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股市改革要善抓时机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有歌唱:“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这不只是描述童年的顽皮,更透着一股“忏悔”的味道。大家热望中国的金融治理、股市改革不要等中小投资者都彻底失望,销户离场了,才发现该做的事没做好;不要等到中国优质资产被廉价买走,成为国际大鳄囊中之物,才知道为时已晚。

韩国就是例证,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因还不起外债,被迫将几乎全部优质资产卖给了华尔街。当韩国经济缓过来了,发现国家、政府已经失去经济、金融掌控能力了。

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担心?尽管官方数据认为A股市场拥有超2亿散户投资者,但最近市场“小作文”却说A股市场真正活跃的账户只有5000万个。说实话,真假难辨。具体有多少活跃账户?找不到权威机构给出的权威数据。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是不是透明度不够给“小作文”提供了可乘之机?实际上,近期就有大量“小作文”散布“股民大量销户”的言论,用意无非三点:其一,自己确实在股市中受损,然后报复式宣泄负面情绪;其二,境外恶意势力借题发挥,制造A股市场恐慌,吸收低价筹码;其三,做空者刻意营造有利于空头的市场氛围。

毫无疑问,无论是种情况,管理者都不应视若无睹,听之任之。因为,事物发展总是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无视量变,非要等到质变发生后才去治理,代价巨大。现在的情况如何?多少措施、多少钱砸进去,股市交易量还在萎缩,这是不是投资者信心缺失所致?管理者应当心里有数。

关键因素: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投资者素质。还是那句话:不能把“耐心资本”当韭菜,更不能让资本流动性当韭菜。中小投资者才是中国股市资本流动性真正提供者,是主体,无视他们权益的保障,任由高频交易(程序交易、量化交易)、转融券做空等把中小投资者当成“对手盘”,在市场波动中任意收割,结果只能是资本流动性越来越少,超短期的货币流动性越来越多,这个流动性结构变化是健康的吗?是市场管理者应当允许的吗?

请不要心存侥幸。“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不要等到还在犹豫的中小投资者以及他们携带的资本流动性彻底失望,彻底离开市场,那时再想让他们回来就难了。这样的事,对于证券监管者而言,必须避免。

责编:姚坤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