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转中心到中试基地: 专利转化服务正全面推进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石青川 | 成都、重庆报道

11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发布《中国知识产权运营年度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专利实施运用水平稳步提升,全国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等运营总次数达到50.7万次。

知识产权运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利转化的活跃程度,而活跃的专利转化或得益于近几年专利服务机构的密集出现。专利转化服务应解决哪些堵点?未来专利转化服务是否会诞生新趋势?

专利转化中的服务机构

11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3年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全国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2022年共创造收入超过2700亿元,从业人员人均营业收入为29.2万元。其中从事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的机构超过0.9万家。

得益于专利转化存在巨大市场需求,近几年相应的专利转化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技术转移中心成为近几年数量增长最快的机构之一。

科技部印发的《“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也明确提出,到2025年,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要达到20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达到15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达到500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超过60家,技术经理人数量突破3万名。

技术转移,就是为了促进专利转化而建立的机制之一。为了减少专利发明人因维护知识产权而耗费金钱与精力,同时保障专利发明人在专利运用后产生的收益,技术转移中心应运而生。

国际上专利转化模式成熟的国家,都有完备的技术转移中心体系,这些技术转移中心包括国家支持的在科研机构实验室等基础上建立的技术转移机构,在我国就是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依托高校建立的技术转移平台,在我国就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国家支持建立独立的技术转移平台,在我国就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及市场化的营利性技术转移平台,在我国也有一些市场化的公司。

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这一概念的提出,要追溯到2013年科技部印发的《技术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从2013年到2016年,经科技部批准,全国共计建立了11个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成都文澜国创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青白江区深耕技术服务领域,其董事长李恒认为,技术转移中心更像是中介机构,主要解决市场上信息差的问题。重庆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中心主任李晓林也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技术成果发明人可以将技术成果发布在技术转移平台上,有技术需求的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寻找相应的发明成果,技术转移平台上的技术经纪人则将这些技术成果转化并转移给企业,同时这些技术经纪人也会帮助需求方对科技成果进行推广。

技术转移中心成为不少有技术转化需求的发明人发布技术成果的首选平台。以重庆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平台易智网为例,目前平台上依然有21876项技术成果在寻求转移转化,同时有289项技术需求在寻找技术提供方。而从技术成果数量与技术需求数量悬殊的差距上也能看出,技术的产出与转移转化依然极大的不平衡。技术转移中心需加大转化力度,增加技术储备部分。

014.jpg

位于成都青白江区的中试基地

100/天制革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验证装置


专利转化与专利估值

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立到现在刚好10年时间。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其中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远低于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的48.1%。

不到4%的转化率很低,不少旁观者认为,可提升的空间非常大,稍微努点力,翻个倍很容易。但其实不然,李恒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能轻易翻倍的理论基础是剩下96%的专利可以转化,就像挖金子,首先要判断的是,下面是不是金矿。

李恒说,高校是做科学研究的,本身不是以创造产业化来盈利的机构。大学老师的本职工作是做好教学与研究,加之不少科研院所在鼓励做基础科学研究,所以高校老师的研究未必全是以产业化为方向的研究,在专利转化的管理方面,可以将基础科学类研究成果与产业化研究成果进行区分。

西部地区某市科技局工作人员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高校转化率不高原因很复杂,例如有些专利就不适合转化,而且资本不是傻瓜,好转化的专利在诞生后不久就被转化了,剩下这部分即使能转化,也都是转化起来需要克服很多困难的,花费那么高成本进行转化,企业肯定要考虑能否获得对等的回报。

中国企业与高校和研究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已经有很多年历史。李恒认为,这些产学研的合作就是专利转化的前身。所以专利转化并不新,只是在这个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专利转化以新的形态出现后,这个概念出现了模糊。例如什么情况叫科研成果的转化成功?多个受访者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企业方面受访者认为,只要企业受让了相关专利并进行了运用就叫转化成功;科研机构方面受访者则认为,科研成果的论文经过验证并成为技术储备可叫转化成功;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方面的受访者则认为,能拿到市场上进行转移、交易与质押的知识产权才叫作转化成功。

专利转化是为了便于专利估价,并以此进行技术转移,而对专利转化成功的判定争议也使专利在市场上的价值评估成为难点。

从事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王晨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市面上对知识产权的评估方式有多种,收益法是目前最常见的评估方式,即未来该专利能为企业带来多少收益,这些就要基于企业的财报数据进行测算。但也有成本法,即计算这项专利技术投入的成本有多少,人力成本与专利的维护成本都会计算在内。另外还有市场法,主要适用于流通情况比较好的专利,直接参考市场上同类型专利的流通价格。

重庆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系主任曾野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这些评估方式中,收益法可以评估其产生的价值,且风险相对是最小的,所以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最容易被接受。能进行实际生产的知识产权相对来说更容易在市场中进行转移与转化。

