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民: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住 谢玮) 12月23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2023年会(第十届)在深圳召开。CWM50顾问、中央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在会上表示,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促进居民消费更快增长,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下一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更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最主要的需求来源,需要在观念、政策、体制等做出调整。

杨伟民.jpg

为此他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要转变观念,扩大投资是必要的,但是需要有机制性的资金来源,不能不断加大债务推动再投资,最终会形成经济的死循环。

二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现在消费较难的重要原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收入的背后是就业,就业取决于经济增长,特别是当前要促进收入、就业、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三是营造有利于扩大而不是限制居民消费的政策环境。各级政策,包括各部门、各地区把工作重心和政策更多放在居民消费上,至少放在投资同等状态的地位上。比如,实行给居民让利的金融政策,给居民减税降费和加大转移支付的财税政策。再比如,对不同收入群体实行有针对性政策,对低收入者重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中等收入群体重在不干预、不限制;对高端收入者重在扩大高端消费品和高端服务的供给等。

四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消费品的档次和质量。我国总供给是大于总需求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消费品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相当一部分的消费品和服务需要大量进口,有些是因为资源不足,比如说食用植物油,有些是创新不足,比如说日化大量不足,有些因为体制机制或者政策供给不足,像广义的文化行业都是净进口。

五是推动身份证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创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环境。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得非常清楚,先推动基础性制度的改革来构建房地产新的模式,新的住房制度不能仅限于满足城市户籍人口的住房需求,现在更大需求是要满足3亿左右非户籍人口在城市就业地居住怎么买房。更主要是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这些地方非户籍人口占比很多,同时启动面向农民工的安居工程。

六是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只有500元,相当于城市的1/10,关键是房子,农民工一生干了二十年回到农村盖了一个房子,而这个房子不是财产,因为不可以准让、不能进入市场,只有贬值没有升值。所以要解放思想,推动产权制度创新。

七是推动行政区划改革,减少政府行政管理支出。我国行政单位比较多,一个一个行政单位,管理效率比较低,财政负担重,政府要过紧日子,需要考虑至少先不要大量增加人。现在情况一方面行政管理人员快速增加,过去十年增加了500多万,不包括事业单位,不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另外一方面,村、乡镇、县及一些城市人口大量减少,越来越多的人管着越来越少的人,管理效率肯定会低下。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