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中国经济周刊》与侠客岛联合出品
这是经济Ke的第87篇文章
文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永华
最近最火的大片是哪部?
《国家监察》。
为啥?出品方厉害啊,中纪委。
还为啥?料猛啊。开“超市”存两亿赃款的赖小民(华融资产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年茅台倒进马桶的王晓光(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主动投案、拥有1600平方米“秦家大院”的秦光荣(原云南省委书记)……
这些人的行径不仅突破电影情节,也突破想象。
说起来,这些年中纪委出了一系列大片。有专题拍秦岭别墅的,有专门拍中纪委抓内鬼的,更有许多大老虎出镜交代罪行和进行忏悔的。
不过,今天我们不光说这些。我们要专门聚焦一个领域,也是巨蠹和巨贪频出的领域——金融反腐。
收网
前不久闭幕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讲了这么一段话:
“要坚决查处各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加大国有企业反腐力度,加强国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查处地方债务风险中隐藏的腐败问题。”
其实,这也是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的重点。整个2019年,金融反腐的力度不可谓不大。
比如,中纪委官网文章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9年前10个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就立案审查调查金融系统违纪违法案件5500余件;
又如,在2019年接受审查调查的中管干部中,涉及金融领域的,就有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和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执行董事赵景文;而在在省管干部中,涉及金融领域至少24人;
还有,在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干部中,仅据不完全统计,就有18人接受审查调查,从年初通报的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总经理李杨勇,到年末通报的汇达资产托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陶晓峰。
某省金融系统一官员告诉经济ke,从国有大行行长到信托公司老总,当地金融系统前些年的一些“风云人物”,都先后进去了。
为什么金融领域贪腐案件频发、且动辄涉案金额大得令人咋舌?
围猎
金融,是一个批量生产“财神爷”的领域,无论其权力大小。从业者手中资源之多,稍微漏个缝,就够让外面的人吃个饱。于是,他们身边总是围着各色人等,鞍前马后无微不至地小心伺候着。
说个我们亲见的例子。某企业高管去银行贷款,通过重重关系找到了一家银行某支行行长(行政级别绝对算不上高)。
酒酣耳热之际,行长一高兴,说,喝一杯白酒就贷100万。这位高管二话不说,立马10杯酒下肚。
听着像段子?没关系。其实拼酒也不算什么,毕竟网上关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顾国明的“黄段子”特别多,被传与多达数十位女性有染。中纪委的通报称,顾国明“严重违反生活纪律,道德败坏,生活腐化”。
不管是陪酒还是陪睡,这些人内心所图的,无非是金融资源,这就是“围猎”。
说到底,“财神”们也是猎物。
经济Ke翻了翻2019年中纪委对落马金融官员的通报发现,“甘于被围猎”这句话屡屡在通报中出现。
比如前面提到的上海分行原行长顾国明,通报用语是“把国家托付管理的金融资源当做交易筹码,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相互利用,甘于被’围猎’”;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原总经理李杨勇,通报说“‘靠金融吃金融’,利用手中掌握的金融资源谋取私利;与不法商人’亲而不清’,甘于被’围猎’;
证监会山东监管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徐铁,通报则是“私欲贪欲膨胀,甘于被’围猎’”。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些金融高官,为何“甘于被围猎”?
内鬼
中纪委的通报也给出了答案:“内外勾结”。这个词,往往与“甘于被围猎”同步出现。也就是说,腐败分子之所以甘于被围猎,目的在于分赃。
《中国经济周刊》此前曾报道,通过伪造材料、与银行员工内外勾结,湖南的两家汽车销售公司,便从中国工商银行衡阳分行成功骗贷数百次,骗贷金额达3.53亿元。
“成功骗贷数百次”是怎么做到的?据其中一家骗贷企业的原负责人供述,在骗贷的两年多时间里,工商银行衡阳分行中有员工发现了资料造假一事,但骗贷者都以给好处费的方式搞定了。
若说工行衡阳分行的“内鬼”是小鬼,“大鬼”的情节则厉害多了——《国家监察》中,出镜的赖小民说:“金融行业天天跟钱打交道,而且接触的老板都是动不动几个亿、几十个亿、上百亿的,给你点钱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报告指出,要果断查处赖小民等手握金融资源权力,大搞幕后交易、大肆侵吞国有金融资产的“内鬼”。
其实,不论在哪里,玩金融的都是顶级精英。科技的发展,更让金融玩法复杂加倍,隐匿背后的金融“大鳄”也就愈发云遮雾罩、莫测高深。
有专业人士告诉经济ke,如果没有内部人士的专业配合,外面的人是玩不转金融的,也没法把机构的钱拿出来。
内鬼“靠金融吃金融”,吃里扒外,造成金融资产的流失。
内鬼怎么吃里扒外?举个例子就明白了。一家主业长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向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筹措资金,公司大股东掏数十亿元认购新股。不过,这笔钱不是股东自有资金,是从银行贷来的,且银行规定贷出的这笔钱只能用来参与定向增发。既然股东的钱也是从银行贷来的,公司何不直接跟银行贷款?
