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全国两会报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如何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今年经济领域的改革需要在哪些方面着力?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经济周刊》: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尹艳林:当前,我国内外发展环境条件发生明显变化,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一些地方基层财力比较紧张。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在一定程度上,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不深化改革就难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今年经济领域改革需在八个方面着力
《中国经济周刊》:今年经济领域的改革需要在哪些方面着力?
尹艳林: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今年经济领域的改革需要在以下方面着力。
一是健全扩大内需的制度安排。深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推进消费领域改革,减少限制性措施,加快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需要。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大幅精简审批事项,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清理地方准入的负面清单和隐性准入门槛。
二是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制度规则统一。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完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监管规则。专项治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招商引资不当竞争等突出问题。加强对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完善采购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财税、统计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大先行先试探索力度。
三是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全面落实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四是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打通科技到产业通道,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五是推进财税金融改革。谋划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健全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政府基本财力。研究建立完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落实金融体制改革部署,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考核机制,鼓励创新产品和服务。
六是深化电力、油气、铁路和综合运输体系等改革。加快推进能源价格改革,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研究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有序推进水电气热等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价格改革。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公转水”,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研究建立公共数据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公共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
七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深化集体产权等改革。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减少农民工在城乡之间“两栖”现象。
八是健全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积极推行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推进绿色税制改革。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碳定价机制,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完善新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