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庆市江北区鲤鱼池小学,举行了以“多维赋能 智趣成长”为主题的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项目,“小学生学习力提升”校本实践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校际教育交流研修会议。本次活动由重庆江北区教委、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指导,鲤鱼池小学教育集团主办,汇聚了成渝两地教育工作者,通过专家引领、课例展示、沉浸式工作坊等创新形式,共同探索学习力提升的校本实践路径及以项目化聚合教共体的实践模式,为教育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400多名教师参加本次研讨会。
鲤鱼池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区领导合影。陈佳 摄
据了解,此项目得到重庆市江北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院的大力支持与专业指导。作为项目申报校的鲤鱼池小学,以项目为聚合点,引领集团内的鲤鱼池泽善小学、鲤鱼池钢锋小学、鲤鱼池小学行知实验学校、果园港鲤鱼池小学4所学校,聚焦鲤小学子“一心五力”(好奇心、领导力、创新力、思辨力、自制力、审美力)学习力特色素养,围绕48个学习主题,构建起以跨学科、主题式、项目化实施为主体的“11341”学习力提升体系。同时通过校本研修、跨校协同、师资联动,资源共享,活动共育等联动方式,卷动鲤鱼池小学教育共体的共生突围。
作为鲤鱼池小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友好学校,成都市草堂小学聚焦育人方式变革深耕实践。草堂小学科研主任罗敏作为成渝共建校代表,以《博物天地诗意成长——博物馆型学校的课程综合化实施路径》为主题分享了学习力培养的跨区域协同经验。她指出,成渝教育合作正以学习力为纽带,实现资源互通与理念共融,为双城经济圈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李大圣从学术视角高度肯定了项目的实践价值。她提出,学习力培养是“小切口、大作为”的教育支点,鲤小教育集团以“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深耕国家课程与学习力融合,展现了“教共体”的诚意与智慧。“未来的赢家,是用AI思维重构学习力的人。”
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李大圣讲话。陈佳 摄
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邱凛以背景音乐《世界有这么多人》为引,深情感慨教育工作者“跳出分数局限,聚焦全面发展”的担当。他用“感受、惊喜、思考”总结本次活动:惊喜于学习力内涵的不断拓展,如集团各校通过沉浸式研修、跨校区联动,构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赞赏校长们下沉一线,展示了“三国风云”“剪创工坊”等特色项目的实践成果。针对后续工作,邱凛建议:深化“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转化,精准对接学生与家长的需求;建立学习力培养的长效追踪机制,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江北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邱凛讲话。陈佳 摄
活动中,鲤鱼池小学教师胡博康执教课例《奇妙的大脑》,通过“思维火花队”“脑洞探索队”等小组互动,生动呈现了学习力在课堂中的落地。随后的“沉浸式工作坊”体验环节,鲤小教育集团各成员校通过特色项目与学习力读本的深度链接,展现了“一心五力”素养培养的创新实践,各成员校师生化身“推介官”,带领参会者深度体验各主题项目。
鲤鱼池小学教育集团以“学习力提升”为抓手,正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正如邱凛副主任所言:“这群教育人以超前视野和赤诚之心,为强国之路播下种子。”从校本实践到跨区域协同,从学科深耕到终身发展,学习力的“江北探索”将为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提供更多启示。(张晓峰)