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项目功勋运动员武大靖:培育冰雪人才,助力东北冰雪经济腾飞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

以“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于5月25日至26日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在5月25日下午举行的“新质生产力塑造冰雪经济新优势”分论坛的高端对话环节,冰雪项目功勋运动员武大靖就中国冰雪经济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了分享。

论坛结束后,作为冰雪项目功勋运动员、吉林省体育局冰上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兼教练员,武大靖针对“冰雪人才培养”话题,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

东北冰雪资源引国际瞩目

论坛上,武大靖表示,自中国申办冬奥会以来,我国冰雪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我们正式进入“冰雪热”时期。过去国内冰场数量稀少,现如今室内冰场遍布全国,雪场也迎来“爆满”。他也在这股热潮中成为滑雪爱好者,并在短时间内体验到了滑雪的乐趣。

“希望通过冰雪文化,我们可以跟国际有更多交流和合作,让他们知晓东北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感受到黑土地的冰雪文化。” 武大靖在论坛现场说。

在冰雪赛事方面,武大靖认为,体育赛事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更为冰雪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武大靖提到,当前国内国际比赛都有大量观众前往观战,这种热烈氛围不仅展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也证明了冰雪赛事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不过,武大靖也指出目前冰雪运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冰上运动和雪上运动在参与人数上存在一定不平衡,滑雪爱好者要多于滑冰爱好者。他呼吁两者更好地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冰雪运动的发展。他相信,通过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冰雪运动将呈现出更加多元、丰富的面貌。

关于冰雪运动装备,武大靖提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东北地区成为冰雪装备研发和推广的前沿阵地。他期待在这方面,可以与国际厂商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冰雪装备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为运动员和爱好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在谈到冰雪旅游时,武大靖对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冰雪旅游热潮倍感兴奋。他认为,这些城市的冰雪旅游不仅让国内外游客感受到了东北独特的冰雪文化,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他期待未来有更多游客选择到东北度假,享受冰雪带来的乐趣。

此外,他还分享了冰雪运动带来的情绪价值。他以自身经历鼓励青年朋友,冰雪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技能,更能够带来内心愉悦和极大收获感。他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冰雪运动,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培育冰雪人才,吉林优势显著

在专访时,武大靖对记者表示,吉林省在冰雪人才培养方面拥有显著优势。

首先,这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冰雪运动大省、强省,吉林省冰雪条件优越,历史悠久,运动健儿辈出。近年来,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吉林省更是广泛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民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

其次,吉林省注重冰雪运动的持续均衡发展。为打造高水平冰雪竞技体育赛事,提升冰雪运动影响力,吉林省每年会举办规模不同的冰雪项目锦标赛,是全国赛事密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冰雪项目锦标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吉林冰雪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共获得62枚金牌、56枚银牌、42枚铜牌,位列金牌榜第二位,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冬运会参赛历史新高。

此外,吉林省还充分发挥资源潜力优势。据统计,吉林省拥有众多的冰雪运动场地和设施,其中包括多个顶级滑雪场。这些场地和设施为冰雪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然而,武大靖也坦言,吉林省在冰雪人才培养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专业人才短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吉林省各地在组建运动员队伍以及冰雪场馆、培训机构、体育院校师资力量方面存在巨大缺口。

其次,装备器材匮乏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目前,吉林省的雪场、冰场器材仍然主要是国外品牌,特别是高档器材。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也限制了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武大靖对记者说。

此外,教学大纲也需要改进。武大靖认为,冬季项目的教学大纲和考评标准体系不够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冰雪人才队伍的科学化建设和冰雪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于未来吉林省冰雪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武大靖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要完善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政策机制,建立以高校培养为主、社会培养和引进为辅的人才发展体系,科学合理地设置冰雪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吉林冰雪人才品牌。

第二,要充分利用冬奥会遗产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建设世界一流专业场馆的有利契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与国外友好城市开展国际冰雪赛事,建设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冰上项目赛事综合体和雪上项目赛事综合体,为冰雪运动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促进冰雪人才高质量发展。

第三,建立冰雪体育教学高级人才智库、中青年技术人才库,遴选一批优秀人才进行针对性重点培养,逐步形成优势人才的积累,将体育人才纳入全省优秀人才支持领域统筹支持。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11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