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谢玮
9月22日至24日,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如期举行。今年峰会以“迈向新征程的中国与世界:复苏与挑战”为主题,反映了各方对经济复苏的期待和对风险挑战的担忧。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哪些挑战?当前国际环境纷繁复杂,多边合作面临哪些挑战?迈向新征程中,新动能在哪里?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变局中,找到和平与发展的稳定之锚?在峰会上,多国嘉宾对此进行了研判和建言。
视觉中国
坚持合作发展,共迎新老挑战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开幕式上说,过去50年里,中美关系的主基调始终是合作。当前,中美关系确实变得更加复杂,但前景依然光明。他强调,脱钩对中美两国来说都是不利的,重中之重是中美之间应加强相互沟通和了解。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不能忽略中国,真正的全球化进程不能没有中国参与。
基辛格特别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必须得到有效管控,而这可以成为中美对话与合作的领域。同时,其他国家也应参与进来,共同制定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治理体系规则。
“复杂”与“合作”,这也是美国第70任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对中美关系的判断和期许。他强调,中美究竟是塑造建设性关系还是对抗性关系,将深刻影响国际秩序的发展前景。两国只有努力在关键议题上寻求合作,才能实现双方利益,同时也将惠及世界各国。
欧洲委员会常务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则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几乎所有的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去几十年,全球经济增长一直受到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支撑。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对欧盟来说意义重大。
“一系列冲击正在促使各国将政策重点从效率转向韧性,我们不应低估这些挑战和地缘政治变化的严重性。欧盟和中国可以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应对这些问题。” 东布罗夫斯基斯特别指出了合作的重要性。
“现在全球面临多重的挑战和危机,新老挑战彼此交织。”外滩峰会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法兰西伦理政治科学院院长、欧洲央行原行长特里谢认为,地缘政治紧张,通胀卷土重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发展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产生深远影响,这些都要去深度理解并妥善解决。
“当前全球都面临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挑战。因为各方面原因,全球经济格局正面临着重大调整和变化,但是全球依然有共同任务、共同诉求。”外滩金融峰会组委会执行主席、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说,所以,依然要奏响交流互动、促进合作的主旋律。同时,依然要写好加强协商、携手共进的大文章。这就更需要以对话推动共识,以共识加强合作。
视觉中国
中国发展带给世界的是新机遇
“新兴市场已经显示出相当强的韧性,其在加速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方面仍大有可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进行艰难的改革,即使今天的改革可能要到未来才能见效。但这是一项非常值得的投资,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随时做好支持准备的投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在2023外滩金融峰会上如是说。
戈皮纳特表示,如果将新兴市场经济体(EMs)看作一个整体,它们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40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已从少于40%上升到今天的近60%。在经历了三年的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和一系列极端气候事件后,新兴市场经济体也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
“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恢复速度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应当看到,中国经济运行也面临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同样应当看到,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也不会改变。” 9月23日在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这样说。
宁吉喆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放缓,中国经济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态势。今年初,市场曾预期中国经济将迎来一个快速修复过程,但实际恢复的过程既在持续又有波动。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2.2%,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0.8%,7月份若干指标不尽如人意,8月份主要指标边际改善。
宁吉喆认为,中国经济前景可期,很多领域都有很大潜力:居民消费空间广、潜力大;中国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缺口多、潜力大;中国创新发展的动能在,潜力大;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在路上、潜力大;中国对外开放市场阔、潜力大。
“中国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2.64亿60岁以上老年人,他们对住房、看病、求学、养老、育幼等需求很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空间广阔。”宁吉喆说。此外,在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的缺口方面,比如在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建设、建筑节能低碳改造、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中国有较多的潜力空间以及历史欠账,这是今后必须要做的事情,亟须加大投资补短板强弱项,其资金来源可以通过发行专项债、长期债等多渠道解决。
“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一个显著优势。” 宁吉喆说,目前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年,近5年毕业的大学生4000多万人,这些高素质人员的聪明才智亟待发挥,人才红利、工程师红利急需释放。
“为此,须拆除那些阻碍创新的藩篱,比如,一些新产业和新业态仍然受到限制、创新的生态环境还不完善、发明创造归属和权益分配改革仍不到位、知识产权保护在一些方面也还没落实,打破藩篱才能方便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员投入创业创新创造。”宁吉喆说,这必将大幅提高各行业的生产率,有利于把中国打造成科技创新的“梦工厂”和“试验田”,既可以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动力支撑,也可以为推动全球经济恢复繁荣培育新的增长引擎。
他表示,中国的发展带给世界的不是风险,而是合作的新机遇。中国将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日本“资产负债表衰退”之鉴
今年以来,关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的舆论热度较高。
在2023外滩金融峰会上,提出该理论的野村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就此展开了对谈。
辜朝明解释了提出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概念的背景:在1997、1998年左右,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大家对资金没有需求,而是在不断偿付债务,这可能会带来资产负债表问题。大家在泡沫期间加了杠杆,泡沫破灭后资产价格下降,但负债并没有下降,所以资产负债表实际上处于破产边缘。日本花了20年时间修复了资产负债表。
“如果没有人借钱,大家都在修复资产负债表,那么货币政策基本上就没用了。” 辜朝明进一步解释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后果。在他看来,“在资产负债表衰退中,政府必须借钱才能保持经济运转。央行应该是最后的借贷人,政府是最后的贷款人”。
如何判断是否进入资产负债表衰退?辜朝明表示:“要知道谁在借钱,谁在贷款。”“如果大家都比较担心未来,不想借钱,还在还钱,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可能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
在辜朝明看来,美国、欧洲、日本都存在资产负债表的问题。日本虽然做得不够好,但最终还是使得经济能够保持运转。
他表示,欧洲经济应该进行结构化改革,但问题是欧洲的资产负债表问题没有解决。首要任务是要把资产负债表问题解决,否则经济会每况愈下,经济衰退不会等到结构化改革之后再进行。
余永定则明确指出:“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中国正在经历‘资产负债表衰退’。”
他认为,中国需要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中国政府应该放弃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标准,采取更加现实的措施,也许应该更加重视通胀目标,例如,如果通胀率低于3%,就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中国的困扰并不是通胀,这种情况下用一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难。”余永定表示,目前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打造一个环境,鼓励企业投资、刺激老百姓消费。“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大环境,我们很难让企业投资,也很难让家庭敢花钱。”
余永定提出,通过积极采取行动,避免“资产负债表衰退”。具体而言,一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要妥善处理房地产开发商的债务问题,三要更好地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要留政策空间,要有回旋余地,要把这些问题做好才行。”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