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专利产业化率, 资本如何发力?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国家知识产权局6月30日发布的《二〇二二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指出,截至2022年底,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21.2万件,同比增长17.1%。

不仅如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过去5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2022年增至36.7%,创5年新高。

专利发展成就显而易见,但问题亦比较突出。《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一边是专利数量的高增长率,一边是高校专利产业化率低,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金融如何助力提高专利的产业化率?

高校专利唯项目和论文论?

一组有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数据,让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韩秀成既喜又忧。

喜的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近5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忧的是,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

“才3.9%!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高校专利在立项研发的时候没有紧盯市场。一个好的专利,一定是产学研结合,面向市场和适应市场需求的。”韩秀成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高校专利产业化率低,在现实中不乏案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厅长罗海山所作的《关于2022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所高校累计获得了1.79亿元的财政投入科研经费,实施了702个科研项目,但仅有5个项目成功实现市场转化,占比仅为0.71%;而另一所高校累计获得了1.31亿元的科研经费,实施了862个科研项目,实现成果转化为零。

花了那么多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不高甚至为零,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韩秀成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高校的专利在立项完成之后就去发表论文、评职称了,而发表完论文,专利的基本使命也就完成了。但是,一定程度上说,科研一定要跟市场跟企业相结合,才会成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当前高校开展的科研,存在唯项目、唯论文倾向,高校科研导向存在严重问题。

“唯项目是指重视项目申请、轻视具体研究,因为申请项目本身就是教师、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唯论文主要表现在以发表论文作为科研目标。高校关注的是发表论文,而不是取得可以进行转化的成果。这也是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存在的共性问题。”熊丙奇说。

高校“唯论文”的不良导向危害极大。熊丙奇进一步表示:“以发表论文为导向,把发表论文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这不但导致科研急功近利,追求发表论文而不重视实际的创新价值,还催生弄虚作假,比如有的教师花钱请人代写论文、运作发表论文。”

这显然与我国的科研宗旨背道而驰。事实上,自1988年5月3日国务院作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来,我国科研的“产学研用”链条一直未能完全打通。韩秀成对此表示担忧:“目前高校和院所的成果与企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存在大量‘沉睡’专利,主要是两个问题导致:一是政策导向,二是体制机制问题。这跟高校的评价指标有关,高校的评价指标就是做了多少课题特别是国家级重大课题、发表了多少论文。指挥棒非常重要,如果不从机制体制上解决,‘产学研用’链条就不可能打通,高校专利产业化问题也很难彻底改变。”

相比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利产业化率略高。《报告》显示,我国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韩秀成一语道破,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主要原因是当前很多科研机构本身就是公司化,他们有自己的公司,但更多还是跟企业合作,所以专利产业化率会比高校更高一些。”

高校专利不受资本青睐

“我国高校研发的专利很多,但真正有市场价值的专利只占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专利在市场化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太多价值。”新龙升资本董事长曲敬东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知名投资人,曲敬东有过创业、大企业高管、专业投资经历,曾从业于信息技术行业。因上述原因,他在过去10多年主要关注七大新兴产业中的科技创新企业,投资了几十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却很少对高校专利进行投资。

因为曾任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兼投资委员会主任,近些年曲敬东经常往高校跑,多次跟高校老师们就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进行深度交流。

“我发现,投资高校专利的风险比较大。其实不只是我们,多数资本都不愿意过早地在专利阶段进行投资,资本对高校专利的投资还是比较谨慎的。”曲敬东表示。

除了专利是否具有价值,专利转化周期长也是其不受资本“待见”的原因之一。

互动百科创始人、元禾厚望投资创始合伙人潘海东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周期需要经过技术研发、技术验证、市场调研、商业化策略制定、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多个阶段,不仅需要大量资金、人才和资源支持,也会受技术、市场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转化周期比较长,“有的可能长达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单单只是为投资专利,然后通过授权出售专利获利,这对投资机构和资本来说,挑战非常大”。

除了看重专利价值、专利转化周期,资本还会看重哪些?北京八月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青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资本还会看重发明专利的各种人才,除了技术人才,还包括管理人才、运营人才、市场人才、融资人才等,而高校、科研院所缺少这些人才配备,这也是资本不敢投资的原因之一。”

今年7月,八月瓜科技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成为国内以专利数据为核心的科技信息大数据领域首家获此殊荣的公司,作为业内人士,李长青深知资本的偏好,“高校发明专利要想商业化,可能需要第一发明人跳出高校,全身心地做好转化。但目前从高校来说,专利发明人一旦跳出体制,难以再回去。对专利发明人而言,如果其专利发明商业化不理想,而又离开了体制,很可能处于‘两头落空’的境地。这些都制约着资金对高校发明专利的投资。”

龙头企业专利转化能力强

专利产业化率体现的是将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目前,相较高校和科研院所,我国企业专利产业化能力不断提高,在国内发明专利的有效量中,近七成由企业拥有。《报告》显示,2022年,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韩秀成对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给予积极肯定,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48.1%,已经接近50%,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已经很高,即便是如美国、日本等外国企业,其专利产业化率也只在50%左右。”

他同时强调:“我们需要关注产业化率,但不要片面追求产业化率,更应该关注和重视的是产业化的规模效益。只有那些能够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创造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产业化,才具有实际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发明专利中,大中型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同比上升。《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大、中型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分别为50.9%和55.4%,较上年分别提高3.8%和0.8%;《报告》称:“国内龙头企业专利转移转化能力较强,带动中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不断提高。”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分别为56.1%和65.3%,分别比我国企业平均水平高8和17.2个百分点,堪称专利产业化的一大亮点。

潘海东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解释,大中型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并不缺乏资金,再加上所拥有的专利又具有比较强的市场化前景,所以专利的产业化率相对较高;而那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方向,也不缺乏资金支持,实现产业化并不难。相比之下,那些具有专利的中小企业融资最为困难。

众所周知,我国民营经济贡献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80%以上的城镇就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支持,但是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往往面临缺乏抵押担保等问题,他们的融资难题该如何解决?

