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香港居民的深港防疫“双城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邓雅蔓|深圳报道

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伴随着粤港两地经济的接轨和融合,愈来愈多的内地人和香港人选择奔波于深港之间,跨境上班,过着一种双城生活。

“80后”香港居民鲁幸民就是其中一位,他已在两地之间奔走16年。

无论是对深圳还是对香港,2020年都是特殊的一年。从2月8日至今,为更好地防控疫情,深圳与香港之间的通关限制已持续了9个月,270多天。大部分陆路口岸被关闭,包括昔日人流量较大的罗湖口岸和落马洲口岸,深圳湾口岸成为深港之间唯一一个陆路通关口岸,也成为大部分“上班族”通关的唯一选择。

对于“在香港上班,在深圳安家”的鲁幸民而言,2020年跨越深港通关历经的四次隔离(两次香港,两次深圳)成为观察的契机:地理上仅隔着一条深圳河,当深港都面临着新冠肺炎病毒的威胁,两地的防疫隔离措施和背后的制定逻辑有着哪些区别?为何截至目前,两地的防疫隔离标准还未能完全统一,防疫措施未能全部衔接?跨境上班族如何应对这个问题?鲁幸民的经历或许能解开部分疑惑,以下是他的自述:

香港核酸检测费用为深圳10倍,居家隔离是无奈之选

自2月8日深港两地通关受到限制后,回家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港返深意味着要在深圳隔离14天,从深去港意味着要在香港隔离14天,“相隔100米,往返28天”在两地之间实时上演。

虽然来回如此折腾,但我的心里依旧很渴望回家,疫情之前基本上每周回两三次家,而现在只隔着一条深圳河,和家里人已经到阔别了小半年。7月上旬的一个周末,随着所在公司开始鼓励在港工作人员有计划地进行休假,我处理好工作后便直奔深圳湾口岸,迫不及待想回深圳探望妻子和孩子。

当时,香港疫情开始出现反弹迹象,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加上暑假伊始,很多家长选择带着孩子回深圳,所以深圳湾口岸香港这边的出境大堂门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足足等了5个小时后,我才完成了过关,甚至因此错过了午餐时间,但我的心里没有一丝不快,甚至在看到出关后的等待区有免费小面包和水供应时,依然觉得有些庆幸。

近半年没有团聚,妻子也很想我,她主动建议我填写福田区常住地的地址,这样便可以在家附近的酒店隔离,然后她可以给我送饭。送饭期间,让我难忘的一幕发生了:妻子特地带女儿来酒店楼下看我,我从酒店房间窗户和女儿打招呼。我想,这算是疫情带给生活的礼物吧。

在酒店隔离的第一天,我开始申请居家隔离。但问题来了,由于孩子要上学,所以居家隔离只能填龙华区的房子地址,这意味着我要从福田区转去龙华区隔离。

由于防疫期间很多情况可能是首次遇到,所以包括工作人员在内,也对于跨区居家隔离的细节该如何处理持有疑惑。在酒店隔离的第7天,情况一度陷入僵局:龙华的房子所在街道办的网格员表示,应该由福田所在地街道办送我过去,但福田所在地街道办认为,应该由龙华所在街道办来接我,我尝试提出自己包车回去,但未能得到明确回应。

第8天下午,终于有工作人员接我回到龙华房子进行居家隔离,那里有家人准备好的食物。一个月后,我的假期结束,开始返港工作。

在香港,我主要是居家隔离。作为香港居民,如果去过高风险地区,一律要去隔离中心强制隔离14天;如果没有,则可以直接申请居家隔离,但需佩戴一种“居安抗疫”电子追踪手环,方便政府人员追踪。

虽然相比于内地,香港申请居家隔离的过程要简便许多,但这其实是普通香港居民无奈之选,也潜藏着种种风险。为何这么说呢?以核酸检测为例,相比于深圳“当天做,当天出结果,隔离期间做好几次”的常态,在香港做核酸检测不是个简单的事情,需提前预约,亲自跑去检测和亲自去拿检测结果,当天拿结果需要另外加钱,整体费用算下来是深圳的10倍。

除了核酸检测,香港的支付方式选择也比较有限,大部分地区并没有普及微信支付,现金支付方式较常见,但现金里面是否沾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却是未知数。所以相对而言,居家隔离是相对比较安全的选择。

不过,居家隔离很考验个人的自觉性。我从当地新闻中看到,在香港近期集中出现疫情的兰桂坊等场所,就曾出现一批带着“居安抗疫”电子追踪手环的人士喝酒的现象,他们之中有些人也会不自觉去超市等公共场合买东西,这都是隐患。

香港特区政府并不会特意追踪每个居家隔离人士的“居安抗疫”电子追踪手环记录,这也与香港的文化比较注重个人隐私有关,只是偶尔会有工作人员打电话问你是不是在家,你回答“我在家”,他就挂电话了,有极少数不负责任的人甚至会把手环丢在家里再出门。

但是,一旦有人举报你,然后政府又监督到你未按居家隔离要求进行隔离,那你将面临很严格的惩罚,可能是6个月的牢狱之灾。香港的防疫措施逻辑也正在于此:防疫执行依靠个人自觉性,一旦被发现违反规定,且证据充足,将施予重罚,严惩不贷;内地的防疫措施逻辑则有些反过来:防疫执行主要依靠强制规定,工作人员监督起到很大作用,将问题苗头尽量扑灭在前期。

