,看看江西是如何立足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创新发展为中部地区崛起注入澎湃动力。
万达美纺织的自动化生产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庭阳I摄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江西省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中承担的任务之一。
“江西省具有国家战略与区位、资源叠加以及产业体系完整等独特优势。”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龙晓柏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未来江西该如何继续在中部地区加速崛起中发挥重要作用?龙晓柏建议,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产业政策科学设计,按照产业定位清晰、比较禀赋优势明显、集聚效应突出的要求,聚焦“三基地一枢纽”产业链群及其交叉领域,前瞻优化布局“三基地一枢纽”产业重点和发展方向,加快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伴随着产业集群逐步完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革新带来降本增效
江西的工业基础非常雄厚,这也使得当地工厂集中。在新余一家工厂车间里机器不停地转动,但在机器轰鸣声中却很少看到工人。这里是江西万达美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美纺织”)生产车间,主要生产缝纫线、纱线、制衣线。万达美纺织董事长万红飞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行业内的竞争要求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在生产规模未下降的前提下,全厂工人数量由此前的700人降到现在约200人。
万达美减少人工的需求源于传统行业的成本控制,不少企业都在节约成本方面下功夫。江西巴斯巴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韩宗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他们现在的成本就比较高。“新能源车充电设备型号太多,单个型号生产量小,企业单位生产成本难以降低。”
德福科技主要生产铜箔,其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铜箔制造能耗不小,需要绿电提供支持。“我们一直在做相应努力,改进相应技术节能减排,也通过用电波峰波谷来错峰储能等。”该名负责人还提到,中部省份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后,不少用电大户转移进中部,用电会更加紧张。“不得不考虑怎么节约生产成本。”
新余工信局副局长刘小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除了要继续推进项目建设,还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新余市致瑞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瑞包装”)生产纸质包装箱,是当地比较传统的行业。其近几年使用上了自动化管理的生产系统,监控车间内设备运行、订单完成、不良品情况。
致瑞包装常务总经理刘水平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不监控,企业每年损耗掉几百万元根本看不见。通过数据精准监控,节省下来的费用,就是隐形的利润。“这套系统平均每年成本在几万元左右,每年带来的效益却在百万元以上。”
另一家在新余的江西盛泰精密光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泰精密”)位于分宜县城东工业园。盛泰精密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公司有14条生产线可同步开工,每月最高可产1100万颗摄像头,基本对应1天生产超30万颗摄像头。
“这么大产量,不做自动化难以想象。我们对生产线做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交货速度更快了,自动化率达到了95%以上。” 该公司对外办经理周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技术升级之后,生产规模和原来接近,但只需原来三分之一左右工人。
“数智化”工厂是标配
屏幕上一个个3D管道旁的数字正在跳动,而每一个数字对应的都是现实中真实生产过程。这里是位于长江边的九江石化,其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九江石化信息中心副经理万洋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展示了这一套“数字孪生”平台。“所有设备生产数据可以在线上实时查看,不仅节省大量人工,也为更加智能化的生产打下基础。” 这家传统石油化工企业并不传统,从它也能看出江西的传统制造业正在用“数智化”提升效率。
“江西省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个、覆盖191个中类。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龙晓柏介绍称,江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全国前列。这些为江西经济发展奠定了工业基础的产业集群正在进行生产技术的革新。
吉安生益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安生益”)主营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该产业的发展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子产业的整体发展速度与技术水准。
“印制电路板为定制化产品,吉安生益主要采取‘按单制造’的模式。我们一期主要生产的是汽车电子、服务器和通信网络类产品,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公司汽车相关产品业务收入占比有一定提升。”吉安生益总经理助理王永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
