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获诺奖
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代表介绍说,每年全球都有约5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屠呦呦研究中国古籍,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这一研究成果随后被应用于疟疾治疗的药物中,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在过去15年间将疟疾死亡率降低了一半。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屠呦呦获奖,表明中国科技人员的世界级贡献获得认可。
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15 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前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华社)
诺奖,是对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认可
2015年10月5日上午11时30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诺贝尔大厅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长乌尔班·林达尔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姆·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女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对于屠呦呦来说,诺贝尔奖不仅是一项巨大的荣誉,更是她几十年默默坚守的一个最佳注脚。
改变命运的“523”任务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其名“呦呦”源自《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后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中药研究所工作。其后,屠呦呦开始了14年宁静的科研工作。
直到1969年1月21日,屠呦呦迎来科研人生的重要转折。这一天,屠呦呦接到任务,要她参与并领导中药所的“523”任务。
彼时,美国发动了二战以后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越南战争。随着战事升级,越南战场上出现了美越之外的“第三方敌人”——抗药性恶性疟疾。有资料显示,1964年越南战争中美军因疟疾造成的非战减员比战伤减员高出4〜5倍。能否抵抗疟疾,成为越南战场上美越双方的“胜负手”。
受越共主席胡志明请求,毛泽东、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要把解决热带地区部队受疟疾侵害,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影响军事行动的问题作为一项紧急援外、战备任务立项。
鉴于任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只靠军队的科研力量在短期内完成这项任务的难度非常大,只有组织国内更多的科研力量,军民大协作才有可能更好地完成这一紧急援外战备任务。由此,涉及全国诸多省市、行业的科研工程拉开了序幕。为了保密,任务以1967年5月23日的开会日期为代号,被称为“523”任务。
临危受命,以身试药
“523”任务也落到了中医研究院肩上,但此时的中医研究院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受“文革”影响,当时的中医研究院科研工作几近全面停顿,许多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已靠边站。
那样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中医研究院的“523”任务重担落在了屠呦呦肩上。39岁的屠呦呦,虽然职称上是实习研究员,但来到中药所已14年,兼具中西医背景,科研水平已经步入中药所第二梯队。以当时中药所的现状,屠呦呦正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1969年1月,屠呦呦被任命为课题组组长,正式走上抗疟之路。到1971年9月初,屠呦呦团队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但筛选过的中药里,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高的也只有40%左右。
尽管结果令人失望,但屠呦呦没有放弃。“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从《神农本草经》到《圣济总录》,再到《温病条辨》……屠呦呦带着团队重新埋头在一摞摞厚厚的古籍中。
在反复研读文献的过程中,《肘后备急方》关于青蒿的描述给了屠呦呦至关重要的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为什么古人用“绞汁”?既往的提取研究,一般中药常用水煎煮或者用乙醇提取,但结果都不好,难道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忌高温和酶的影响?
经过周密的思考,屠呦呦重新设计研究方案,又历经了上百次失败,到1971年10月初,经历过190次失败后,在191号青蒿乙醚中,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显示,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为了让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尽快应用于临床试验,综合分析青蒿古代的用法并结合动物实验的结果,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以身试药的报告。“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屠呦呦的试药志愿获得了课题组同事的响应,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一起住进了北京东直门医院,成为首批人体试毒的“小白鼠”,他们在医院严密监控下进行了一周的试药观察,未发现该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其后,科研团队又补充5例增大剂量的人体试服,受试者情况均良好。
至此,青蒿素的提取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青蒿小草令世界惊叹
初战告捷后,屠呦呦和“523”其他成员继续致力于青蒿乙醚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纯化与分离工作。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屠呦呦作的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引起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极大兴趣,并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药指出方向。
屠呦呦进一步思考。在1985年,开始了抗疟疾新药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的开发研究工作。又历经7年,终于将发现于1973年的双氢青蒿素,在1992年获得新药证书并转让投产。这是屠呦呦对中国乃至世界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当年,她主持的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项目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为此她被中医研究院聘为终身研究员,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位终身研究员。
双氢青蒿素在制药企业投产后,取名为“柯大新”,被广泛用于各种疟疾的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20多亿人生活在疟疾高发地区,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古老的中国小草释放着令世界惊叹的力量。
“这种团队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6日13时,当屠呦呦接到林达尔的电话,通知她获奖并表示祝贺,邀请屠呦呦赴瑞典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大会时,耄耋之年的屠呦呦说道,“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认可”。获奖之后,屠呦呦还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这句话。
这既是一位老科学家的谦虚,也并非客套话。
4年前的2011年,作为医学界诺贝尔奖的拉斯克奖花落屠呦呦,评委会所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任务,第一个提取出有百分之百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试验。
但青蒿素的研究历程既饱含着屠呦呦等一批科研工作者的心血汗水,也离不开举国体制的共同协作支撑。
1967年项目启动运行,60多个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这个科研集体。1978年11月28日,在扬州召开青蒿素鉴定会时,主要研究单位就列了6家,主要协作单位有39家之多,参加鉴定会的人员达100多人。
原全国“523”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从传统医药中用现代的科技手段研制成功一种新结构类型的药,发明证书上的6个单位中,无论是哪一个单位,以当时的人才、设备、资金、理论知识和技术都不可能独立完成。”
时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说:“青蒿素就是几十家科研机构、几百位科学家共同奋斗的结果。举国体制在当年困难的条件下发挥了极大作用,这种团队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撰稿:《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邹松霖)
编辑:陈栋栋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8期)
2019年第18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