香港健康码与深圳无法互通

10月,因工作缘故,我再一次从港返深,也就由此经历了第二次在深隔离。吸取了上次跨区隔离的麻烦,这一次,我选择直接去龙华区龙华街道维也纳酒店油松健康驿站隔离,这样后面申请居家隔离也就相对方便点。

这一次,妻子也没有了送饭的热情,孩子上学后,她变得比较忙碌,而且随着对无症状患者等防疫知识了解的深入,她也不再着急劝我早些回家,而是让我为了孩子,做好这一次的隔离措施。

第二次在深隔离收获最多的是感动。从深圳湾口岸出来,等车区域的饮食选择变得丰富了起来:有方便面、八宝粥、小面包、热水供应,工作人员也很给力,考虑到饮水机加热水比较慢,就用热得快烧开水给大家泡面。我真的是好几年没吃泡面了,不禁感慨一下,老坛酸菜面味道还不错。

隔离站的标语:“今天,让我们一起让爱回家”

隔离站的标语:“今天,让我们一起让爱回家”

不再那么迫切进行居家隔离,我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第一天入住,我忍不住点了烧烤外卖,吃着烧烤顿时感觉幸福感在心里滋长,工作人员很快专门送来两个防疫小礼包,里面有旅行装的洗漱用品和防疫用品。

油松健康驿站工作人员送的防疫健康包,用品多样。

油松健康驿站工作人员送的防疫健康包,用品多样。

我还加入了油松隔离群,发现里面有120多号人,热闹得很。在群里,大家都很自觉地每天两次上报体温,还有人会分享隔离的体会,和瑜伽、保健等知识,隔离结束的朋友还会给大家打招呼告别、留言感谢工作人员。而且,群里还有专门的餐饮负责人,可以直接点早餐、午餐和晚餐,可选菜品多样。

有很多细节令人难忘,比如,随着午餐送过来的,还有一盒装着3-4种水果的盒子,里面还附送一张鼓励卡片;某天晚上我在房间跳了几次绳子,吵到了楼下,楼下住客在群里问,又打电话去前台投诉,前台小心翼翼地打电话过来问我运动时间是不是有点长了,我马上换了一种运动方式,不觉得有丝毫不快,只觉得他们的态度都非常礼貌。

水果盒子里令人暖心的标语。

水果盒子里令人暖心的标语。

隔离第5天,因需要咨询居家隔离的相关问题和微信转账,我加到了护士的微信,并翻看了她的微信朋友圈照片,感觉是一个乐观、开朗、爱旅游、爱美食的女孩。这在内地看起来再常见不过的操作,在香港却是难以想象的。

我在香港工作生活了16年,深觉香港社会很注重个人隐私,除非是朋友,不会让陌生人加私人微信或者拿到私人电话,普遍不会像内地人那么敞开。

也许正是太过注重私隐,所以香港迟迟无法推出深港两地互认的健康码,深圳健康码上对行程的详细记录是部分香港人难以接受的,而这在内地已经司空见惯,可以说没有健康码寸步难行。反过来,相对于深圳健康码,香港目前推行的健康码记录比较粗略,所以深圳也很难做到与其一致,这样恐怕会增加深圳的抗疫风险。

我们到底该不该为了公众安全让渡部分个人隐私?我觉得经历过这次疫情,大家心里各自有着答案。我的答案是关系到个人正常生活的那部分个人隐私是要捍卫的,但是能够增加社会管理效率,尤其是在特殊情况下时公众需要的那部分个人隐私,应该是要让渡出去的。

所以,深港两地互认的健康码迟迟未能推出,说明了两地防疫隔离标准还未能完全统一,防疫措施未能全部衔接。截至11月8日,深港两地互认的健康码何时推出仍是个未知数,跨境上班人士经历双重隔离也就在所难免。

除了两地防疫标准的问题,另一个让我感触较深就是防疫工作站服务的问题。我没有想到,龙华区居然是一个2017年1月7日才挂牌成立的新区,它的隔离站在抗疫工作上做得如此细致及人性化,管理和服务让人很服气。

隔离人员给龙华街道维也纳酒店油松健康驿站发的感谢锦旗,铺了满满一墙。

隔离人员给龙华街道维也纳酒店油松健康驿站发的感谢锦旗,铺了满满一墙。

作为全球公认的服务业水平较高的城市,香港的防疫规定不可谓不细致,可以说是随机应变,且保障弱势群体,比如说考虑到短期内很难马上建好医院,就征集单位作为隔离使用,不仅仅是酒店,文化中心、部队宿舍也在征求范围中;电子追踪手环也是相当有震慑力的。

但是,效果在后期并不很令人满意,这当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我认为,其中之一是执行的问题。抗疫工作遇到的很多特殊情况可以说是空白和无章可循的,需要个人在规定之内做出合理的决断,也就是我们说的人性化,机械化管理很难令人满意;此外,抗疫是需要上下一心,全员合作,相互谅解才能成功的。所以,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抗疫工作需要他们拥有除利益考量之外的精神追求,人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责编 | 杨百会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