公司的生产车间引入了国内外最新的智能制造理念,应用自动物流和大数据管理系统。在吉安生益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单个设备内机械手臂高速运转,多台智能仓储运输车在设备之间行驶,把中间品从一个设备运到另一个设备。“这个车间是黑灯车间,设备自动化生产,只有巡检或有客人参观时,才会把灯打开。”该公司工作人员如此介绍。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江西众加利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董事曾立言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近些年通过数字化改造,从采购、入库、制造、生产等全线自动化、信息化,其中还包括5G 数字化智能产线。”
曾立言带领记者来到生产线,他表示,此前企业搬运数吨重的工件是用人工操控的搬运车,现在由自动导引车(AGV)搬运。工件经自动导引车搬运至输送线、机器人焊接区域,工件在此区域内能翻转变位,确保焊接位置在最佳姿态,由机器人在此焊接。“机器人焊接除了能够提高效率,同时焊接质量稳定、焊缝标准。”他说。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拓新兴,向未来
此次走访过程中,不少企业向记者表达了对人才招引的强烈需求。
赣锋锂电技术信息中心副部长姜志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在江西招募高层次研发人员比沿海省份难很多,并且高层次人才流动比较快。因此,为了稳定研发人员,赣锋锂电在苏州、宁波、惠州等地也建立了研发机构。
德福科技也有同样的需求,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面试了60多个博士,只有两个博士愿意来本地看一看,好多人第一反应是九江在哪里。”
人才需求源于科研力量的投入。据江西省发改委数据显示,五年时间江西省R&D经费投入强度从1.55%提升至1.8%,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近10倍(2019年148.6亿元、2023年1595亿元),2023年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60.27%,居全国第16位。这些研发投入正在变为中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力量。
九江石化的“数字孪生”工厂准确记录所有数值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石青川I摄
致瑞包装的生产线监控系统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庭阳I摄
盛泰精密自动化生产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庭阳I摄
新兴产业已形成国际化研发体系
车间里,一批批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原材料,经过配料、涂布、对辊、装配等工序,最终制成一个个银色的长方形软包电芯。
位于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孚能科技聚焦三元高镍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参观通道左边是正极生产线,右边的是负极生产线,正负极进行区分隔离,布局非常合理。”孚能科技生产经理肖龙海带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进公司的生产车间。
据肖龙海介绍,孚能科技此条生产线使用MES系统,能自动追溯每个电芯的情况,“从投料到成品电芯大概需要一个月,工序非常多。我们的生产线设备在业内处于先进水平,制造过程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他说。
“与一些企业向上游延伸拓展不同,公司在中国以外,在美国、德国和土耳其都有研发中心,已经形成了国际化研发体系。”肖龙海介绍。
电池行业,拼技术已是常态。据赣锋锂业2023年报披露,其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正在开展对固态锂电池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攻关。姜志强在车间向记者介绍,正在搅拌的就是锂电池正极浆料,包括三元活性材料、粘接剂、胶合导电剂等。
谈到固态电池,姜志强介绍,国外的一些初创企业也在做固态电池,但是目前很难进行产业化,配套产业链不成熟,成本很高没有竞争力。但是赣锋锂业在本地就有着完整的产业链。他介绍,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初步实现量产,可以通过针刺安全性能测试实验。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产业化研究阶段,能量密度比第一代增长50%左右,可以通过针刺实验。当前,赣锋锂业正聚焦研究提高循环次数、高功率输入等问题。
位于赣州的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则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了突破。该公司行政副总经理曾宪瑞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高端数控刀片技术此前一直被国外垄断,“澳克泰生产的金属陶瓷刀具符合高端零部件整体切削要求,打破进口品牌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零部件切削上的垄断。”公司先后获准成立博士后工作站、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级专家工作站,并与中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
着力部署未来产业
技术突破在江西已颇为常见。德福科技在铜箔制造领域就突破了不少“卡脖子”技术。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生产线上吸附铜离子的设备由我们自己研制,与国外技术路线完全不同。”
5月16日,江西省常务副省长任珠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发布会江西专场上表示,在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方面,江西制造业历史悠久、基础条件较好、创新氛围浓厚,不少行业也走在全国前列,比如航空产业。
