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新机遇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已近3年。

2023年12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关于区域板块,评估报告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发展的平衡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成效显而易见,但问题亦不容忽视。评估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深刻变化,给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带来困难和挑战。针对区域板块,评估报告提出的举措是: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章节着重提出: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五大板块。这五大板块主要涉及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

市群、成渝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等。

此外,“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章节中,“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是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哈长城市群等。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区域发展作出新安排:“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系列区域部署意味着今年区域协调发展将迎来新机遇,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绘就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随着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我国区域发展平衡性显著增强,各区域经济增长潜力进一步凸显,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的城市群,正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引擎,其规模经济效益、对外开放水平、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等均位居全国前列。

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北方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等。在进一步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向深层次迈进的过程中,也将会面临一些更为复杂的难题,比如如何做到区域间深化合作和保持适度竞争的协调并存?如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与协同?如何用新质生产力培育各区域发展新动能?如何构建协同配套的区域合作政策支持体系?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树立长远意识,坚持辩证思维;也需要更加求真务实,注重因情施策,强化精细操作。


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危机、育先机的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2014年2月,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决策。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第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不断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

给出亮眼成绩单

2月5日,临近春节,在雄安国贸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奋力推进土方、桩基和钢结构作业;在雄忻高铁雄安新区段项目施工现场,一辆辆工程车辆往来穿梭,这里正进行基坑开挖、桩基施工……

走进雄安新区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片区项目施工现场,到处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职能部门和承建单位全力保障重点项目与周边工程建设时序匹配、同步推进,坚持施工进度与安全生产“两手抓”,确保重点项目建设不松劲……

作为建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关键之举,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注定是新时代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北京市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日前在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4)上表示:“10年来,我们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坚持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做到有求必应、积极配合、毫不含糊。比如,主动支持和服务保障央属标志性疏解项目落地,4家央企总部加快建设,4所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全部开工建设,北京市支持建设的‘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开学开诊,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挂牌运营,60余家创新型企业签约入驻,助力雄安新区提升综合承载能力,雄安新区不断拔节生长。”

10年来,京津冀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让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并通过协同创新实现生产力再造。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分别为43760.7亿元、16737.3亿元和43944.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5.2%、4.3%和5.5%,增速比2022年分别提高4.5、3.3和1.7个百分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这10年,我们见证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见证了雄安新区的创建,见证了大兴国际机场的兴建,见证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崛起。10年来,大家对协同发展的理解更加深刻,只有协同,才能有发展、才能有未来,因此信心更加坚定,方向也更加明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乐凯党委书记、董事长侯景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用新质生产力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

作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承担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2023年12月,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三个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这表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大重任。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也是绿色生产力。因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成为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北省政府参事武义青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在武义青看来,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京津冀三地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

相较京津,河北是制造业大省,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较多,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亟须转型升级。

“河北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应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要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使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二是要系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真正和北京、天津实现协同发展。”侯景滨表示。

京津冀教育协同成效初显

教育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教育协同对河北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有目共睹。

“第一是京津优质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同河北合作共享,深度开展京津冀间校际合作与交流,持续推进京津冀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第二是加快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加强‘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合作交流,深入开展‘3+2’中高职联合培养(学生完成3年中职教育后再接受2年高职教育)。第三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深化区域内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4所疏解高校在雄安新区开工建设。”全国政协委员、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截至目前,京津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开展办学合作,三地成立15个特色职教集团(联盟)、24个高校联盟,教育协同发展在河北蹄疾步稳,成效明显。

2023年,京津冀三方签署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对新阶段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作出新部署。

“我非常期待这些计划能够深入实施,河北省高等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希望通过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京津高水平大学能够实质性帮助河北高校发展。比如,可探索指派京津高校高水平干部到河北高校任职校级和二级学院主要领导;京津高校与河北高校优势学科建立一对一学科帮扶机制;在河北高校联合成立研发中心,由京津高水平高校研发人员任研发中心主任,协助河北高校提高研发能力和水平等。”张运凯表示。


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


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陆续提出的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中,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所涉空间广阔: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

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国土面积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39%。2022年,长江经济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98万亿元,占全国的46.5%,人口占比为43.1%。

这充分显示了长江经济带战略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江经济带不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枢和协调功能,对区域经济发展同样起着带动和拓展作用。”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城市发展与管理系主任石敏俊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沿线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生态方面也付出了代价。不少人痛心地形容,长江“病了”。

