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宝亲历的发展改革光辉历程

编者按: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首任局长张国宝逝世4年后,其著作 《光辉历程:中国发展改革40年亲历与思考》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集纳了张国宝局长生前接受媒体专访的文章、已发表的署名文章、公开的讲话稿以及未刊稿,共逾百篇,其中数十篇来自《中国经济周刊》为其开设的《国宝视界》专栏。全书真实记述了他在国家计委、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担任领导职务和退休后所亲历的一些重要事件、重大工程决策建设运营过程,以及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40余年中对中国改革发展、工业布局、经济建设、工程决策等重要问题的深刻研究与思考,生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改革特别是工业和经济建设的光辉历程。

这些都是张国宝局长亲历亲闻与所思所想,尤其是所述故事所讲细节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雾霾治理、铁路建设、振兴东北、原油进口、发展核电等,作者将自己的亲历与所思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这些文章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重要决策、重大布局、重大工程台前幕后鲜为人知的曲折过程、生动故事与经验教训启示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启迪意义。

以下内容摘自书中重要历史事件的片段,供读者认识和了解中国改革发展的珍贵历史瞬间。

屏幕快照 2023-12-28 下午4.49.34.png

一、6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方案

俄罗斯石油公司为筹集资金向中国方面提出了贷款换石油的合作方案,希望从中国贷款60亿美元,俄方以销售石油款偿还。此前,中国的银行从未向外国企业一次性贷款如此大的金额。同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下滑,中国国内舆论普遍对俄罗斯经济不看好,对俄罗斯的信用也持怀疑态度,向俄罗斯石油公司一次性贷款60亿美元在中国金融界很难得到支持。

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召开会议协调各部门意见。只有马凯和我态度明确,主张给俄罗斯石油公司提供这笔贷款。我们认为中国需要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而且从俄罗斯的进口量还在逐年增多,只要这笔贷款与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挂钩,贷款的风险是可控的,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扩大对俄能源合作,打破建设中俄原油管道的僵局。当时由陈元同志任行长的国家开发银行一向秉持按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的贷款方针,陈元同志提出开发性金融的贷款思路。

中俄原油管道前后谈判了15年。

20世纪90年代,石油部门就开始与俄罗斯方面接触。初期,中石油与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接触,但俄罗斯联邦政府与尤科斯想法不一致,项目没有实质进展,后又经历了多重波折,再后来,这6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方案,赢得了输油支线中国优先地位。

具体来看,2004年,俄联邦政府公开拍卖尤科斯公司下属子公司尤甘斯油气公司76.79%股份,用以解决尤科斯的税务问题。贝加尔金融集团竞价胜出。此后,俄罗斯石油公司通过收购贝加尔金融集团全部股份,成为尤甘斯油气公司76.79%股份的所有者,而尤科斯公司的美国股东在美国起诉俄罗斯联邦政府侵吞私有财产。俄罗斯石油公司为筹集资金向中国方面提出了贷款换石油的合作方案。2005年,中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贸易合同,根据合同,俄方面将在2005年至2010年通过铁路向中国供油4840万吨,并从中方获得贷款60亿美元,以原油贸易获得的收益偿还贷款。

二、三峡电力外送

三峡工程建成的时候恰逢用电低谷时期,许多省市表示难以接受三峡的电力。重庆过去说,重庆为三峡移民作出了牺牲,应该分三峡的电。后来又说重庆为三峡移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能接受三峡的电。再后来重庆地区主要消纳四川二滩电站的水电。但是后来用电又紧张了,特别是在枯水期缺电,重庆就责怪三峡为什么不给重庆供电。

河南说自己是以火电为主,不需要三峡的电。江西说自己是一个农业小省,不需要多少电。安徽也说自己是农业省,而且有两淮煤矿,也不需要三峡的电。只有江苏、上海、浙江始终表示接受三峡的电。

在供电紧张的时期,湖北省代表团曾有人质疑为什么要把三峡的电力远送到华东地区,为什么不能留在湖北发展湖北经济,但是他们不知道,三峡发的电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相差悬殊。在丰水期可以发到近2000万千瓦,而在枯水期仅有550万千瓦左右。要解决这一丰枯期的巨大缺口,必须在湖北建设1000万千瓦以上的火力发电来平衡,但在丰水期时这1000万千瓦的火电又将停发,这是非常不经济的,只有互联互通互供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之道。

1999年前,我国电网仍是各区域电网互不相连状态,各管各的。同年,张国宝担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分管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工业科技等方面的工作。上任后,张国宝对电网建设的想法是把分散、独立的大大小小的电网建设成在全国范围内能够互联互通互供的统一大电网。而从三峡电力外送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当时,各地对于电力互联互通互供的必要性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2011年初,张国宝从国家能源局局长岗位退下来的时候,全国大陆电网的互联互通已经实现。如今,在辽阔的国土上,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到南海之滨的海南岛都由一个互联互通的电网覆盖,让人不禁感叹,这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工程。

