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买卖国债需要“正解”
货币政策改革切忌浅尝辄止

《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其实,截至目前,针对中国央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的意义和作用,一些分析和解释都带有强烈片面性,有些甚至带有恶意忽悠和严重的错误。

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实施对基础货币的数量控制,并通过公开市场的数量操作去维系基准利率的稳定,这不仅符合货币学基本原理,而且是天经地义。

在信用货币时代:第一,国债信用等级是国家最高信用等级,它的利率是一个国家最关键的“无风险利率或风险最低的利率”,所以,只有国债利率才有资格作为一个国家整体金融市场的利率基准,亦称“基准利率”。在整体金融市场中,基准利率就像“测量山高”必须要有的“海拔零点”,它是最低点,其他金融商品利率(比如银行贷款、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都必须以国债利率为基础,并依据不同风险等级、依据不同期限,在同样期限的国债利率基础上“加点”而成。所以,如果某金融商品利率低于同期限国债利率,几乎一定是定价错误,这样的金融商品也不会得到市场认同。

第二,国债利率是国家信用的价格,是一个国家最权威、最不容置疑的利率,是一个国家主权信用定价的集中体现,维护其稳定、适宜则是中央银行的职责。如何维护?最核心的手段就是央行以国债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并同时实现主权信用价格的稳定适中和央行基准利率的稳定适中。

第三,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具有法律依据。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由此可见,央行不仅可以在公开市场(二级市场)买卖国债,而且可以买卖“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务”。

央行将二级市场买卖国债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意义何在?除了上述重大意义之外,实际上,这其中还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方式的重大改革,其核心在于:让通过信贷等商业信用为基础供给M2(广义货币)的方式,改回到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供给M2的方式。

什么意思?根据货币银行学公式: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中国M2增长主要通过“推高货币乘数”实现。而货币乘数是商业银行在基础货币之上,通过贷款变存款、存款变贷款——“倒腾”出了多少倍的基础货币。理论地说,(1)货币乘数越高,意味着货币金融杠杆越高;(2)依托货币乘数提高去增加M2供给,相当于基础货币(国家信用)兑水,兑水越多,金融资本发行货币的韵味越浓。目前,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已将货币乘数水平控制在5倍上下。

货币乘数高有什么不好?理论上说,货币乘数亦称货币流转速度,货币乘数越高,货币流转速度越快;货币流转速度越快,货币流转周期越短;货币流转周期越短,金融短期化越严重。

合理的逻辑分析告诉我们:鉴于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长期资本支撑,而非短期货币流动性,所以金融短期化越严重,金融则越发“脱实向虚”;鉴于金融不怕货币期限短,隔夜资金也可以拆借获利,所以金融短期化越严重,金融“空转套利”越盛行;如果实体经济所需长期资本必须更多依赖“短期资金借新还旧地滚动”去获得,则必然导致实体经济资金链脆弱,流动性风险巨大;鉴于防止资金链断裂的需求,实体经济不得不靠“巨大的短期资金池”去维护长期投资的稳定运行。巨大的“资金池存款”势必严重推高M2数量和增速,而巨大的M2数量所能支撑的GDP增长率却越来越低,则意味着金融短期化导致货币效率越来越低。

恰如有关方面已经发现的问题:中国金融“不缺资金但缺资本”。这实际都是对中国金融短期化的表达。我们应当意识到:如果金融短期化且背离实体经济需求,无论M2增长多快,都无法有效刺激实体经济增加投资。

不该允许这样的态势继续,所以我们必须治理金融短期化,治理金融短期化势必须要治本,而治本之策或许就是改变M2结构:提高基础货币数量,同时压低货币乘数。而央行从二级市场购买国债,实际可以当成“提高基础货币数量”的重要手段。

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是否预示着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改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切忌浅尝辄止。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想达成质变,必须要有足够的量变。如果不予足够的数量,浅尝辄止,那不仅无法达成质变,更将废掉“不够之量”。这就像养猪,如果投喂总是“吃不饱、饿不死”的程度,万一猪病弱而亡,那饲料也就白费了。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10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