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厨房 > 正文

新中国经济70年·农民工|亲历者曹祥云:进城务工:从合租房到三居室

改革开放以后,乡镇工业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并大规模跨区域流动。2018年,中国农民工达28836万人,其中,到乡外就业的农民工17266万人。

70年logo

农民工

改革开放以后,乡镇工业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并大规模跨区域流动。2018年,中国农民工达28836万人,其中,到乡外就业的农民工17266万人。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14158万人;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14562万人。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离开乡村,进城务工,在各行各业勤劳工作,为国家的改革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国家不断出台政策,维护农民工权益,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p86 2014 年12 月,北京,农民工离开建筑工地。视觉中国

2014年12月,北京,农民工离开建筑工地。(视觉中国)

p87

 

进城务工:从合租房到三居室

改革开放后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农民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工伤、拖欠工资、收容制度……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但随着政府工作质量的提升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相关制度愈发细化和完善,执法能够落到实处,农民工的权益大为改善。

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农民工也越来越看重。农民进城务工的选择日趋多样化,并呈现出一定主动性。从没得选,到一些年轻农民开始更加关注工作的提升空间与平等的就业环境,渴望更多的假期、闲暇时间,用以提升生活质量或用于学习、培训,提升职业竞争力。农民工从生存到发展,生活越来越好,地位越来越高。

珍惜工作,月薪远超老家收入

2002年,湖南小伙曹祥云怀揣着360块钱来到广东珠海。那一年他刚高中毕业,和身边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南下打工是他们寻求生计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进入职场的开始。

“起初,我和同来的3个朋友合住在一套月租200元的房子里。360块钱不算宽裕,也就是维持两个月的生活,我必须在这期间找到工作。”曹祥云回忆。

当时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找到一份工作并不容易,尤其是曹祥云学历不高,又没学过什么技术。来到珠海将近两个月后,他的工作依旧没有着落。几番周折后,曹祥云争取到了一个格力公司搬运工的职位。

“一开始的月薪就有2000多元,这让我喜出望外。”17年前,2000多元的月薪远远超过曹祥云老家的收入水平。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他格外珍惜工作机会,干起活来也比别人更卖力。

一段时间下来,曹祥云成了工友眼中的“拼命三郎”,他还是个有心人,搬了一段时间的空调,他萌生出开叉车的念头,因为“这是个技术活儿”。

他一有空就观察叉车师傅怎么开车,回到职工宿舍后,还拿着板凳比划,琢磨开车的动作。后来曹祥云干脆向公司提出了申请,公司随即同意并安排他培训。在进入格力公司的第二年,他拿到了叉车驾驶证及上岗证,成为一名叉车驾驶员。

苦练职业技能,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曹祥云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在广东找到工作,改变了他的命运。而成为正式的叉车驾驶员,则让他的人生一次次出现在聚光灯下。

正如后来大家所知的那样,曹祥云掌握了一项绝活儿——叉车开瓶盖。2005年,他连续参加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走近科学》、《状元360》的“叉车王中王”比赛,夺得冠军。他驾驶叉车在3分钟内成功打开30个瓶盖,创造出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近年来,他的“绝活”更上一层楼,能够操作叉车货叉把线头穿过针眼。

在这些绝活背后,是他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我还记得10多年前第一次上班开叉车的情形。不知怎么搞的,叉车到我手里就不听话了。老师傅开车走的是一条直线,我开车却像喝了酒似的,方向稳不住,车轮直打晃,还有几次差点将货物给弄翻。”

学会开叉车容易,但把车开好就得能吃苦。“但我从来就不怕吃苦。”曹祥云说,“每次作业完毕,别人都休息了,我还留在车上,反复练习,升降、起步、停车。叉车驾驶室没有空调,每次我走下叉车,衣服全都湿透了,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半年时间过去,我的车技明显提高,一叉一个准。”

不久后,曹祥云当上了叉车管理员。

有一天,工厂突然停电,装卸作业被迫停止。“一个领导急慌慌找到我,要求我马上把6台中央空调装进集装箱。如果这批次出口空调的报关时间耽误了,产品不能如期送达,公司会损失好几万元。可集装箱货车离发货装区有一米距离,加上升降平台不能用,叉车根本进不去。”

曹祥云知道这件事的难度,但还是咬牙答应了。“我把叉车分别换上两根10米长的货叉,安排两个经验丰富的搬运工,通过对讲机随时报告空调位置,我坐上叉车,精心操作。结果6台空调全部顺利装了上去,为公司挽回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正是这次经历,曹祥云意识到,技术上精益求精,关键时刻就能创造价值。

如何让自己在技术上进一步提升?曹祥云想了一个锻炼方法,操作叉车开啤酒瓶,打开瓶盖但又不能损坏酒瓶。这自然很难办到。但如果一次次尝试,就总有可能做到;再去反复做,就会成为一项新技能。

“数不清练了多少次,记不得弄破了多少啤酒瓶,但我不放弃,硬是坚持了下来,直到操作时酒瓶百分之百不再破损,我终于成功了!”他凭借手艺,成了车间里的技能明星,后来又成为电视节目的嘉宾。

农民工生活越来越好,地位越来越高

在工作之外,曹祥云还担任过许多社会职务,比如珠海市人大代表、共青团广东省委委员等。这几天他还数了数,获得的荣誉证书共有32本。

“不能说我过上了当初想要的生活,因为现在的生活已经远远超出我的期望值。”曹祥云不无兴奋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描述。

如今,他在珠海市区购买了一套93平方米的三居室,开上了小轿车,还在格力公司的协助下落户珠海,成为一名新珠海人。

前些年,曹祥云与公司一名女同事结婚,大女儿已经7岁了,“就读于格力学校,有大约85%的同学都是厂里员工的孩子”。曹祥云还半开玩笑地说:“我觉得家里太大了,还可以再热闹一点,今年6月,我们家的二胎又诞生了。”

他在生活中又多了一些温馨的挑战。接受完记者的采访,他还要陪大女儿准备一场面试的台词,“她平时参加书法和舞蹈培训,可最感兴趣的是当主持人。最近班上评选一名节目主持人,她和几个同学报名竞选,明天就是面试。”

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新的城市安居乐业,曹祥云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他把自己的同事张树源当作学习榜样。

张树源可以说是比曹祥云更上一辈的打工者,是一名典型的农民工。1995年,只有初中学历的他从河南老家来到珠海,曾一度在街头流浪了3个多月,后进入格力公司筛选分厂做了一名机修工。

和很多人一样,刚进厂的张树源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平时最担心的就是被“炒鱿鱼”。他把这种担心化为学习动力:白天在生产线上磨炼手艺、钻研技术,虚心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晚上常常参加各种培训班,查找书籍资料自学。

就这样,张树源从一名毫无技术的普通工人,逐步成为一名高级技工。1998年,他的第一个创新成果电缆线线芯排序通断检验设备,获得格力公司1999年度的科技进步鼓励奖。2000年他研制发明的一种氟利昂回收机,被格力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

2002年,张树源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7年更是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

成为党代表的张树源很关注自己所在的群体,参与针对农民工话题的调研。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很多农民工进城不仅仅为赚钱,从生存到发展,他们更想获得提升自己的机会和空间,因此平等的就业环境就很重要。“从盲流到农民工,再到中央各种文件里都把我们称为进城务工人员,从称谓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国家和社会对我们农民工越来越看重,我们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胡巍采访报道)

编辑:邹松霖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8期)


 

2019年第18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9年第18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