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进博会:当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市场

2020年第2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0年第2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  侯隽  陈一良  宋杰 | 上海进博会现场报道

“It’s amazing!”(这太神奇了!)

跨国食品巨头亿滋大中华区总裁范睿思(Joost Vlaanderen)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上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他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的特殊时期,中国的进博会还能按时举办,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惊喜,释放了令世界鼓舞的信息。

被中国市场吸引的跨国巨头远不止亿滋一家,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Lothar Herrmann)在进博会上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我们已经植根中国,成为一家中国企业。”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绝大多数大型国际展会都已延期或取消,全球跨国企业经营活动都因此受挫严重。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际展会,11月4日至10日在上海如期举行的第三届进博会成为年内最大的机遇,甚至是唯一的机遇。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举办这一全球贸易盛会,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

全球的外企巨头们热烈拥抱了这一难得的中国机遇。

在36万平方米、相当于50个足球场的巨大场馆内,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连续参展比例近80%,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数百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进博会上进行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其中,全球首发数量占比达一半以上。

“世界的竞争都在进博会这个舞台上了!”一位参展企业家感叹。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总结称,第三届进博会“展览规模更大,参展企业质量更好,展品展览水平更高”。

第三届刚落下帷幕,便已经有数百家企业报名、签约参加第四届进博会。

如同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世界500强“回头率”超过70%,近百家参展商已连签未来3届

这是面积最大的一届进博会。总展览面积比上届增加14%,扩大了近3万平方米,相当于多出了近13个足球场的面积。

但对于来自122个国家的参展商和采购商来说,这一届进博会还是“一位难求”和“一票难求”。

据进博会组委会透露,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回头率”超过70%,更有近百家参展商已连续签约未来3届,为确保将来“万无一失”,提前预订抢位。

本届进博会共设置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在汽车展区,世界前七大整车集团悉数到场,展区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面积超过90%;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新产品新技术首发数量最多,总数超过120件,制药行业排名前10和医疗器械行业排名前14的企业全部参展。

作为连续3届进博会最大的日化展商,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的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费博瑞(Fabrice Megarbane)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对于今年进博会的如期举办感到非常兴奋,“这表明了中国以开放和共赢的精神在推动全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决心,向世界传递出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信号,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费博瑞透露,欧莱雅旗下多个品牌以及众多前沿美妆科技应用,都是在进博会完成中国首秀后相继进入中国市场,赢得优异市场表现的。今年前三季度,欧莱雅在中国大陆市场实现了20.8%的强劲增长,其中第二季度的增长更是高达30%。

“没有什么可以改变中国市场在欧莱雅全球战略中的关键地位,也没有什么能够改变欧莱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我们坚信,中国成为欧莱雅全球第一大市场,成为世界未来创新实验室也已指日可待。”

米其林中国区总裁、首席执行官伟书杰(Kamran VOSSOUGHI)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1月底,在疫情还非常严峻的情况下,米其林就毫不犹豫地决定参加进博会,而且还直接签约3年。

“进博会是首个专注于进口的国家博览会,这是国际贸易发展历史上的一大突破,更是中国进一步向世界开放市场大门,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是一个重要且令人兴奋的平台。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亟需像进博会这样的平台来恢复经济、增强信心。”伟书杰说。

隔离14天算什么,“中国机遇”可不能错过

疫情之下,口岸关闭、航线暂停、生产大规模停摆……众多跨国公司经营生产都严重受挫,这也让他们对“中国机遇”更加渴望。

很多参展商的全球高层宁愿隔离14天,也要亲自前来参加此次进博会。

“达能十分看重这个难得的中国机遇。”食品巨头达能的全球高级副总裁谢伟博(Bruno Chevot)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进博会是分享中国稳健经济增长机遇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在当前疫情挑战、世界经贸受挫的背景下,进博会为国内外的企业都提供了新的机遇。”

谢伟博表示,中国对于达能的业务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现在已成为达能全球第二大市场,占整体销售收入约10%。

日本化妆品龙头资生堂的全球CEO鱼谷雅彦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全世界各国经济处于低迷的环境下,资生堂中国业务很快复苏,并实现了快速增长,恢复速度超出他们的预期,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整个资生堂集团的业绩。目前,资生堂中国是资生堂集团海外市场销售的第一名,销售利润也居集团首位。

今年资生堂申请的展位面积较去年翻了一倍,而且还在第一时间与进博会签订了3年合作备忘录。

“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各国都需要更快地去恢复到常态的生活中去,这就需要通过国际贸易去重新激发和推进全球的整个经济发展。”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林朗(Jakob Linulf)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能够继续举办进博会,以后有任何这样的参会机会,我们丹麦都愿意参加。”