“长江之所以病了,是因为长江沿岸的城市排放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导致长江水污染严重。此外,一些城市把大量生活垃圾倾倒在长江中,污染了长江水体。长江水生态和水环境恶化,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难点和痛点。”石敏俊表示。

“长江经济带首要的任务就是高水平保护,这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现在尤其强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就是希望能够通过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沈家聪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两翼”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这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础;“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8年来,成绩斐然。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创新驱动发展全面起势;区域融合实现重大提升,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加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加速形成。

总的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同时也要看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

在继续抓好保护的同时,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石敏俊认为,还需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其次,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企业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体和重要力量。

在长江经济带下游的长三角地区,一个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冲压、焊装、涂胶、检测……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芜湖生产基地的智能化产线上,300多台机器人密切配合,制造过程如行云流水,平均60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

“坚持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是奇瑞的责任。自成立之初,我们就明确提出要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的汽车产品,要通过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营销和回收利用,实现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诞生并成长于长江经济带腹地的本土企业,近年来,奇瑞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为绿色发展探索解决方案。

尹同跃介绍,奇瑞采取混动、增程、纯电、氢能等多技术路线并举的新能源战略,全面布局三电、轻量化材料、芯片、智能网联等关键核心技术,先后承担了各类国家级新能源科技计划、省市级新能源科技攻关项目100多个。2020年,奇瑞汽车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长江经济带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活跃,汽车消费需求旺盛,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市场机遇。”尹同跃由衷地表示。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沿江各地聚焦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加快培育28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6家,占全国57%。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新创建了666家绿色工厂、59个绿色工业园区。

高品质生态环境正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2023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目前,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已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划定面积约52万平方千米,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连续多年干流水质保持Ⅱ类;“十年禁渔”成效显著,长江江豚数量实现历史性回升。

“沿江各地生态红线已经划定,必须守住管住,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执行准入清单。可以预料,新的一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绩。”沈家聪说。


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地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广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该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粤港澳合作20多年间

不断发展与深化

“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为过去5年的大湾区工作作了一个总结,提出了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稳定,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国众联集团董事长黄西勤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在“一国两制”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合作在20多年间不断发展与深化,取得了积极成效。

黄西勤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将港澳的资本、市场等优势与广东区位、政策等优势相结合,通过制度衔接、人才要素流动等,使得三地之间优势互补、密切协作配合,大湾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逐渐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专业服务体系,促进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

黄西勤经过调研发现,由于法律、体制、规则等方面的深层次差异,粤港澳三地在创新要素跨境流动、资源开放共享、专业协作等方面还面临一些瓶颈制约。主要表现为制度规则衔接不够完善,税收政策制约港澳专业人士来内地执业,缺乏互相融通的综合性平台等。

最新的消息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正在创新推动。广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东正在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积极推动钱过境、人往来、税平衡、物流通。

长时间在国家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综合部门从事政策研究制定、重大战略规划编制等工作的范恒山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在于协调联动、一体发展,超越各自经济利益诉求和特有的社会、法律制度等区别,通过深化合作形成一体联动的格局,应当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保障所在。”

广深港高铁助力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2024年1月15日,是广深港高铁深圳福田至香港西九龙段恢复通车一周年的日子。对于在香港工作的朱虹来说,这一年她从香港往返深圳,一般都会选择广深港高铁。

“尽管从香港到深圳也可以坐普通的地铁+火车(东铁线),但不少人还是会选择广深港高铁这条线路往返。相比之下,坐广深港高铁的人还是蛮多的。”朱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广东君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叶智锷律师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广深港高铁对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一体化进程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广深港高铁在香港和深圳间同一天可以改签多次,避免赶不上同一班次无法出行,也是深港两地积极响应两地居民需求的结果。”

作为一名内地律师,叶智锷的业务遍及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自从广深港高铁复通以来,高铁已成为他出差的首选交通工具。

越来越多的人将高铁作为往返内地和香港的优先选择。铁路部门数据显示,恢复通车一年间,广深港高铁由内地往香港发送旅客1085.6万人次,香港往内地发送旅客1041.3万人次。其中,深圳地区往香港发送旅客576.7万人次,日均1.58万人次;香港往深圳地区发送旅客540.5万人次,日均1.48万人次。

广深港高铁,只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创新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仅在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且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叶智锷表示,目前大湾区的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快速崛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涌现。

科技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于2019年发布以来,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5月,粤港澳大湾区已建成34家国家级和71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挂牌运作,科技创新综合水平迈入全球前列。已有200余个科研团队通过国家超算南沙分中心使用“天河二号”超算资源,在材料化学、生物医药、工程机械仿真计算等诸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

