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红旗渠:永不过时的精神传承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霁瑶

1970年,福建省云霄、东山两县的5万多位建设者,用“一钎一锤”“肩挑锄挖”的方式,逼水上山,穿嶂越涧,建成了长达85.81公里的向东渠,彻底解决了困扰两县千余年的干旱问题,时至今日依然哺育着万千儿女。

1974年3月13日,《人民日报》以“不尽江水滚滚来”为题,报道了向东渠的光辉事迹。在报道中,向东渠被称为“江南红旗渠”。

50余年前的建设奇迹,至今仍被两县人民所传颂。建设向东渠过程中孕育和铸就的精神,在新时代依然引领着云东两县儿女奋发向前。

今天,向东渠的主要建设地云霄已成为“全国地标注册第一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县”。通过立足特色优势产业,深化地标产业融合发展,延展地标产业链条,云霄的乡村振兴步伐越走越好。

072

“共产党就是要为人民服务”

虽然漳江穿城而过,但由于地势原因,江水水位太低,无法得以利用。云霄《县志》记载,从宋代至新中国成立的800多年来,该县发生过严重干旱20余次,“守着漳江种旱田”是千年来云霄的真实写照。

1969年底,刚刚调任云霄县委书记的李文庆了解到这个情况,深入各公社调研,他提出,云霄的主要矛盾是“八字欠水”,必须兴修水利。

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技术落后,甚至造桥铺路的基本设备都没有,要想建设一条贯穿全县的引水渠,仿佛空中楼阁。

如今的李文庆已经95岁高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事情依然思路清晰,侃侃而谈。

“我在会上对其他常委说,共产党派我们来干什么?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不管再困难,只要做对人民有利的事,老百姓肯定会支持。”

作为老党员,李文庆最终拍板,从漳江上游筑坝拦水,建引水渠,最终这个决定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驻军部队的支持,引水渠定名为“向东渠”。

“我了解到邻县东山的实际情况,东山是个海岛,全岛没有一条溪流,千百年来严重缺水”。于是,李文庆主动向东山县提出“两县协作,送水东山”的构想,并得到了对方“跨出海岛,与云霄人民共建向东渠”的回应。最终,向东渠长度被核定为85.81公里,一场红旗飞扬的工程建设也在百里工地全面铺开。

虽然做好了各种准备,动员也非常有效,群众热情高涨,但工程的难度依然难以想象——资金匮乏、物资短缺、材料难寻、器械简陋、粮食紧张……所有的困难,最终都汇集到李文庆这里,他必须带领班子破解每一道难题。

比如,为了让水在东山境内能够达到自流灌溉,李文庆带着工程设计人员翻越布满荆棘的崇山峻岭,再三改变设计方案,把源头坝址提高20米,全线渠道也跟着拔高,把到达东山的水位提高了12米,而云霄县也为此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数字往往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共有5万多位建设者参与向东渠建设,工程共劈开24座山头、盘绕100多道山梁、跨过15条溪流;工程建造了2座长492米的隧洞、2座长80米的滚水坝、18座总长7335米的石拱渡槽、1座长637米双列倒虹吸管,还有排水闸、溢洪堰、便桥、涵洞等大大小小建筑物447处;两县共增加农田灌溉面积23万亩……

1978年3月,“石拱渡槽”设计技术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同年9月,“拱式木拱架”设计技术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奖”。经历了数十年,向东渠横亘在云东两县大地上,历经强台风、大暴雨的考验,依然源源不断地往两县输送清澈的生命之水。

2014年,已至耄耋之年的李文庆所著《向东!向东!——向东渠饮水工程回忆录》出版,李文庆在书中写道:向东渠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两县灌溉、饮水问题,更是树立了一种精神,通过建设向东渠,人们的胆子壮了,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有信心办到了。

在向东渠工程难度最大的世坂渡槽前,占地445亩的“向东渠事迹教育实践基地”暨展示馆里,年逾古稀的建设者谢鹏志正在向来访者讲述当年的故事,仿佛把我们带回了20世纪70年代云东两县5万多位建设者奋战在百里长渠的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谷文昌干部教育学院”“中共漳州市委党校”已在这里挂牌,作为“教育与研学”基地。