中试成为专利转化的关键环节

若从专利转移与流通的需求出发,最终能形成稳定生产的科研成果才叫转化成功。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中试工程师钟诚认为,从专利诞生到推向市场的转化不那么简单,专利的诞生为科学家0到1原创技术的研发阶段;规模化生产则为专利、科研成果在企业进行产业化生产以及产品正式在市场上流通销售的阶段。从科研成果到变为生产力,这个过程实际上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钟诚提到,有些专利技术在实验室是可行的,但到了生产线可能就无法实施,“比如我们曾做过一个低温高效新型分离技术的中试,试验预计,该技术可以运用在酒糟处理上,但通过中试放大后发现,酒糟含有多糖物质有黏性,用久了会堵塞设备,该问题一直困扰着该技术的转化应用。但好在通过中试发现,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处理油田开采时产生的油基钻屑,并可回收高品质油,这项技术才最终成功转化,而后在酒糟处理上也形成了突破。”

“还有一些专利存在多种可能性,例如我们曾做过的一个超导方面的项目,它既可以用在核磁共振中一个无接触式的电源上,也可以用在铝制品加工行业一种特殊设备中的无接触电源器上。从经济价值来看,用在核磁共振中当然更好,但是中试后就会发现,医疗器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管理都非常严格,如果要替换其中一个核心部件,不仅涉及性能是否达到要求的问题,还要涉及许多相关管理标准的修改。”李恒也举例认为,中试也是在给专利转化提供低成本试错。

那么中试到底是什么?要实现从专利的诞生到规模化生产两个阶段的跨越,需要经历完整的将科研思维与工程化能力进行“1到100”的转化过程,而这个过程即是“中试”全流程环节。

“首先是概念验证,运用市场化思维逻辑和手段对专利转化落地可行性、商业性等进行调研、评估,以规划确定专利转化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路径。其次是工程化验证,成功通过概念验证的专利将作为一个中试项目正式入驻中试产业基地,我们采用‘一个项目、一支团队、一个公司’模式与拥有专利的科学家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当项目入驻基地后,我们会为项目匹配一支专业的工程师团队进行项目的工程化验证,通过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实验验证、熟化放大等工程化验证服务全流程环节,将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真正制造出来变成真正的产品。再次是商业化验证,通过工程化验证后制造出来的产品,需要经过对产品的工艺、稳定性以及产品规模化生产的成本、市场、资金等相关问题进行验证,我们会通过稳定性评估、市场反馈验证、成本优化、供应链资源、资本导入等商业验证全流程环节有效解决产品在批量化生产前面临的相关问题,以确保产品顺利投产以及商业路径的畅通。”钟诚说,“最后是小批量生产,成功通过商业化验证阶段的产品便可以进行企业内部小批量生产,我们会与科学家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共同孵化项目与公司进行小批量生产并进行市场销售,在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最终实现专利的成功转化和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中试的过程也为投资机构提供了参考,钟诚也透露,近两年一些国资背景的科技创投资金,更青睐于投资经过中试的技术。

中试过程在不少企业中早已在进行,记者通过查阅发现,不少上市公司的公告中都提到过新产品已通过中试等描述。曾野同样透露,不少企业的知识产权确实都有中试这个步骤,但独立的中试服务平台近几年才陆续出现。

中试未来的路径

记者经过查阅发现,近两年各地都在陆续建立大批中试基地。

11月29日,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7家中试基地,以及先进半导体技术概念验证中心等4个概念验证中心,在湖南湘江新区正式揭牌。两个月前,上海也刚刚发布《上海市新材料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在郑州高新区建设了近3万平方米的中试基地,在金水区金科智汇谷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化学化工创新与中试基地;洛阳2023年也新增4家中试基地。

“中试基地的建立并不简单,因为中试不仅要实现科研成果的工程化转化,还需要将孵化出来的产品及技术进行小规模的生产、运用,以及深入行业市场的调研与探索,所以,建立一个中试基地等于建了一个小型的生产工厂。例如新材料行业,除了需要一定的场地以及购置类似反应釜这些设备外,还需要达到安评环评等安全生产标准并取得相关证照等。”钟诚透露,中试基地是多专业复合型的放大验证过程,比专利申请复杂得多。

国内专利转化与技术储备该如何进一步推行?

李恒认为,随着国家在专利转化方面的导引,科研机构进行专利转化的动作将增加,而这些服务性质的中试基地将满足科研机构的需求。同时中试基地并非“一招鲜吃遍天”,按照钟诚所讲,为了实现中试设备与生产条件能持续产生价值,中试基地的建立必须符合特定行业或领域的特性。

“必须是符合当地产业特点的,要有产业配套、上下游配套、人才配套等配套环节才能建中试基地。”李恒说,目前各个行业的中试基地逐渐都建立起来,但在一些管理措施和鼓励政策上存在未针对不同领域特性分行业管理的情况,“每个行业中试的成本跟周期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新材料行业,中试成本就高,一个中试项目可能至少耗费上百万,但应用于电子领域的中试成本就很低,10万到20万就能做。他们一年可以做上百个中试,而我们一年可能只能10个左右。因此不同行业之间中试具有极大的差异性,随着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越来越快,专利转化的服务机构也应尽快分行业进行管理”。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23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