高水平开放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1月24日,一揽子支持境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政策相继出炉。

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为进一步推动内地金融业的高水平开放,深化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决定推出6项政策举措,涉及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资金便利化以及深化金融合作等多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三联通、三便利”。

“这是金融开放的大动作。”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董事长张懿宸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金融开放持续扩大、内地与港澳市场互联互通持续加深的背景下,还需高度重视港股流动性下降以及估值低迷的问题,引导非专精特新类、非敏感领域、在各自行业形成较强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企业赴港上市。

在港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的总市值中,内地企业占比不低。也因如此,香港市场的活跃度和估值水平直接影响到内地资产的整体估值,关系到内地企业的境外融资能力。

据此,张懿宸建议,研究调整我国海外资产配置,积极考虑利用外储对港股进行增持配置,以及安排基本养老保险和符合资质的保险公司等长线资金通过沪深港通渠道进入海外市场。“此外,可鼓励、引导部分在内地上市受阻的企业(如消费类)在香港上市,做到‘一堵一疏’,内地香港相互补充、有机结合。”


长三角: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


2018年11月,党中央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长三角重大历史使命,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5年多以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不断推动“蓝图规划”变为“现实画卷”。

4%的土地面积创造近1/4经济总量

2019年12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长三角规划范围界定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三省一市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5年以来,交出了一张亮眼的发展成绩单。根据三省一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数据,2023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达30.51万亿元,迈上30万亿元新台阶。长三角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约4%,却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GDP过万亿的城市占全国超1/3。

“长三角一体化取得的成效首先得益于规划政策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2023年,21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合作事项加快落地,三省一市共同签署国土空间规划合作协议,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不断提升,15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市‘一网通办’,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2.2万家医疗机构等。”无锡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军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长三角一体化取得的成效,还得益于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国乐凯集团总部设在河北省保定市,近年来,延伸发展触角,已经在长三角区域重点布局超薄型膜材料和偏光片用膜材料生产基地。

“这两个产业基地今年将投入生产,届时平板显示器用的两大模组膜材料将全部实现国产化,‘卡脖子’难题将解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乐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景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央企,中国乐凯依托核心技术,在过去10余年里,努力解决数码时代高端材料的国产化难题。

中国乐凯只是长三角区域不断创新突破的一个缩影。刘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列出了一系列资料:2023年,上海—苏州集群位列世界科技集群第五位;共同签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作协议,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各类服务机构3000余家;G60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在安徽揭牌运行;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7+3”结对合作园区挂牌运营等。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也离不开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取得的重大突破。刘军表示,近年来,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增强,沪苏湖等铁路加快建设,共同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50万个,占全国22%。

长三角一体化深层次问题待解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仍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

“发展效率和辐射带动作用仍需提升。”刘军表示,提升发展效率和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是破解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分割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畅通要素流动渠道;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要根据不同要素属性、市场化程度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分类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受理一体化、营商环境标准规范互认等,进一步推动人才、数据等各类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刘军说。

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水平有待提升。“产业发展的协同机制有待完善,三省一市重点产业优势互补、协调联动、错位发展的成效不够突出。要打破行政性壁垒以‘减少分割’,改善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以‘缩短距离’,提高产业集聚和城镇化水平以‘提高密度’。”刘军说。

此外,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也有待进一步发挥。刘军表示,长三角作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积累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但也存在认识不到位、市场基础制度规则不完全统一、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市场交易成本需进一步降低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持续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三省一市都有新举措。如上海提出,2024年将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发展共同体;江苏提出,规划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推动沿海港口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融合发展;浙江省提出,加快建设长三角航空货运枢纽、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通苏嘉甬铁路等项目;安徽省提出,启动建设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

“今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强化长三角地区跨区域顶层设计,谋求更细更实的举措。”刘军表示。


黄河流域:以保护生态为基准线谋高质量发展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


2019年、2021年,党中央两次召开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这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探索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路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省区。为保护母亲河,国家层面一系列制度规划先后出台。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是对今后几十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为保护母亲河擘画长远蓝图。

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为黄河保护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2022年6月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具体发力方向。

……

对标国家规划,沿河省份纷纷推出相应举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

《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于2022年2月15日发布。该规划提出“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坚持动能转换、龙头引领”等原则,强调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在地域上突破黄河干支流流经区域,以黄河全流域和全国视角,谋划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彰显山东的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不仅山东,地跨黄河中游和下游的河南省,曾是千年治黄的主战场,对确保黄河安澜担负着重要责任。