答案只有一个:不绕这些弯子,就拿不到银行贷款。
但银行就不怕借钱给主业长年亏损企业的股东,钱会有去无回吗?银行是怕的,但损公肥私的“内部人士”就不怕了。
“内部人士”获利原理也不复杂:即便是业务相对简单的贷款,规定的最低贷款利率可低至4.35%,但实际贷款利率往往比这高得多,这就有了操作空间,且往往看起来合规合理。
如果是亿元级别的贷款,只要下调0.1%的贷款利率,那就是一大笔钱。更不用说在贷款时要求多少百分比的回扣了。
日久天长,多大的粮仓也有被搬空的时候。但这还不是“内鬼”最可怕的地方。
可怕
“内鬼”的真正可怕之处,是一旦身居要职,足可令金融系统防线失守,这一点在赖小民案中十分典型——
2003年银监会成立之时,赖小民就筹建北京银监局,后出任银监会办公厅主任,在银监系统树大根深,关系盘根错节。了解赖小民案的人士告诉经济ke:“凭着这些关系,赖小民认为没人敢管他。在华融内部,赖小民只手遮天,长时间不设总裁,随意操控投资和资源配置,胆子大得惊人。”
“当家人”甘于被围猎,曾经的整个华融系统自然上行下效。“效法”到什么程度?看看这份法院判决书里的故事吧——酒宴谈笑间,国有资产灰飞烟灭:
故事的主人公是房地产开发商胡斌,他两次托时任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王华平出面,请时任华融湘江银行总行董事长刘永生吃饭,目的是请求关照贷款一事。
其中一次,华融湘江银行时任行长张永宏与华融湘江银行总行董事长刘永生一同赴宴。
吃饭时,王华平向刘永生极力推荐胡斌的公司,希望刘多支持关心。刘永生当即向张永宏叮嘱道:“既然是王华平主任推荐的,只要符合条件我们要多支持。”张永宏点头称是:“符合条件会大力支持”。
两顿饭,“打个招呼”,2.7亿元贷款就放出去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对这类监守自盗的官员,怎么形容他们呢?引用中纪委对广西银保监局党委原副书记赵汝林的判语,似乎最为恰切:
“身为金融监管机构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背离依法监管、为民监管、廉洁监管的初衷;亲清不分,甘于被’围猎’,与被监管对象’猫鼠一家’,充当不法商人’内鬼’,从金融监管者沦为金融风险制造者。”
由此可见,防控金融风险,本当与金融领域反腐紧密相连。
圈子
“内鬼”难防,金融“内鬼”尤甚。
“金融圈子虽小,但同学、师生、同事、亲友情谊交织,监管者与被监管对象亲而不清、公私不明,利益团伙的形成轻而易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欣然如是说。
赖小民的故事恰恰验证了这一点。赖落马后,多方报道称其身旁多有江西老乡,大学同学也多。因牵涉赖小民一案被带走的中国港桥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刘廷安,就是其同学兼老乡。这种人情网络,为不法行为留下诸多操作空间。
如《国家监察》专题片所言,金融行业的专业性、分业监管带来的空档,加上赖小民有意逃避监管,外部监管难以抵达,而华融公司的内部监督也形同虚设,实际作用有限。
怎么抓“内鬼”?还须靠“钟馗”。
“钟馗”在何处?这就不得不提2019年最引人瞩目的制度安排——将中管金融企业内设纪委改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
“中管金融企业内设纪委改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徐敏说,此举为要坚决斩断“金融大鳄”和“金融内鬼”关系纽带利益链条。
派驻纪检监察组将如何工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宋先平是这么说的:
“抓紧完善派驻制度、细化方案,按中央纪委要求抓紧开始工作。要把过去的问题线索重新梳理一遍,发现风险点、找准腐败源、锁定高危人群,争取最短时间内把国开行的政治生态摸清搞准,在日常监督中发现问题,扭住不放,一查到底。”
一年来,派驻改革在整个金融系统全面深入推进——
2019年6月,建设银行印发派驻改革实施方案,派驻纪检监察组发挥好“探头”作用,这是派驻改革扎实落地的关键;
同样是在6月,工商银行也正式印发派驻改革实施方案。截至2019年9月初,驻工行纪检监察组陆续收到50余家一级机构党委、纪委贯彻落实派驻改革方案具体情况的报告。
抓“内鬼”,为的是整顿队伍、笃定前行。去“蛀虫”,则要强身壮体、健康发展。
如是,金融体系方能行稳致远。
编辑 | 公子无忌、云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