拥有专利的传统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困境

小时候受长辈的影响,徐明月经常去桑椹园里去采摘桑葚,看到很多桑葚坏在地上,感到很可惜。

“我比较喜欢吃桑葚,而桑葚的保存和运输难度较大,容易损坏和腐烂,正好家里有个祖传秘方,2021年7月大学毕业,我就想以桑葚为原料做成产品,这样能够改变桑果浪费的情况。”

2022年9月,徐明月注册成立了河南省题目酒业有限公司,将加工生产桑葚的基地主建在河南省民权县。在企业开始运作初期,她就将祖传秘方申请了专利。

“我们公司主要生产桑葚酒、植物原浆等一系列养生产品。经过两年创业实践,目前想进一步扩大投资。计划筹集3亿元,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改良加工车间、品种以及基础种植设施。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筹钱。”

徐明月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尽管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但到目前为止,大学生创业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融资难仍是阻碍大学生创业的绊脚石。

她向记者历数目前面临的几个融资难题。从银行贷款方面,由于银行贷款限制性条件比较多,条条都很苛刻,尤其注重申请贷款人的偿还能力。鉴于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不高,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贷款是基本形式,但中小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较少,加上财务制度不健全,破产率比较高,多数商业银行认为风险太高而产生惜贷现象,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从风险投资方面,不少风险投资对大学生创业持怀疑态度,“相比之下,风险投资比较青睐高科技企业,而不愿给我们这些传统企业机会,所以我能拿到风险投资的概率非常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政府扶持资金有限,商业银行惜贷,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又困难重重……在融资的路途上,徐明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她依然不放弃希望:“桑葚种植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一个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将桑葚加工成产品,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希望国家出台更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让我们的融资渠道变得更为通畅。”

这并非个案。《报告》显示,小型、微型企业反映“缺乏资金、设备或场地”的比例分别为 42.7%和 48.9%,比大型、中型企业高出 20 多个百分点。

政策持续发力助推专利市场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专利转化运用。10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该《方案》。《方案》中关于“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提到:探索创业投资等多元资本投入机制,通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企业专利产业化的资金支持,支持以“科技成果+认股权”方式入股企业。

曲敬东对上述举措给予积极肯定,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对于那些具有市场价值的专利,可以将其进行估值、作价换成股份。对高校或者中小企业而言,这肯定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也是一种新模式。”

此外,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近期,针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政策纷至沓来。为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11月27日,央行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从畅通信贷、债券、股权多元融资渠道,为民营经济提供全方位融资支持,到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再到强化正向激励、优化配套政策……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堪称覆盖金融各领域、多维度的“红利包”。

这对民营企业,包括拥有专利面临融资难困境的民营企业而言,无异于一场及时雨。潘海东对此感触颇深:“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举措对拥有专利的面临融资难困境的民营企业而言,是具有充分实践意义的‘指导书’,25条举措强化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捷度。”

除了上述政策举措,李长青认为,还应增加科技创投基金的资金来源,“由于科技创投基金均从事长期投资,需要特别注重为之拓宽长期资本来源,建议允许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商业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将不超过一定比例的资金投资于科技创投基金,成为科技创投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

多管齐下提高风险投资对专利转化积极性

为完善风险投资市场化体制机制,提高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产业化率,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建立推进高校、科研院所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

9月5日,青岛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联合办公室揭牌成立,该联合办公室借鉴国外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模式,建立覆盖成果披露、培育增值、市场推广、转化落地等全流程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促进科技资源的综合集成和高效配置,加速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安徽省科技厅此前也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技术转移机构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3年底,全省本科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全面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有效运行并发挥作用。

潘海东对此表示认同,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世界上已经有许多研究型大学建立了独立的技术转移部门,即知识转移办公室,负责管理和将大学研究、开发的知识产权商业化。“从目前的科技成果看,高校、科研院所距离满足经济社会的产业化需求还存在一定距离,我们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必将加快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此外,潘海东还提出,应鼓励高科技企业以联盟形式建立基于技术标准的专利池或专利组合运营企业,以促进高价值知识产权与资本有效对接、获得资本青睐,提高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率。

关于如何提高风险投资对专利转化的积极性,曲敬东则从平台建设的角度提出建议说,资本对专利的投资,可以通过授权转让方式获得价值,这就需要退出的专利平台通道,“虽然目前地方上已经有一些专利交易平台,但是全国层面的一体化建设通道并未打通,只有把交易市场完备起来,更多的资金才会往专利方面投入。”

李长青认为,还应增设政府引导的股权投资基金(VC、PE),为民间投资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虽然目前银行给科技创新企业信用贷款增加了支持力度,但是很多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早期研发投入大、收入不高,存在企业不敢贷、银行也不愿贷的局面。因此,建议引导金融机构、央企、国企成立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采取市场化运营,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给予资金支持。”李长青说。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23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