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国食品行业智库在渝专家成员在重庆市商务委原副主任熊林的带领下,赴重庆市南岸区茶园德庄集团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参观、交流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了德庄集团的发展历程及其对食品行业的突出贡献,并围绕辣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深耕标准化:从经验到数据的辣味革命
调研伊始,专家组参观了德庄集团总部办公区、生产区及独具特色的火锅博物馆。在博物馆内,专家们见证了全球首个“数字化吃辣源点”的诞生地。今年,德庄集团在此正式启幕“全辣度馆”,标志着吃辣体验迈入数字化、标准化新时代。
德庄集团董事长、全辣度馆总设计师李德建向专家组介绍,从2008年探索“李氏辣度”到2024年发布“全辣度”体系,集团用十六年时间完成了辣味从“经验主义”到“数据主义”的跨越。他表示,全辣度体系实现了辣味的精准复刻与稳定交付,开创了健康辣味新纪元,并为中国掌握全球辣味产业核心话语权奠定了基础。

构建标准体系:辣度有了精准“度量衡”
在座谈交流中,李德建董事长详细阐述了集团未来高质量发展战略。据介绍,德庄的辣度标准化研究始于2011年,经过与西南大学等机构的多年合作,于2017年推出“李氏辣度”地方标准。2018年,《麻辣火锅底料辣度量化及等级划分》作为重庆市地方标准正式发布,为行业提供了科学统一的辣度量化方法。
李氏辣度将辣味精确划分为12°、36°、45°、52°、65°、75°六个等级,依据辣椒素含量范围界定,兼顾科学检测与消费者口感体验。今后无论身在重庆、纽约还是巴黎,点选“12°辣”都将是一次精准的风味兑现,而非未知的感官冒险。
科技赋能:研发实力支撑产业升级
专家团队对德庄集团的科研实力给予高度评价。集团科研中心常设人员有高级职称1人,高级技师1人,硕士研究生10人,双学士1人等26人的专职技术人员。 截至目前,德庄已取得环境管理、质量管理、HACCP、知识产权体系认证4项,辣度认证1项,儿童调味料评价证明1项,牵头或参与起草国家及地方标准8项,发表论文38篇,获得专利97项,其中包 8项PCT国际发明专利和19项中国发明专利。
这些科研成果不仅应用于火锅底料生产,也体现在如德庄毛肚等核心产品上。该产品采用高分子生物酶嫩化技术,曾荣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体现了科技对传统食品产业的深度赋能。

智库建言:汇聚智慧共绘发展蓝图
在交流环节,智库专家积极为德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本次调研由智库专家刘可推荐促成,旨在汇聚行业智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带队专家熊林长期关注重庆会展经济与食品产业发展,曾参与推动川渝会展业合作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专家们一致认为,德庄全辣度体系的推出为火锅行业开辟了新道路,创造了广阔的蓝海市场,并与国家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
品鉴体验:全辣度体系定义全球风味
辣度标准化已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一环。德庄集团正实现从“销售原料”到“输出标准”的跨越,旨在掌握全球辣味产业的核心话语权。随着全辣度体系的推广,精准而稳定的辣味体验将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现实。

德庄集团董事长秘书陈岗、原德庄集团德致远供应链公司总经理盛利、重庆市冷藏冷链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唐欧全程陪同讲解。专家们对德庄的火锅文化建设与深耕精神给予一致认可,并基于各自领域提出了宝贵建议。熊林在交流中寄语德庄:“秉持德性,争当火锅行业的‘当庄’。”李德建董事长对专家的到来与建言表示衷心感谢。(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