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周琦 实习生 马瑞伶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与百度APP联合主办的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两会大家谈》系列直播,聚焦人口与养老话题,邀请了多位重量级嘉宾展开深入探讨。
如何应对中国人口结构变化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不断完善促进养老服务发展政策措施。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指出,“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社会承受的负担显而易见。”
“城乡之间的老龄化程度差异显著,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加剧了农村养老的困境。”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同时面临少子化与老龄化。
解决我国应对老龄化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关键着力点在哪些方面?
在朱同玉看来,我们当前的养老设施、居住条件等还无法应对未来老龄化的需求。“第一,城市改造应更加关注老年人的需求。第二,养老设施需要改进,比如养老院的建设和服务质量。第三,医疗体系应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疾病特征,提供更为精准的医疗服务。”
“老年人的健康知识普及和基层医疗服务的加强至关重要。”金维刚表示,要通过媒体和相关部门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培养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适老化设施的建设和适老化服务也应得到更多关注,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都提出,要完善老龄化相关法律制度。
重新认识老年人的价值和潜力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老龄事业和产业有效协同、高质量发展,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加快健全,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格局初步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从应对人口老龄化经验来看,坚持健康老龄化是经济、实惠、有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举措。
“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此外,社会应提供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提升整个群体的健康水平。”金维刚说。他还表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一环。
针对当前社会对“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的讨论,鲁晓明表示,他更倾向于使用“积极老龄化”这一概念。他认为,积极老龄化不仅强调健康,还注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鲁晓明看来,我国在实现健康或积极老龄化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传统观念。他认为,社会应摒弃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重新认识老年人的价值和潜力。
银发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银发经济正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朱同玉指出,银发经济虽然是为老年人服务,但它绝对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前景的朝阳产业。他表示:“银发经济的发展需要关注老年人的消费升级和健康新科技的应用。从旅游消费到精神层面的消费,都需要进行升级换代,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金维刚也介绍了银发经济产业链的广泛性。他表示,社会应提供老年人所需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在健康、文化娱乐、旅游等方面。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度高,健康产业需求大;同时,他们也需要精神慰藉和社交活动。金维刚还提到了老年护理产业的发展和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这些都是满足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重要举措。
“新一代老年人整体消费能力虽然相对较弱,但他们的消费观念与以往有很大差异。这部分老年人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经济积累,他们的消费观念更加开放和多元化。”鲁晓明预测,未来5至10年,银发经济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责编:孙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