19

2020年11月6日,上海,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技术装备展区、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等展区。

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推动成交量再创新高

578.3亿美元,这是首届进博会交出的成绩单。去年的第二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攀升至711.3亿美元,增幅超过23%。而到了今年第三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

今年,在疫情蔓延的特殊形势下,第三届进博会主动调控了参展参会人员规模,并重点邀请有明确采购意向的专业观众。虽名额不多,但各地采购商报名十分踊跃,共组建39个交易团、近600个分团,注册单位11.2万家,采购商注册人数达到40万人。其中,年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上的达2238家,年进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有近1400家。

在食品与农产品馆内的丹麦企业Mille Food展台前,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与Mille Food的高管言谈甚欢。这是宗庆后第三次来进博会,精明的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在进博会寻找商机的机会。

宗庆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每年都要来进博会看看展台。“在后疫情时代,咱们老百姓对消费的需求正在从安全转向健康。我们的产品也要升级换代,要解决老百姓的亚健康问题,所以我这次要来看看新的产品、好的产品。”

精明的企业家和商家们都在进博会积极寻找商机。

这都推动了今年的成交量创下新高。

当然,在疫情持续蔓延的情势下,成交量还能再创新高,这与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密不可分。

10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而2020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尤其是刚刚出炉的第三季度数据,经济同比增长4.9%,增速明显加快。而来自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则显示,虽然今年一、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速分别为-6.5%、-0.2%,但到了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8.88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5万亿元,增长10.2%,进口3.88万亿元、增长4.3%。

英国企业在本届进博会上签署了总价值超过4.3亿英镑的商业订单。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吴侨文(John Edwards)表示,“英国企业在2020年进博会上取得巨大成功。”

英国国际贸易部出口部长格拉汉姆·斯图亚特议员(Graham Stuart MP)则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进一步加强和加深英国与中国的商业往来提供了独特的机会;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去年首次突破1000亿英镑。英国和中国都是具有全球视野的主要国家,随着英国脱欧并变得越来越开放,我们致力于与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建立更深,更具有活力和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在进博会看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习近平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跨国巨头云集的进博会,无疑是展现中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绝佳窗口。当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市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以进口为纽带,融入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格局。

“我们已经植根中国,成为一家中国企业。”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Lothar Herrmann)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说。他认为,“双循环”是一种理性和有效的发展模式,“我相信没有一个国家或企业能够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疫情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通过建立一个开放的生态圈,实现共创共赢。”

西门子连续3届参加了进博会。在赫尔曼看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帮助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尤其是后疫情时代,一个持续开放的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积极助力。而对于西门子来说,中国是第二大海外市场,也是我们重要的研发基地和人才来源,更是我们面向未来发展的支柱。”

从2018年超级工厂落户临港后设立展台,到2019年以临港新片区企业身份亮相展区,再到2020年携旗下三款明星车型积极参会,特斯拉也已经连续3届参加进博会。

特斯拉表示: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这样的市场环境使特斯拉受益匪浅。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建厂到量产,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值得一提的是,该上海超级工厂日前已正式启动整车出口业务,首批中国制造Model 3已“驶向”欧洲,将进一步助力中国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给出的一组数据,可以看作是跨国公司参与并受益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注脚:“2010年,世界智能手机前十大厂商只有一家中国企业,而现在世界前十大手机厂商中有7家是中国企业,他们都是高通多年的合作伙伴。”

“进博会是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尤其是在今年这样的特殊时期,更显得有特殊意义,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经济稳定恢复的态势,也同时展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各国各类企业带来的广阔市场机遇。”孟樸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孟樸看来,与很多其他行业相比,高通所处的半导体以及移动通信行业是走在全球化最前端、全球化程度也最为深入的行业之一,对全球化合作的要求非常高。“我们深知,只有与中国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支持合作伙伴的成功才有我们的成功。”

很多进博会展商早已不再满足于把产品卖到中国,对华投资也在逐步加大,深入参与到中国经济中来,比如来自瑞典的全球最大家具家居用品企业宜家。

宜家中国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安娜·库丽佳(Anna Pawlak-Kuliga)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第一届进博会时,宜家还只是在瑞典国家馆做展示,从第二年开始有独立展台,今年第三度来到进博会,宜家再次扩容。

实际上,宜家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也在逐步加大。2020财年将是宜家进驻中国市场20年以来总投资额最大的一年,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并将招聘超过3000名新员工。此外,宜家还在许多关键领域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投资,包括多家商场的开业、探索新商场模式和入驻天猫平台等。

中国的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的市场,中国的机遇也越来越成为世界的机遇。这些外企巨头们正越来越受益于此。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21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