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
作为湖南省会城市长沙,城市化提速的湘江两岸,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望岳街道是湘江新区辖区街道,在2023年该街道有大量新建的基础设施和新开发的楼盘,不断崛起的新地标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鲜活力与生机。
也是因为这些变化,有人成为“拆二代”,享受着“一夜暴富”的欣喜。春节期间,记者走访发现,当地一些村民转身为“拆二代”后,在享受生活品质改善的同时,也新增了不少“幸福”的烦恼。
“很纠结,但更想爸妈早享清福”
2023年,王俊成功完成了父母交代的一项任务——赶在村里征拆签字前有了一个可爱女儿,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
“当初急着结婚生子,也是冲着拆迁这个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女儿出生后也能同样享受征拆安置,我可以少奋斗几年。”王俊说。
王俊所在的村组位于长沙最火的开发板块——湘江新区,2023年长沙多个销售火爆的楼盘离他家征拆的老房子不足200米。王俊家拆迁腾挪出来的土地是用来修建配套的环线公路。
新年里,大家对王俊的身份变化投来了羡慕的眼光,“现在拆迁了,一夜暴富,说话的底气都更足了。”
对王俊来说,长沙的拆迁政策跟15年前比,补偿标准提高不少,给失地农民也买断了社保,解决了他们生活的后顾之忧。
但这次签字,让祖祖辈辈留下的房产土地成为了“一锤子买卖”。一想到这里,王俊仍心有不甘。“征拆过程中,我本来不想过早签字,因为补偿价格没有达到心理预期。”
虽然一度为征拆补偿款与心理预期有差距而烦恼,但王俊事后想,他们一家算比较幸运了。他的堂兄就因为补偿标准一直没有和征拆部门谈拢,龙年春节前还在跟征地部门谈判,谈判过程艰辛而漫长。
对于未来安置房问题,王俊希望房子能及时变为收益。目前他比较担心的是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现在我们房子已经拆除倒地了,我们计划早点拿到安置房,谁知道三五年后是什么政策。”
王俊说:“钱多钱少都一样,尽早改善一下居住环境,让劳累了一辈子的爸妈也享享清福,这才是最重要的。”
“日子好过了,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如果一夜之间,获得数百万元的拆迁款,你会选择把钱存进银行,每天靠着利息生活,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直到银行卡上一分不剩?
与王俊家做了二三十年邻居的郑飞,征拆前一家还住在又老又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泥瓦房,这次拆迁对他们一家来说,是“搬出平房上高楼”的一次宝贵机会。
郑飞一家征拆后,他老婆依然勤勤恳恳地从事环线清扫工作,而郑飞每天潇洒地在麻将馆和歌厅来回蹦跶,享受着拆迁带来的“高品质”生活,好不自在。
与郑飞的潇洒不同,王俊的父亲一直在负责村里垃圾收运工作,每天起早贪黑,把村下辖的每个社区的垃圾站清理得干干净净。
在王俊的家族中,他们一家征拆时间较晚,早在10年前,他的堂叔们就已经享受了拆迁带来的红利,看着家族亲戚们因为拆迁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王俊一家终于“眼巴巴”等来了这一轮拆迁。
2023年12月,王俊的一个堂叔因为肺气肿病逝。同年,王俊的父亲又因为心脏问题住进了医院,经过一番检查也没有查出病因。“家人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年底让老爷子又去医院认真检查了一遍。”这些事,让王俊决定接过父亲的工作。
王俊说:“我算了一下,在2023年与父亲同龄的叔辈们有三个人先后去世,多在60岁左右,年龄都不大。看到身边先后逝去的邻居和亲人,我顿悟了。如今日子好过了,我们家老爷子身体又时不时有点小毛病,该是享福的时候了,不能再让他累着了。”
王俊告诉记者,他现在接手了父亲清理垃圾的工作,每月收入也有一万多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往常年夜饭都是伯伯家置办,由于去年拆迁,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王俊主动提出:“今年家族年夜饭由我们家置办,让家人一起感受一下我们家生活品质改善后的幸福感。”
饭桌上,王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几百万元的拆迁款,扣除购置安置房和房屋装修费用,所剩无几。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王俊未雨绸缪。“如果老爷子身体状况真有点问题,拆迁款花光了,没钱治病这才是最大风险。所以我们作为年轻人还得努力奋斗,不能坐吃山空。”他说。
(王俊、郑飞为化名)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