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 持续发力的四川“第二城”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霁瑶

“为什么是绵阳?”在听到北大物理系毕业的表弟要去绵阳工作时,雅雯有些惊讶。作为出生于四川非省会城市的“90后”,在她眼里,年轻人入川的最佳工作城市应该是省会成都。

雅雯的“刻板印象”来自四川长期“一城独大”的不平衡局面。虽然从GDP排名角度看,绵阳确实是四川“第二城”,但与成都还是有一定差距。而表弟的选择,正是格局悄然变化的缩影。雅雯也发现,不光是表弟,身边不少顶着清北、985名校光环的“学霸”近年来都去往绵阳工作。他们的岗位属性也很类似,很多都是与科研相关。

吸引人才的不只是科技基因,近年来绵阳迎来发展新机遇。2022年,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3个“副中心”、5座城市,与其他“组团培育”不同,绵阳是单独建设。

202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绵阳意见》),更是给予了绵阳“勇当排头兵”“争做主力军”的期许,并定下了GDP达到“6000亿”的新目标。迎着新机遇,这座中国科技城、四川“第二城”正蓄势而起。

绵阳三江半岛

“副中心”靠的不仅是“吨位”

成都“一城独大”是四川长期以来面临的困局。2023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为22074.7亿元,贡献了全省经济总量的36.71%,其他省内城市均未超过4500亿元。

“从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看,四川城市体系断层现象依然突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廖祖君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除去成都,全省仅绵阳、宜宾、德阳经济总量过3000亿元;从人口看,成都的常住人口破2000万人,其余市(州)的常住人口都在600万人以下,缺乏特大城市和Ⅰ型大城市。”

破局“一城独大”,培育一批区域性经济增长极刻不容缓。也正因如此,与别的省份相比,四川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有一大特点——涉及城市数量多。

早在2018年,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并选择了7座城市作为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备选城市。

在会上,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彭清华公开表示:“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一定能够形成几个经济总量3000亿元到5000亿元左右的城市,到时候我会敲锣打鼓把‘副中心’的桂冠给你戴上。”

直到2022年,省域经济副中心城市“选拔”尘埃落定,5座城市最终入选。其中,长期稳坐四川经济“第二城”交椅的绵阳可谓是众望所归。2023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新台阶,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这样的经济“吨位”,让绵阳成为“副中心”顺理成章。但绵阳的底气又不仅仅来自经济。

科技是绵阳的立市之基,也是动力所在。

若是驱车驶入G5京昆高速公路绵阳南收费站,一座红色的长方形雕塑便会进入视野。雕塑中间的镂空图案看上去既像一把钥匙,又像一朵蘑菇云。这座雕塑的名字叫作《裂变》,镂空图案既象征冲天的蘑菇云,也象征创新的钥匙。

绵阳的《裂变》雕塑

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

正如这座雕塑的寓意一般,科技元素已写入这座城市的角落,成千上万的科技精英正在这里工作生活。

“绵阳是四川省高层次人才最集中的城市之一。”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绵阳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绵阳拥有高等院校15所、省级高端人才产业园6个、博士后“两站一基地”33家,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41个,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6.9万名,人才资源总量超80万名,近两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超5.2万名。这里还是我国重要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

基于这样的科创基因,绵阳在新兴产业方面表现强劲。绵阳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员介绍,在产业方面,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是绵阳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新型显示、核医疗、机器人、无人机、激光、空天等新兴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

“经济发展势头正劲、科技创新特色鲜明、产业基础坚实、开放水平突出、人才近悦远来。”上述人员如是总结当地的优势。

从“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到“成渝副中心”

“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发展规划,其目的是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打造一批区域性经济增长极,从而减轻首位城市的发展压力,同时又防止资源要素过度向首位城市集中,从而破除‘一城独大’的非均衡发展格局。”廖祖君分析道,这样的使命就决定了副中心城市要跳出城市本身,不能拘泥于城市的个体发展。

绵阳又是如何看待副中心的使命?

绵阳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员称:“绵阳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就要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做强军工特色优势,在服务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勇当排头兵,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争做主力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有力支撑。”

为此,绵阳明晰了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分别是聚焦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国家新型工 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品质宜居宜业 城市、成渝副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和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成渝副中心”也是绵阳的建设目标之一。两个“副中心”又是怎样的关系?双重“副中心”又意味着什么?

“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是绵阳在坚持省委赋予的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基础上,主动争先作为。”绵阳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表示,“这意味着绵阳不仅要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辐射带动川北地区,还要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建成成渝经济副中心、成渝科创副中心、成渝消费副中心、成渝金融副中心、成渝教育文化医疗副中心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绵阳的发展路径也无处不在地体现着区域协调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例,上述人士介绍道,近两年来,绵阳不仅加大自身研发投入强度,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同时还不断推进区域科技协作。

2023年,绵阳积极举办“西南科技大学成渝地区专场”“川渝科技成果对接会”等系列活动,促成西南科技大学与重庆市北碚区政府、绵阳工研院与西南大学产研院等达成区域创新合作签约18项;聚焦核技术应用、激光装备等优势技术和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布相关科技成果300余项,实现供需对接60余项。

近年来,绵阳加快融入国家级区域科技协同发展战略步伐,持续参与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推进“成渝绵”(成都、重庆、绵阳)技术市场一体化。以西部科学城和成德绵国家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主线,强化“绵碚”(绵阳、重庆北碚区)和川西北各市(州)的区域创新合作,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此外,绵阳还跳出了成渝地区,加强与国内外创新高地的交流合作。持续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创新高地,深化与厦门、东莞、苏州、杭州等创新一线城市的合作。

GDP迈向6000亿怎么拼

虽然当前绵阳的发展势头喜人,但省级层面定下的目标并不轻松。

去年底的《绵阳意见》提出,到2027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年营业收入突破3500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11%。

从目前的4038.73亿元到6000亿元,4年时间,将近2000亿元的差距。面对这一挑战,绵阳已有了自己的“计划书”。

绵阳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员表示,接下来绵阳有五方面的计划:一是将科技创新作为立市之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二是将产业发展作为强市之本,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将全域开放作为活市之源,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四是将人才作为兴市之要,加快建设创新人才集聚地;五是将绿色生态作为美市之魂,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廖祖君则认为,绵阳目前还需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补足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突出现代化和多式化双重导向,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尤其是高铁方面,当前绵阳境内仅有一条高铁,无疑成为副中心建设的掣肘因素。因此,绵阳应全面发力“铁公水空”,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充分融入成都都市圈轨道体系。

二是补足产业体系建设短板,强化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再造,建设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契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三是补足跨区域合作短板,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采访中,廖祖君还数次提到了绵阳在高精尖科技方面的特殊竞争力。

“必须要走特色化和差异化的道路。作为中国科技城,绵阳的高科技人才储备丰富,怎么将科教资源转化应用于现代产业发展,将是一个重要课题。”廖祖君说道。

同时,他认为,这一优势将会对高层次人才释放强大吸引力,与成都形成错位发展。

“吸引人才不能只看数量,也要看类别。对于普通劳动力而言,成都的确更具有吸引力,但是在一些尖端领域,尤其是国防科技领域,绵阳的人才资源甚至更丰富一些,比如在川院士人数绵阳就占了全省的近一半,吸引力是很强的。所以绵阳要发挥科技城优势,同成都在吸引人才方面形成错位发展之势。”廖祖君表示。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8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