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指引性、方向性和战略性概念,是在传统生产力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提升。”5月25日,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在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主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字是‘新’和‘质’。这里的‘新’不是量变的‘新’,而是质变的‘新’,主要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要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新质生产力,它是从0到1的一个飞跃过程,而不是传统生产力“1+N”的过程。”刘尚希说。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摄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瞄准未来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我国各省市纷纷出台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行动计划与配套政策,带动全国掀起发展未来产业的良好势头。
刘尚希对各地积极布局未来产业赞赏有加,他认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一个创新的嬗变过程,所以形成新质生产力要瞄准未来,因为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方向,具有技术颠覆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空间潜力大,但又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征,“比如量子技术、新材料等,这些未来产业目前还在不断地探索中。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萌生的战略选择。”
在刘尚希看来,新质生产力不是对现有生产力的简单延伸,未来产业也不是传统产业的延长线,颠覆性创新也不是现有创新的简单叠加拓展,而是在高度不确定性中试错、摸索,在无人区中迂回、尝试,没有模板,没有参照系,没有技术路径。
“各地关于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的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和产业政策,与其说是一种规划,倒不如说是一种基于愿景描画的努力方向。世界上的任何一项颠覆性创新都不是事先预测到的,已经看到的、想到的都不是‘新’的。培育新质生产力不能局限于工业化的思维——学习、模仿和集成,在‘1+N’已有路径上创新,而是应在‘0—1’的不确定性中创新。政府的战略重点,不是针对贴上标签的一棵棵新树去施肥、浇水,而是营造适合新质生产力萌发的土壤、温度和小气候,这样才能产生颠覆性的创新,在产业革命中开辟新赛道。”刘尚希表示。
站在数字文明角度认识新质生产力
“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文明革命:农业文明革命、工业文明革命和数字文明革命,而数字文明是我们正在跨入的文明。数字文明目前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刘尚希说。
在刘尚希看来,站在数字文明的角度认识新质生产力,就是要超越工业化的逻辑,而不是形成路径依赖。
“当然,数字文明离不开工业文明,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传统生产力,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个质变靠的就是数字化转型,而数字化转型意味着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变成了一种数字化状态,因此,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还是要放到数字文明的战略背景下。”刘尚希说。
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虚拟化”,已经逐渐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以前手机是需要按键才能操作,现在可以感应;过去开门需要拿钥匙,现在用眼睛的虹膜识别技术就能开锁;从生产环节看,过去工厂内生产产品都是人工操作,现在人可以退到后台,生产通过智能系统自动控制运行,甚至发展到人工智能不再需要人也会自动完成。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是通过全方位的数字革命——数字技术、数字车间、数字企业、数字生活和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打造一个新的以虚控实的虚实结合的市场、社会,这将会彻底改变经济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和国家治理方式。”刘尚希表示。
数字文明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生产关系
“在数字文明背景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即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刘尚希说。
在刘尚希看来,当前,在生产关系领域已出现了三大显著变化。其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越来越多的就业,由传统的劳动关系变成了劳务合作关系,产生了新的就业形态和新的法律关系。
其二,所有权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在数字化背景下,不同类型的所有权正在相互融合共享,需要摒弃传统的对所有权排斥性、独占性的理解。无形的社会财富占比不断上升,所有权也日渐从“物权”主体形态中摆脱出来,渐渐变成虚拟的“权利证书”,占有、使用、支配和控制等权能被分离,交由专业化分工中的其他主体来行使,效率和价值创造主导要素流动和重组,收益分享将是所有权经济上存在的唯一标志。
其三,分配关系的底层逻辑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分配逻辑是基于生产成果的分配,而如今,创新驱动下的新分配方式更加注重事前的预期分配机制,如期权。同时,对发明、转化科研成果的价值评估、分享等体制机制也需进行相应变革,以更好地促进新质生产力的萌发。
“只有形成了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才能够更好地让创新之火燎原,新质生产力才能如雨后春笋般萌生成长。”刘尚希表示。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