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燕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在国家政策、技术创新、市场需求、资本注入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产业已初具规模,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注入新动能。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商业航天”也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打造这一“新增长引擎”。
5月25日至26日,以“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瑞飞参与了“新质生产力驱动现代化农业新发展”分论坛,并在会后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
遥感技术赋能精准农业
“以现有在轨卫星测算,‘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35~37次重访,具备全球一年覆盖3次、全国一年覆盖9次的能力,为国土安全、地理测绘、土地规划、农林生产、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等各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的遥感信息和产品服务。”论坛上,朱瑞飞介绍“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具体情况。
作为一家集卫星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遥感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自2014年成立以来,先后通过22次成功发射,累计将108颗“吉林一号”星座组网卫星送入太空,打造了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108颗卫星就如同108颗“天空之眼”。在俯瞰地球的同时,也实时记录着农作物的生长变化情况。
据朱瑞飞介绍,根据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物候期的实际情况,卫星影像会表现出不同光谱的特征,结合高效的AI智能算法,长光卫星研发了涵盖大宗农作物和地理标志性农作物的多尺度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监测产品,包括全国尺度的地表覆盖分类产品、省/市域尺度大宗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分类产品以及地块尺度的农作物精细分类产品等。
“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需要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所以,应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新的装备,监测并介入农作物的全生命周期,多元促进产量提升。”朱瑞飞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吉林一号”正是航天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实践。朱瑞飞表示,凭借“吉林一号”高空间分辨率和高频次覆盖的优势,可以实现地块级别精确管理、高精度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时间序列农作物长势和灾害监测、精准产量预估,一方面保证了耕地田块的精准管理,另一方面能够对农作物生长周期的状态变化进行持续监测。
他进一步介绍称,结合“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手段,长光卫星已经构建了“一网、一张图、一平台+N系统”的智慧农业产品体系。
“北至黑龙江北大荒、南至海南文昌,均有我们的服务产品落地。这些产品为政府、企业和农业大户提供了耕地保护、农业监管、农情测报、农业补贴、农业保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业务服务,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服务的精准化。”朱瑞飞说。
推动农业数智化发展,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在朱瑞飞看来,通过遥感技术赋能精准农业,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吉林等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吉林市地处松花江畔,是优质水稻、玉米主产区,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产量近百亿斤,拥有舒兰大米、万昌大米等一系列驰名国内的商标,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农田地块破碎程度、农作物类型和生产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给卫星遥感技术带来了不同挑战,传统空间分辨率较低的卫星难以兼顾精细化和高频次监测需求,随着‘吉林一号’星座在轨卫星数量的增多,这一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朱瑞飞表示。
据了解,早在2021年,长光卫星与吉林市农业农村局、中新吉林食品区管委会、可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同建设吉林市农业“空、天、地”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项目合作协议。项目以中新吉林食品区为试验平台,共同建设具有示范性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的“空、天、地”一体化农业数据共享池、“空、天、地”农业产业数据观测网基地、“空、天、地”一体化数字农业数据应用平台,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农业生态建设经验。
朱瑞飞认为,目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着地域差异大、集约化程度低、数据缺乏标准等问题,需要集成卫星、航空、地面、气象等“空、天、地”一体化感知手段,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农业全资源要素、全生产过程、全时空方位感知、诊断、决策,重点解决农业预测预警和生产指导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问题。
“现阶段,政策支持仍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应通过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入智慧农业的研发和应用。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智慧农业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制定和推广,让技术发展真正服务于农业现代化生产,提高智慧农业服务质量和水平。”朱瑞飞建议。
朱瑞飞同时提到,在提升卫星空间分辨率的同时,长光卫星也正在研发光谱技术,希望通过设置适用于农作物监测的特征波段,进一步增强卫星遥感对于农业生产的监测手段,从而让遥感技术更好赋能农业,推动农业数智化发展。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