航空产业在江西起步较早。据江西发改委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江西省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研发生产能力的省份,江西航空研究院正在围绕多型无人机研制、国产大飞机研发设计等项目开展科研和预研工作。
“我们专攻飞机电气线路互联系统,可以简单理解成飞机布线,布线对于飞机就相当于血管对于人体而言一样重要。这个行业,我们应该是国内第一家。”中航光电互联科技(南昌)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志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
李德志表示:“通过技术手段,我们最大限度减重,避免电磁干扰,保证信号传输安全可靠,互联系统在工厂预制好,最后直接铺上飞机。”飞机上的线路互联系统看似简单,实际技术含量很高,他介绍:“飞行中有震动,各种插头不能松动,我们的连接线扔到水里仍不影响使用。”他补充说,目前企业还能制作无人机线路互联设备,市场前景会更广阔。
江西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电子”)则正在对超导技术进行突破。江西电子董事长伍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他们已成功研制出用于金属热处理的超导感应加热器。这种加热方式对大口径金属棒的热处理品质提升尤其显著。
此外,江西电子还研发了面向大尺寸单晶硅生产设备的超导磁体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生产300mm以上大尺寸半导体级单晶硅,不论是光伏新能源,还是高端芯片,都将受益于这项技术的突破。”伍锐表示。
伍锐介绍,他们正在尝试把超导用于可控核聚变中。“希望可以率先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我们有信心在2030年取得关键突破。”伍锐表示。据江西电子核算,这个项目还将产生聚变燃料的净剩余,并且具备生产医用和工业用同位素的能力。
对于江西科技创新产业的趋势,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罗海平曾撰文表示,中部六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这表明知识和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对经济的带动能力正在显著增强。
罗海平认为,江西省产业发展增速水平较高,居中部六省前列,这说明相较中部其他省份,江西省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较快发展,提高了其在整个中部地区的经济地位和竞争实力。
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江西制造”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的地缘优势,也让江西在开放共赢谋发展上大有可为。
不仅如此,在发挥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区位优势中,江西省正深入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在深化开放合作中江西省正在汇聚更多资源要素、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庭阳I摄
众加利机器人焊接生产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庭阳I摄
九江港码头中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石青川I摄
“江西制造”依托“黄金水道”出海
早上9点半左右,一排龙门吊繁忙地搬运着成堆的集装箱,远处数条铁路在附近交叉。
这里是南昌县,处于沪昆物流大通道和粤港澳物流大通道的连接点,铁路、国道、高速三线纵横,与南昌空港、南昌水港(姚湾码头)无缝衔接,“6小时经济圈”覆盖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厦门、杭州、宁波等16个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
坐落在南昌县向塘镇的南昌国际陆港在此承担着纽带作用。据南昌县口岸办统计,2024年1—6月,南昌国际陆港发行外贸班列836列,到发标箱(重箱)58480个,货值约14.8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00%、6.80%、5.71%。江西制造从这里通过铁路与公路送达上海港、天津港等国内主要港口,更可以在这里通过中欧班列直接送达荷兰鹿特丹、法国巴黎等欧洲城市;也能通过中亚班列运达越南河内、老挝万象、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等东南亚、中亚城市。
从向塘镇出发,沿着京九铁路向北150公里便能到达九江市,江对岸便是湖北、安徽两省。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诸多国家战略也在这里叠加。
作为通江达海的城市,港口是九江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这里舟楫往来、吊塔起落。九江城西集装箱码头的统筹运营方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以下简称“上港集团”)和江西省港口集团合资组建的九江兴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上港集团九江服务中心经理田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周二与周五是外贸出口船舶集中开船的日子,因此,记者实地走访当天码头非常繁忙。
九江港是长江经济带与京九大动脉的交汇处,坐守江西北大门,万吨级货轮可通达九江,就地江铁联运。田斌表示,九江集装箱码头可以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连通上海港,再通过上海港出海全球。同时,也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将“江西制造”沿江而上运进湖北、重庆、四川等上游区域。
2023年5月10日,翔集909号集装箱轮船从九江城西集装箱码头驶向上海外高桥五期码头。“沪浔快航”首航成功,集装箱从进九江港到装上海运货轮最快仅需4天。这也使九江港进一步成为江西最大的矿建材料、煤炭、金属矿石、石油化工集散基地。
招大引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便利的港口物流为贸易提供了支持,但发展也存在“痛点”。以南昌国际陆港为例,尽管增速快,但整体规模依然较小。南昌国际陆港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坦言,南昌国际陆港在出海报关方面有直接窗口,出海企业不需要在深圳港等大港口排队等待报关,但即便如此,在南昌国际陆港报关的货物单量也不大。
