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2023年以来,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扩内需促消费一直是被反复提及的重点,取得的成效也显而易见。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
居民增收为扩内需促消费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实际增长5.9%,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同期,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同比增长5.2%。全国居民收入增速“跑赢”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28元,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实际增长7.3%。从增速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而提高居民收入是激发有潜能消费的路径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
在国际市场扩展空间有限,国内需求必须发挥更大拉动作用的情况下,2024年应该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应该着重提高哪些居民的收入水平?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摄
稳就业是提高居民收入之本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就业”一词被提及多达20余次,延续往年的高关注度。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置为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左右。
从2023年三季度数据看,基本实现了既定目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6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29万人;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
“2022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5%,截至目前降低了0.5个百分点,已经非常不容易。2023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突出重点群体,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优化就业服务,全力以赴稳定和扩大就业。”国家发改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就业不仅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基础,也是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工作时强调,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除了提高就业率,还要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高质量就业也有助于提升消费能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杨瑞龙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可以通过从业者的工作收入、工作环境、个人发展前景和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来衡量就业质量。高质量就业是增加收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基础,也是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主要依托。
就业是否高质量,单位时间的工资性收入反映最为直接。作为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10年来,我国居民工资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呈现下降态势。
“我国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由2013年的56.9%下降至2022年的55.8%。劳动者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除了宏观大环境以外,也跟企业有关,有的企业原来有的奖金、津贴都给取消了。变相降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称不上高质量的就业。”杨瑞龙说。
不仅如此,目前,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依然较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洪愧日前撰文指出,根据相关研究,在资本、劳动和土地等各类要素中,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占GDP比重仅在30%~50%,2022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人均GDP(85698元)的比值仅为43%,远低于美国80%左右的水平以及全球60%左右的水平。
这也是导致我国消费偏低的原因之一。2022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下降0.2%,低于3%的GDP增速。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如何提高居民收入?杨宜勇认为居民收入的提高主要来自生产性的劳动,“首先是就业和创业,因为就业不仅是劳动者获得工资性收入的保障,也是家庭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稳就业增收入,就能够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收入增加了,才能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临近元旦,崔新还在加班。“这两天好忙,我刚在六里桥成立了一家公司,元旦后打算再招聘两名工作人员,公司就可以开业经营了。”崔新成立的北京敬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广告代理业务,之前她在这两个领域打拼多年,终于在2023年末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没办法,家里开销大,给别人打工难以应付巨大的开支。”崔新的孩子在东城区一家小学上三年级,为了孩子上学,她把家从朝阳搬到了东城,在寸土寸金的地盘租住了一套两居室,不说其他开支,仅房租每个月都得上万元。
崔新创办的公司如果经营得好,不仅自己的收入能够提高,还能带动几个人就业。
在杨宜勇看来,除了就业,创业对于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同样具有积极的拉动效应。“应该说,现有的企业都是创业的成功者,新的创业者要想成功,就要摒弃‘等靠要’思想,对企业员工加强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让劳动者从企业获得更多报酬。”
为支持年轻人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2023年以来,国家接连出台相关文件。
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该通知提出“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简化担保手续,对符合条件的落实免除反担保要求,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和呆账核销机制”等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面向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支持其稳岗扩岗。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强化人社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积极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支持民营企业稳岗扩岗方面,该通知指出,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就业创业等各项涉企扶持政策,持续强化倾斜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导向,健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支持民营企业稳岗扩岗,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到民营企业就业。
创业带动就业的动能持续释放。2023年11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前三季度经营主体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2.3%。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706.5万户,同比增长15.3%。
“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706.5万户,说明我国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民营企业的创业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杨宜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国家鼓励创业创新,就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摄
着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扩大消费的关键在于稳定收入预期,最重要的是稳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特别是提高城市工薪阶层以及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类似观点,在记者采访的学者中几成共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601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3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0598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7397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0116元。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615元,比上年增长4.1%。全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1元,比上年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
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低20%的收入家庭为低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
杨瑞龙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进一步分析:“2022年中国居民五等份收入组当中,最低的两个组别占全国40%,涉及5.6亿人。这5.6亿人的人均收入大约是每个月1162元。这种情况下,难以满足人们日常消费,更谈不上住房改善、养老服务等高层次消费。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提高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
近年来,为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我国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杨宜勇提出六大举措。
一是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其工资性收入。
二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村地区发展多种经营,比如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养殖等,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三是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提高城镇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并提高其收入水平。
四是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提高其可支配收入;通过再分配政策,如转移支付、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农民的农业收入。
五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减轻居民的生活负担,间接提高其可支配收入。
六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对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促进当地居民收入增长。
“通过上述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我国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得到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杨宜勇说。
多地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活力
“促消费增收入,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可以通过财政手段比如发放消费券来拉动消费。”杨瑞龙认为,通过发放消费券,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者的信心,进而带动居民的消费热情。
“消费券”是政府刺激消费、促进生产端回暖的有效手段之一。2023年年底,各地纷纷拿出“真金白银”促消费扩内需,又一批消费券和数字人民币红包开始密集发放,值得一提的是,数字人民币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据“苏州发布”消息,2023年12月6日,苏州一次性发放第二批440万元数字人民币满减消费红包,活动设置“满100减80元”(11000份)、“满100减50元”(52800份)和“满500减200元”(4400份)三种类型数币红包。
这并非苏州首次发放数币红包,近两个月来,苏州已经接连发布了多批数币红包和消费补贴。2023年12月4日,苏州商务局方面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在秋冬季购物节发放1000万元数币红包和1亿元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基础上,再发1000万元的“双12苏州购物节专享数币红包”,拓展线上线下数字人民币优惠使用场景。
不仅苏州,自2023年11月份以来,山东省济南市、安徽省芜湖市等地也陆续发布了数字人民币红包、消费券等,还有部分银行机构通过自营渠道密集发放小额数币消费红包。
公开资料显示,济南市商务局于2023年12月8日至31日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2023年济南市政府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活动,补贴金额标准分为1000元、3000元、5000元三个档次,补贴由齐鲁银行拨付至消费者预留的数字人民币账户。
此外,2023年12月16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派发400万元汽车消费券;湖北从12月中下旬开始,发放2023年“惠购湖北”岁末消费券;12月20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推出千万消费券活动,共发放3.8万张,1分钟全部售罄。
“各地出台相关政策持续发放消费券,已对消费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杨瑞龙提醒道,“发放消费券还有一些技术上的考量,比如是全民发放,还是主要面向中低收入人群发放?在发放消费券的过程中,如何让政府给消费者的补贴能够真正送到消费者手上?如何避免腐败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从制度上完善。”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