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默克尔担忧欧盟的疫后走向?——欧元和人民币唇亡齿寒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研究员 钮文新

欧盟委员会今年5月底提出的7500亿欧元“恢复基金”计划,到现在还未在欧盟内部达成共识,这让身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德国深感焦虑,作为德国总理,默克尔目前正在为此四处奔忙。最新的消息是:即将到来的7月17日至18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将在布鲁塞尔举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首个“面对面峰会”,而“恢复基金”和欧盟新的长期预算势必成为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7月14日,默克尔明确,德国愿意在此次欧盟峰会上就欧盟“恢复基金”作出妥协。

什么是“恢复基金”?今年5月底,面对疫情在欧洲的疾速扩散并严重破坏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健康,欧盟委员会提出一项建议:通过发行特别债券筹集7500亿欧元的资金,以帮助欧盟各成员国的“疫后经济重建”。其中,约5000亿欧元属于无偿拨款,2500亿欧元属于“特殊贷款”,提供给提出申请的国家。

但是,这项建议受到荷兰、丹麦、奥地利和瑞典的反对,他们认为,欧盟不该直接拨款给急需获得援助的南欧国家,而应该以借款并附加改革条款的方式予以援助。现在,这些国家是否会改变立场尚不得而知,但默克尔“愿意妥协”的表态,说明欧盟“带头大哥”——德国已经显示出“灵活”的立场,这对“恢复基金”的设立具有重要意义。但从默克尔的言辞中亦可发现,她对此次峰会上能否通过该计划似乎也没有十足把握。

在7月14日的一次记者会上,默克尔强调:现在时间紧迫,欧盟必须尽快就“恢复基金”达成协议,但我还不知道欧盟各成员国能否在本次峰会上就此达成一致。默克尔认为,欧盟必须在当前这个不寻常且空前的形势下采取行动,并从疫情导致的危机中吸取教训。与默克尔持同样立场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认为,欧盟必须在7月作出决定,西班牙将为此做出一切努力。他说,如果欧盟推迟协议,欧盟的恢复重建计划也将推迟,危机将更严重。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普遍认为,在“恢复基金”的问题上要消除欧盟各成员国立场的差异,谈判将非常艰苦;但如果不能尽快达成一致,那疫情将对“欧盟统一大市场”构成严重破坏。维护“欧盟统一大市场”的安全、稳定,进而维护欧元的安全、稳定,这恐怕才是默克尔以及所有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的“核心关切”,而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欧债危机和英国脱欧已经给“欧盟统一大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威胁;现在,欧盟必须在应对“疫情危机”的问题上完胜,而没有其它选项。

毫无疑问,欧洲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它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构建了一个涵盖3亿人、消费能力巨大的“欧盟统一大市场”,但疫情导致各国纷纷“关闭边境”,人员、商品的往来受到严重制约,更重要的是:各国防疫措施标准不一,以致各国疫情情况表现不一,从而引发各式各样的矛盾。如果说欧盟整体是个“木桶”,那短板者势必拖累长板。尤其是欧盟当中的那些主权债务过重的国家,如果它们得不到其它成员国的进一步帮助,是否会更加严重地拖累欧盟经济。

若要提供帮助,欧盟委员会必须具有足够的实力,而且要公平地平衡各方利益,这当然是件极其头疼的问题。疫情在欧洲爆发后,各种利益冲突也经常困扰欧盟。比如今年5月,当欧洲央行试图通过“购债计划”缓解欧盟经济压力时,就存在“买哪个国家国债、不买哪个国家国债、买哪些国家国债多、买那些国家国债少”的问题。比如,当时为是否购买希腊、意大利等国的国债、买多少的问题就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

欧洲人或许永远都不会、也不该忘记“黑死病曾夺走欧洲近1/3的人口”。荷兰历史学家约翰·惠辛加的研究表明,黑死病的经济代价不仅导致“中世纪的消亡”,而且带来了严重的非理性主义和仇外心理。这种事无论如何也不该发生在今天,环球同此凉热已经注定各国唇亡齿寒的命运,尤其面对虎视眈眈的霸权国家,欧元安全不仅与欧盟团结密切相关,而且应当意识到:欧元和人民币同样唇亡齿寒。所以,“团结”的声浪只在欧盟上空回响是不够的,欧盟需要更广泛、更坚实的欧元安全防线。

责编:吕江涛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