在九江港也有类似情况,田斌透露,从运力上来说九江城西集装箱码头可以做到天天开船,但船公司投船发班是根据市场特定规律和实际货源组织情况来合理设置的,因而才形成了如今周二、周三、周五、周六集中发班的情况。
对于如何继续扩大规模,据南昌国际陆港相关负责人透露,其正在打造自身特色优势,强化口岸能力,构建国际陆港现代产业体系。与此同时南昌国际陆港还将不断“招大引强”,不仅在启动跨境电商监管作业场所的申报建设工作,还在谋划综合保税区(物流中心)申报建设。
对于九江港如何提升吸引力,九江城西集装箱码头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推出“两中心一走廊”(中转中心、空箱中心、信息互通走廊)、“沪浔联盟快航”“昌九联盟快航”“两港穿巴”“陆改水”等多种服务产品,进一步拓展“通江达海、江海河联运”空间,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我们将为南昌及周边外贸企业提供一条稳定经济的通道,也将为江西更好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保障。”
以科技创新促农业丰产增收
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两个省份之一。2023年江西粮食播种面积5661.4万亩、产量439.7亿斤,粮食产量连续11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
粮食高产离不开科技的运用。江西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西一直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力争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15亿斤以上。不仅在种业科技方面,推进实施“赣种强芯”工程,更在农耕技术方面更新技术力保生态。
南昌县一处农业产业化基地
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每块田所需肥料进行定制化调配
机械臂正在自动育苗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石青川I摄
生态种植成种粮新趋势
6月的南昌天气略显闷热,连日阴雨天气使得稻田上氤氲着不少水汽,随着田边汽车驶过,不远处零星几只白色鸟类从田里飞起来。这就是南昌市南昌县有名的观鸟公路,这条路再一直向北就是鄱阳湖,也是鸟群世代栖息的地方。
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科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鄱阳湖边到南昌县蒋巷镇一带是江西主要粮食产区之一——鄱阳湖平原粮产区,“生态种植与生态养殖正在成为种粮趋势。”李科明表示。
李科明介绍,“有机种植可以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及降低成本。”除了通过杀虫灯、种植驱虫植物来替代杀虫剂外,现在江西还大面积运用了“稻油轮作”“稻虾共生”“鸭稻共生”等特色种养模式。
由于江西气候条件只能种植两季水稻,农户收割完第二季水稻后,田块会闲置一冬,等到来年开春再种植水稻。其间,存在土地利用率不高、土地撂荒等现象。当地人通过再种一季油菜的“稻油轮作”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
“稻虾共生、鸭稻共生”更是将中国传统农业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以‘鸭稻共生’为例,利用家鸭习性使其在田间除草、除虫、施肥。共作期间,稻田病虫草防治‘以鸭为主’,一般不使用化学药剂。”李科明解释说,“不仅是绿色种植,还增加了有机农副产品产出。”
“新农具”放异彩,“新农人”展新貌
除了老一辈传下来的共生种植技术,说到新技术与新农具,刚从试验田里回来的邹泰晖如数家珍。“多光谱拍照、精准变量控制、无人机”等一系列名词,乍一听甚至联想不到农业上。
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泰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样的新技术与新农具还很多。中间挂着一个铁箱,最上面罩着一个太阳能电池板的“路灯”就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农具”之一。
邹泰晖介绍,这是精准变量控制系统在田间地头的终端,通过传感器可以收集到风力、光照、降水、温度等各类数据。“系统能通过土壤来判断施肥配比是否合适,也可以通过监控数据防治病虫害。” 他说。
邹泰晖透露,系统的数据收集面非常广,上述多光谱拍照也是其中一环,并且这些数据会同步上传云端,技术提供方会通过数据提升智能化技术服务。
除了软件,新型农机也为增收保驾护航。
不远处的试验田边,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史杨杰博士与韩连杰博士正在调试一台巨大的拖拉机,这台“巨无霸”从外观看巨大的车轮前挂着播种用的容器,后端还有犁地用的耙齿。从轮子上沾满湿润的泥土可以看出,这台拖拉机刚从田里开回来。
史杨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是一台正在磨合的九合一的农机,旋地、播种、覆土、施肥等九个步骤,这台机器一次性全部完成。
除了“新农具”大放异彩,“新农人”也展现出新面貌。
在农田中用无人机的“飞手”、试验田边操作育苗机器的操作员,甚至调试拖拉机的史杨杰,均一副“90后”面孔。在田间地头巡田的不少农民尽管皮肤晒得黝黑,但也难掩年轻。这幅景象瞬间破除了“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刻板印象。
是什么原因使得年轻人积极投身农业生产?一位育苗机器旁的年轻操作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在农业技术日新月异,从事农业生产并不像想象中的辛苦,而且收入很不错。
邹泰晖透露:“通过现代化技术,一家种粮大户可以管理接近1000亩的农田,一户家庭一年收入能达到五六十万。即使规模小一些的,人均年收入也有十几万。”
从现代化工业体系到港口型开放经济,再到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江西省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奋勇争先,前行的步伐稳健铿锵。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