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是否应当“降准”? ——注入长期流动性乃当务之急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又逢月末,短期利率有所翘头,说明市场短期资金有些吃紧。尽管央行也加大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力度,但是不是通过短期流动性的释放,度过月末市场就又回归常态?恐怕不行。第一,预算内的地方政府债务发行恐怕需要放量了,而且债务期限较长,这不仅对下半年经济状况意义重大,而且也是“化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第二,支持资本市场也要求央行更多释放长期流动性。

所以,从总体力度看,单纯降低10个基点的一年期贷款利率恐怕不够。在美联储号称继续加息,美元因加息升值而致使人民币汇率走势较为疲弱,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央行继续沿袭通过“降息”释放短期流动性的做法,其之于经济影响效果恐怕不会太好。

那该怎么办?转变货币政策方式,引入以“长期流动性释放”为主的“数量调节”方式。

货币政策改革,从“单一数量调节”到“数量、价格两条腿走路”是改革,从“数量、价格两条腿走路”再到“单一利率调节”同样是改革,而这些改革过程实际都是否定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原本就是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要依据客观经济需求,选择最佳调节方式。

无论是数量还是价格,它们都是工具,央行不管采用哪个工具实施货币调节,都是市场化的调节手段。不能简单认为“数量工具的使用是在否定利率市场化改革”。

实际上,现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在采用“数量和价格两条腿走路”的货币政策,而且,与历史上的“两条腿走路”货币政策方式存在明显差异:过去数量手段也是基于短期流动性收放,而现在则更加重视长期流动性对于实体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这难道不是货币政策方式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改革吗?

从现实出发,现在让央行更偏重于数量调节,用大笔收购长期债券、同时压低货币乘数的方式向市场投放长期流动性,恐怕比较难。毕竟,我们还有7%以上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可以利用,但问题是:一手降准释放长期基础货币,一手又超量收回短期基础货币,这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放宽货币?而没有较为宽松的基础货币投放,信贷增量从何而来?实体经济所需长期资本从何而来?商业银行依托自身的货币派生能力真能破解“无米之炊”?

总之,货币政策方式应当改革,而且早改更主动。但无论改与不改,现在似乎都到了需要“降准”的时刻。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