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一个价,满珠澳白暴涨10倍
狂涨的珍珠竟因海水污染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霁瑶|北京报道

“前两月这个点位的淡水耳钉才500元,怎么现在开口要价1000元了?”面对珍珠店家的要价,《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有些惊讶。

“现在几乎一周一个价!你前几个月买的款,我甚至愿意回收再卖,买到就是赚到!”店家如是回复。

店家话语虽有夸张成分,但也折射出珍珠价格暴涨的现状。今年以来,记者几乎每个月都会去北京红桥市场,眼睁睁看着珍珠一个月一个价,也见证了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涌入。

在继黄金热之后,作为“妈妈严选”的珍珠,也迎来了年轻群体的追捧,等到了这“泼天的富贵”。

年轻人爆买珍珠

9月下旬的一个周末,记者来到北京红桥市场三楼。作为北京老牌的珍珠市场,这里的装潢充满了上世纪90年代的风格,整体有些破败。与周遭老旧的环境不同,许多珍珠柜台前挤满了年轻姑娘。

“90后”女孩周凡就是其中一员。她正在一家珍珠柜台比对手头珍珠的珠光。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在今年3月的一个珠宝展上“入坑”珍珠。“我就是看见一个姐姐戴上珍珠耳环后,那光泽,哇!整个人的气质都变好了!”周凡说。在此之前,她一直觉得珍珠是“妈妈”“阿姨”们的最爱。

“入坑”半年,周凡经常到红桥市场闲逛,也常在线上“蹲”直播开蚌,来来回回在这上面的花费已有三四万元,其间,她也对珍珠的品类、价格有了一定了解。在店家给一对大溪地耳环报出1900元的价格时,周凡摇摇头,说出了自己的心理价位——1200元。

“现在的小姑娘可‘精’了!会看会挑,懂行还会砍价。”与周凡讨价的店家说。在周凡作势要走的时候,店家叫住她:“1500好不啦,小姑娘!”

“我身边今年‘入坑’珍珠的年轻朋友特别多,有朋友为了价格更便宜,还直接飞到诸暨买。我也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刷到年轻网友的买珠攻略。”周凡说。

商家也有如此感受。记者走访了多位商家后了解到,珍珠受众年轻化已是业内共识。

林昕从2018年开始代理售卖日本珍珠,她告诉记者:“头两年主要是日本客户,2020年年底开始有国内客人来咨询,今年就是年轻人多了很多。”

相较于钻石、黄金这种起步价就很昂贵的首饰,珍珠的价格算得上丰俭由人,价格区间跨度非常大,预算从几百块到几十万,都有相应的选择。例如前段时间陷入舆论风波的李佳琦就曾于9月份进行珍珠专场直播,产品价格在99元到18万元不等。“现在我这边上万元贵货的主力军还是阿姨,年轻人预算相对较低,普遍预算在3000~5000元。”林昕坦言。

红桥市场一家做了25年珍珠生意的商家告诉记者,今年客人明显比去年多了不少,尤其是年轻客群。随着客群年轻化,一些新颖的款式也更加流行。比如带有古典气质的巴洛克珍珠、充满个性的keshi等 (巴洛克珍珠即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keshi即一种伴生的“无核珍珠”)。

再看宏观数据,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统计,202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市场规模约7190亿元,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其中,珍珠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另据智研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珍珠行业市场规模达310.9亿元,超过2018年全年的306.5亿元。

对于今年珍珠爆火的原因,商家们认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线上电商尤其是直播间的助推;其二则是明星效应,一些珍珠品牌邀请了国内当红明星代言,再加上近期很多明星佩戴珍珠出现在公开场合,以及穿搭博主和电商平台进一步助推热度,从而迅速出圈。

而在近期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造成舆论风波后,珍珠行业也因此引发了一波“抢珠潮”。“很多人担心水质污染造成母贝进一步大量死亡。现在海水珍珠市面上大部分都是排海事件之前上市的珍珠,所以很多人都在抢购。”林昕说。

满珠澳白一年内涨价10倍,

有店家却赚得更少了

一面是高涨的消费需求,另一面则是一路飙升的价格。

今年1月,日本珍珠品牌御木本MIKIMOTO吹起了珍珠涨价的第一声号角,宣布在国际市场也实施20%的提价;同月,日本另一珍珠首饰品牌Tasaki也宣布于3月在中国市场提价,调价原因是“由于原材料,以及最近世界形势造成的各种费用上涨”。

随着珍珠品牌涨价,裸珠市场也应声齐涨,涨幅甚至让一些珍珠商家大呼“离谱”。

“今年从年初到现在涨太快了,最夸张的就是满珠链澳白。差不多涨了有10倍左右。”林昕告诉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不只澳白,其他海水珍珠也同样疯涨。

“去年年末,有客户买了一套真科研天女项链。当时售价是2万元左右。今年2—3月,也有顾客要天女,当时涨到了3万元左右。近期最新的天女价格已经达到5万~6万元了,而且品质还没有去年好。”林昕说。

“我们几个搞珠宝的小伙伴都觉得涨幅不太合理。”林昕直言,“现在的这股涨价风,我感觉跟之前某奢侈品包涨价挺像。”

林昕的货源主要来自日本珍珠批发商和日本珠农等。她告诉记者,海水珍珠涨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海水水质污染,导致母贝大量死亡。

“海水珍珠生长期普遍较长,打底两年起步。澳白就更长,要好几年。海水母贝一个才产一颗,还不容易存活,容易产出不规则形状,现在就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林昕说。

由于海水珍珠动辄上千、上万元甚至更贵,不少年轻消费者会选择价格更为友好的淡水珍珠。但不承想,淡水珍珠的价格也跟着坐上了火箭。

周凡告诉记者,3月入手的一对10~11点位的淡水珍珠耳钉,当时价格为288元。今年7月她再去同样的店家,相似品相的产品,店家喊价500元,9月已经是900元了。

也有规模较大的珍珠商家尝到了这股消费热潮的“甜头”。在今年3月的中国国际珠宝展上,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光是浙江诸暨的一个珍珠品牌,两天参展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0多万元。

但一些规模较小的珍珠商家却表示,收入并没有明显提升。林昕告诉记者,她今年的收入反而下降了。“一些客人因为无法承受价格而流失。再加上上游货源在涨,我为了维持客源,会适当压价,所以收入反而少了。之前有个老板想和我合作从我这里拿货,他搞直播。但今年涨价太快,他觉得没啥赚了,也就不了了之了。”林昕说。

(文中周凡为化名,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9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