近年来,河南出台多个举措,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提出,要抓实抓细抓落地,把握沿黄地区生态特点和资源禀赋,从过去的立足“要”向立足“干”转变、向先行先试转变,引领沿黄生态文明建设,在全流域率先树立河南标杆。

“为了让学生们深入了解黄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了解保护黄河的重要性,我们经常会在早读时间或者语文课上向学生介绍黄河文化,让孩子们背黄河的古诗和儿歌,让他们了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生态保护等历史。”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李灵希望小学校长李灵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陕西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治理对陕西乃至全国同样重要。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陕西省修订实行《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印发《关于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意见》,制定《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奖补实施方案》,还与山西省签署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落实落细。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各地积极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有助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既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增添关键力量,又为该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打造新的战略性强大引擎,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保护美丽地球具有重大意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教授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咬定目标、久久为功

2022年,黄河流域地表水Ⅰ至Ⅲ类断面比例达到87.5%,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黄河干流全线水质持续改善,黄河源头、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大河上下,河水汤汤,母亲河正在恢复生机与活力。

“虽然黄河流域的经济总量比不上长江经济带,但是它的生态地位很重要,黄河流域更加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城市发展与管理系主任石敏俊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黄河流域的许多地方属于单一功能区,更多地承担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功能,比如像青海、甘肃、宁夏等地,更加突出强调生态功能的重要性。

在石敏俊看来,黄河流域产业结构特点是基础性产业偏多,传统产业大而不强,电力和高耗能产业比较集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中上游流域以能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生态绿色发展非常紧迫。进入新发展阶段,在统筹推动黄河流域产业链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的同时,还应协同推进相关产业降碳、减污、扩绿。”他说。

杨开忠表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生态建设重点各有不同,因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必须从黄河流域系统这一有机整体出发,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分类施策,“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东北:用新质生产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自2003年我国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至今,东北振兴持续深入推进。

“十四五”规划关于“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指出,“从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政策统筹,实现重点突破”。

新时代赋予东北地区新的使命和责任。

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东北地区包括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

“东北三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5,商品粮总量占1/4,粮食调出量占1/3。黑龙江省2022年粮食总产量1552.6亿斤、占全国的11.3%,位居全国第1位;吉林省837.3亿斤,占全国的5.9%,居全国第4位。”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孙久文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水平的农机装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加快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增加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确保农民能够获得最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支撑。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

李国祥表示:“我们一直在推行高标准农田,同时也下发了中央补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并优先发展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可以说是为之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

“在这些具有耕地优势的地区推行高标准农田,有利于打造现代化农业,特别是智慧农业,也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李国祥说。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在大街小巷都在讲我的家乡哈尔滨‘小冻梨’的故事,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我们东北,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这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我对东北全面振兴充满了期待。”全国人大代表、博发康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晓琳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博发康安集团从最初的建设电厂,到后来投资建设加运营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最终实现了从装备制造“走出去”到技术、标准、服务、投资“走出去”的转身。其中,博发电站集团所生产的电站设备和承揽的工程遍布亚洲、非洲、南美洲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签约合同额150多亿美元。

“目前企业正在向低碳领域进军,相继在希腊、克罗地亚等国家进行新能源项目投资、开发和建设。”陆晓琳说,博发康安集团作为一家资源型企业,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国家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

企业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东北全面振兴带来的机遇。

2003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多年以来,东北地区借助各类政策工具,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企业发展情况不断改善,宏观经济平稳发展,但传统驱动要素均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孙久文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东北地区的工业根基牢固,当前的任务是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们企业一直在围绕‘新质生产力’做文章,向‘新’而行的目标很明确,路线也很清晰,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数智技术和现代化管理对于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赋能作用。”陆晓琳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博发康安集团在继续做强做优做大优势产业的同时,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也将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形成竞争发展优势。

近期,国务院国资委着力部署支持央企深化与东北地区全方位合作。2023年9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要支持推动中央企业结合东北地区资源禀赋,加强在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积极与东北地区企业共建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深化与东北地区企业的科技创新领域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层次推进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大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好国有企业在振兴东北中的龙头作用;扩大开放领域合作,深度参与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紧接着,2023年11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专题会议,提出国资国企要积极主动担当作为,支持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国有企业在东北的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国有企业能不能搞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能不能振兴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央企实力强、资源多、布局广的优势,加大对东北全面振兴的支持力度,东北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孙久文说。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3、4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