073

李文庆回忆起当年的事情依然思路清晰

“在座谁有魄力用15年财政收入干一件事”

2022年11月,已经95岁的李文庆回到云霄,他对现任云霄县委书记蓝良木说:“我知道作这个决策,成则水利,败则水害,但百姓苦水久矣,所以我不计生死一定要干成这件事。”

蓝良木佩服李文庆的魄力,“‘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说的是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这一点李书记在50年前就很好地作了诠释”。

在某场县级会议上,蓝良木曾说:“我算了一笔账,当年决定建向东渠时,云霄县财政收入约70万元,而向东渠建设最终投入1074万元。抛开其他不谈,在座的谁有这个魄力,用15年的财政收入干一件事情?”

蓝良木想强调的正是担当精神。“魄力和担当是向东渠建设留给云霄人的精神财富之一,对于新时代的干部依然适用。”蓝良木说,县委正是以此为抓手,推动全县党员干部能力提升、作风转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蓝良木认为,宣传和学习“向东渠先进事迹”,与党的二十大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

蓝良木以向东渠建设所带来的“工匠精神”为例,“50年前建好的向东渠,现在依然在为云霄东山两县人民服务,作为主政者,做事也需要坚持打好基础、立足长远、惠及民生。”

云霄县引进国内首创的核蓄一体化项目——福建云霄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也正是基于这个考虑。

据项目方介绍,云霄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福建省在建装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承载着全国首创核蓄一体化示范运营模式的使命。除了核蓄一体化的示范,电站建设期间,预计每年增加地方税收约1.7亿元,建成发电后预计每年可增加地方税收1.6亿元。

“除了税收,工程开展的移民安置点建设,可以改善乡村道路、电力通信线路等基础设施水平和村民的居住环境,从长远来说,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云霄县县长沈顺来说。

近年来,云霄还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积极鼓励乡贤返乡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希望大家都来关心云霄,发展云霄,这是乡贤政策出台的初衷。”该县人社局工作人员说。

受向东渠建设启发,打造 “全国地标第一县”

“这就是我家果园,正宗的下河杨桃,粒大、果甜、色亮……”云霄县下河村果农蔡艺勇拿着手机,向屏幕另一端的观众介绍自家种植的杨桃。11月以来,伴随着杨桃成熟,下河村的果农也迎来了忙碌的时节。

蔡艺勇最近太忙了:果园里的杨桃树需要整形,果实需要套袋,还得通过网络平台向全国推销,但他却越忙越乐呵:“有钱挣,再忙也不累。”

因妻子常年患病,3个女儿都在上学,蔡艺勇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随着“下河杨桃”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蔡艺勇的果园越来越兴旺。

“有了品牌,下河杨桃的名气大了。外地的水果企业一拨拨往村里跑,这两年我在网上搞直播,网友看到是下河出品的杨桃,都乐意下单。”蔡艺勇说,有了下河杨桃的品牌背书,自家果园的产品不愁卖,收入也水涨船高。去年,蔡艺勇全家搬进了新房。

近年来,云霄县大力发展地理标志产品,以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如今,云霄县已拥有40个注册地理标志产品,下河杨桃就是其中之一,还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云霄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特色农产品,这些产品和自己的产地结合在一起,既方便溯源,也有利于集中力量打造品牌。”

2016年,云霄县开始挖掘县域内传统特色产品资源,筛选优质注册项目,并由相关部门编纂《云霄名特产志》,囊括云霄县的名优水果、水产品及特色传统风味产品各类信息,为地理标志产品注册提供了翔实的史料依据。

2018年开始,云霄县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国家知识产权局前不久公布了2022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云霄县获批筹建示范区。

蓝良木说:“云霄将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据介绍,云霄县通过“地标产品+食品制造+文旅融合”模式,将地标产品推广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积极搭建推广平台,让地标产品抱团出圈。为此,云霄县创建了地标馆,打造“地标+文旅”旅游线路,全方位推介地标产品。

“今年以来,云霄县地标馆累计接待研学、团建等文旅活动200多场次,现已成为外地游客寻‘味’云霄的必到之处。”地标馆运营负责人汤锦璋介绍。

(文中图片由谢鹏志提供)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4期)


2023年第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3年第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