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省如何发力?长沙教育这样干……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郭志强)12月4日上午,湖南省省长毛伟明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教育强省工作,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送审稿)》。

其实,早在湖南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就作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决策部署,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出台实施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政策措施”。

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城市,早在2008年就提出教育强市战略,长沙教育体量大,教育强省建设的“排头兵”,该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852所,占全省的35%,对湖南省内兄弟城市可以发挥辐射、示范、带动作用。

1.png

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传贵

“建设教育强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湖南省情实际,回应群众强烈期待的应时之举,对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12月中旬,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传贵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

“长沙教育是一张靓丽名片”

长沙优质教育资源丰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在湖南全省甚至全国都有优势。

2022年,长沙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6.5%;小学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超100%,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98.3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3%,各项指标都位于全国前列。

孙传贵认为,“长沙教育布局好、质量优,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来长沙发展。长沙主要领导在招商引企等活动中,都将长沙教育作为一张靓丽名片,吸引各类企业和人才。”

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湖南建设教育强省的中心任务,但仍有一些学校、一些家长还没有树立科学的育人观、人才观,总认为“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对分数和升学看得过重。

孙传贵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坦言,“彻底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仍需要时间。一方面我们要抓好评价改革的‘牛鼻子’,深入推进教育质量增值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增值幅度和全面发展状况评价学校、评价师生。另一方面,我们要争取在教育数字化的新赛道上‘领跑’,通过长沙智慧教育迭代升级,收集、分析、学生成长的大数据,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扬长避短,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案,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

例如,长沙“四大名校”之一的长郡中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学校已经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工具,对数学有天赋的孩子,安排更高层次的辅导,让他们吃饱吃好;对艺术方面有潜能但数学不太好的孩子,则注重打好学科基础,艺术方面则花更多精力培养。

孙传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让会跑的跑得更快,而不是游得更好”,为每个学习者提供合适的教育,才是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核心要义之一。

“长沙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湖南省政府常务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长沙教育如何落实上述会议精神,推进长沙“品质教育”落地生根?

近年来,长沙市教育局对标湖南建设教育强省10条决定,横向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教育实践对比,深入找差距、找短板、找路子。

今年1月,长沙市教育局提出树立“品质教育”新品牌的发展方向,标志着长沙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8月,“树立‘品质教育’新品牌 构建长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范式”专题论坛在长沙召开,贯穿“品质教育”的理念成为共识,会议要求把各项工作和各所学校都建设成为“品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按照规划,长沙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问题,初步设了一个总目标:到2032年前后,基本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市,全面树立以“三有三成”(民生保障有力、支撑贡献有为、结构协调有序,学生健康成才、教师幸福成功、家校社携手成就)为主要特征的“品质教育”新品牌,构建与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孙传贵向记者说,“品质教育”以“三有三成”为主要特征,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宏观层面看,“三有”(即民生保障有力、支撑贡献有为、结构协调有序)主要聚焦教育本身,关注教育与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的关系,回应的是“如何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需要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改革创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实现从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城市强。

微观层面看,“三成”(即学生健康成才、教师幸福成功、家校社携手成就)指向教育中的人,关注学生、教师、家长的生命品质、学习品质和生活品质,回应的是“如何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孙传贵认为,“这需要全市每所学校、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丰富每个公民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达到新高度。”

采访中,多位基础教育长沙名校校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可以说,我们推进‘品质教育’,既是我们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建设教育强市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特色化、具象化表达。”

在孙传贵看来,要让“品质教育”落地生根,一方面要凝聚各方共识。长沙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长沙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外部土壤”。下一步,长沙将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凝聚树立“品质教育”新品牌,加快教育强市建设的共识。

孙传贵补充道,“另一方面要压实责任。对照2032年前后基本建成以‘品质教育’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教育强市的时间表,需要我们对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送审稿)》逐条逐项做好任务分解,同时,加强对建设落实情况的督导,完成从‘建设’到‘建成’的跨越。”

努力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供人才保障

针对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这一重大战略部署,长沙教育如何回答好“城市发展,长沙何为”这一时代答卷?

数据显示,2022年长沙全市新增中小学生8.4万人,占去年全市人口增量的46.3%。为了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年轻人,按照长沙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长沙教育制定了基础教育学位三年行动计划,将扩充26.97万个优质学位,逐步实现“学位等人”目标。

孙传贵告诉记者,“长沙必须放大基础教育品牌优势。充分发挥我市中小学校百年名校、百年老校多的优势,深入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办学,实施新品牌学校培育计划,让新建学校快速成长;加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共建,并优化人、财、物等资源配置,让薄弱学校快速补短,努力让每一个来长的新市民都能享受优质教育。”

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离不开全球研发人才在城市的落地,而高端人才优先考虑的还是子女就学问题。长沙市教育局落实人才子女教育优待政策,2019年以来累计安排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1481人,为落户长沙的高端人才群体子女就学提供了保障。

此外,长沙高等教育资源也十分丰富,主动服务高等院校发展十分必要。长沙全市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60所,从全国范围看,长沙普通高校和一流大学排名都靠前。

目前,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长沙还在布局“一城(湘江科学城)、一区(自贸区长沙片区集聚区)、三基地”(马栏山基地、科大金霞基地、大泽湖基地)四大实验室(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

孙传贵介绍称,“我们将继续支持在长高校及其附属学校的发展,努力办好在长高校的附属‘后院’,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努力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注入坚实基础、提供人才保障。”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