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官员财产公开“跑起来”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忽如一夜春风来。官员财产公开议题当此新年之际,借助各地“两会”平台生气盎然,不少官员公开表态,如有要求,愿意公开财产。

民众殷殷期待,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开业已集聚起巨大的制度需求,但倒逼下的新形势是,“要不要公开”不再成为存疑的问题,而什么时候公开,怎么样公开,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我们知道,存量改革的突出特点是知易行难。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自1987年首次被提出以来,倏忽26年间既有地方政府不断探索与试验,也曾在顶层设计层面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列入立法规划,但这些零敲碎打的探步,最终都没能把量变积累为质变。

官员财产为何难公开呢?有人认为“条件欠缺”,称官员财产公示需要建立完善社会诚信体系、信息统计体系,但这些目前还不成熟。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就在刚刚结束的广州“两会”上,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范松青直言不讳,技术问题并不是当前推动官员财产申报公示的真正阻力。在此之前,被称为“房叔”的广州市城管局番禺分局原政委蔡彬,个人房产在网上曝光后,纪检部门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核实到其“拥有21套房产,却只申报两套”。

那么,官员财产难公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套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接受采访时的分析就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涉及制度设计者和执行者本身的利益,“如果确实有贪腐问题的官员,是不愿意申报和公开其财产的,这些人会反对和施压”;再有就是,高层领导在考虑是否向全国范围推行这项制度时,可能会担心“一旦将官员财产向社会公开,如果官员和老百姓的收入差距过大,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引起社会不稳定”。

事实上,无论我们基于何种取向,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已经逐步进展至如何在阶层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整合日益分化的阶层结构,处理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日益市场化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并且对涉及利益或资源分配的权利和权力结构进行重组,形成新的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协调机制。

在不同阶层利益关系失衡的既有秩序下,如果不能引入新的制度变量,仅凭政府修补式地推进一些出发点良好的增量改进,民众至为关切的利益失衡局面并不会自动消却。如果要引入新的利益协调机制,那么在民众知晓、参与、反制的全过程中,对于包括官员财产状况等在内的信息的获取无疑是前提性的。做不到这一条,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大量增加很难通过其它路径加以消弭。因此,这实际上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看清楚这一点,踯躅多年的官员财产公开才能够,也必须要快步“跑起来”。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51 6536349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5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