三、专家评第一的设计方案老百姓最不喜欢,被专家淘汰的设计方案老百姓投票却得了第一

朱镕基总理确定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方案采用世界招标的办法选定。各国参加投票的方案,由吴良镛担任组长的13人专家委员会评选。专家组评出的最佳设计方案是日本方案。同时,根据朱镕基总理的指示,将各国参与投票的设计模型放在历史博物馆,让广大参观者投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案。结果群众选出最喜欢的设计方案居然是被专家们淘汰掉的加拿大的方案。最后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尊重了群众的意见,让加拿大的方案进入第二轮投票。

在投票前,朱总理指示,不要受任何框框的束缚。

进入第二轮投票的加拿大方案的设计人员在猜测中国人喜欢什么样的设计时,他们想到的是长城、红墙黄瓦,所以修改了第一轮的设计,把墙体设计成像长城一样,看起来有点不中不洋、不伦不类。结果在第二轮投票中,加拿大方案被淘汰出局。

被专家组评为第二名的是英国的一个设计方案。但是,根据朱镕基总理不受任何框框束缚的指导思想,法国安德鲁的没有任何框框的椭球方案脱颖而出。

现在国家大剧院的地点是周总理确定的,因为种种原因,1998年才准备建设。关于其设计方案,争论和分歧一直不断,但是,“建一个世界一流的建筑、不要受过去框框的束缚”的思路是明晰的。最后,赞成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椭球方案的占大多数。

其间,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是不同人群对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持不同的观感。文化界普遍赞成安德鲁的设计。人大和政协的文化界代表、委员,以英若诚为代表,要求采用安德鲁的椭球形设计方案。南方、北方的建筑界也有分歧。一般北方的建筑专家不喜欢安德鲁的设计,而在南方的建筑专家,如江浙、上海、广东一带的建筑师们比较倾向于采用安德鲁的设计方案。这种现象颇值得玩味。

四、发放3G牌照的时机

中国政府迟迟没有发放3G通信牌照,任正非带领孙亚芳等人到北京来找我,向我要求尽快发放3G通信牌照。他向我陈述的理由是现有的2G频率资源已经使用殆尽,移动通信的客户还在迅速增加,因此必须尽快发放3G牌照以满足移动通信用户迅速增加的需要。我问任正非,现在给的2G通信频率资源最多能容纳多少移动通信手机?他当时没有能够回答出来。

20世纪90年代,3G有了WCDMA、CDMA2000两个国际标准,中国也研发了TD-SCDMA标准 。每个标准都在游说中国政府采用他们的标准发放3G牌照。华为对三个标准都进行了技术研发,也希望政府能尽快发放3G牌照。但当时,张国宝认为,2G的频率资源还没到完全山穷水尽的地步,应该有一定时间让中国TD-SCDMA丰满起来。后来,张国宝和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回顾这段历史,奚国华也认为,如果在奥运会前我们顶不住压力,迅速扩大3G,那一定是WCDMA的天下了。

五、芯片产业错失了一位重要人才

我多次见过张汝京,其中有几次是在上海的工厂建设工地。张汝京是一个非常投入、非常勤奋、非常专业的人。我见他的时候正是午饭时间,他就在工地的简易办公室里吃一个饭盒。但是遗憾的是,陈水扁上台以后,对他拼命打压,还罚款15.5万美元。台积电告他技术侵权,在美国加州法院起诉——因为张汝京在中国台湾地区创办的世大半导体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其他股东卖给了台积电,而张汝京带到大陆来的团队大都是世大的技术骨干。结果张汝京败诉,被罚巨额罚款。过了不久又被第二次起诉说他违反和解协议,在0.13微米芯片上侵权。这次中芯国际在北京高院反诉台积电,律师也信心满满,但却被北京高院驳回不受理,没有进入审理程序。相关部门作壁上观,没有人了解和调解,完全把张汝京当成了一个局外人。现在想来有点不可思议。最后张汝京再次败诉,被罚巨额罚款,含泪辞职。

影响集成电路发展的因素中,张国宝把人才,而不是体制放在第一位。而一度错失张汝京这位有可能成为中国集成电路领军人物的人才,令他十分惋惜。

张汝京有着在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建设一系列集成电路工厂的丰富经验,曾在上海、北京建设了12英寸的芯片生产企业,这些厂的水平远高于早年原电子工业部建设的908工程和909工程。这些厂也是现在中芯国际的前身。在张国宝看来,张汝京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军人物。不敢说张汝京可以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张忠谋比肩,至少不大逊于张忠谋。后来,张汝京的曲折也令张国宝感叹:“那时我们对领军人物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失去了张汝京这样一位领军人物,错失良机。”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24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