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秀山县隘口镇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文化赋能、边区协作,建机制、强阵地、树典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为乡村全面振兴提色增亮,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据了解,隘口镇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各村(社)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研究部署,通过“党组织推动、党员带动、党群联动”,将党建统领贯穿移风易俗全过程。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由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村民担任理事会成员,负责对红白喜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
开设小院讲堂,深入挖掘院落“廉、孝、和、善、美、勤”等特色文化,以每月“院落主题日”为载体,开展政策宣传和农业、健康、法律等知识讲座。组织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民歌大家唱”“花灯大家跳”“四季村晚”等活动,开展“童画未来”庆六一绘画比赛、“情浓端午节·欢乐粽动员”“农民运动会”“孝道文化团年宴”等系列活动10余场,让群众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厚植了淳朴民风,增强了村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重点关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和中高考升学重要时段,采取进村入户、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大摸排力度,提前介入,从源头预防“无事酒”行为。同时,设置“廉情驿站”,充分发挥廉情监督员“探头”作用,对群众举报投诉反映的违规违纪问题线索认真核查、及时处置,推动纠治歪风陋习,以点带面化俗成风。先后劝止“无事酒”41起,查处违规操办酒席问题3件3人,两名村(社)干部被免职,并将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镇予以通报,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组建边区联合普法队,利用赶集日、宣传月等节点,开展法律宣讲5场次,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以联合调解组织为纽带,聚焦邻里、婚姻、土地、旅游等跨省界纠纷,建立“季度排查+专项调处”机制,联合开展问题排查18次,成功调解土地、饮用水、风力发电等矛盾纠纷32件,为边区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奏响了文明和谐新乐章。
隘口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宣传引导,群众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村民文明素养显著提高,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升。隘口镇下一步将积极探索移风易俗在基层治理中的有效路径,推动各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厚植乡风文明,赋能乡村振兴,让文明新风吹遍隘口镇每一个角落,擘画和美乡村“新画卷”。(张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